古代星象学揭秘——星象术灵验吗

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的星象学

以上简单介绍了星象学的源流、人物、典籍、术语、方法等,以下则就星象学的上述内容略加阐释评议。具体阐释以如下几个问题为主:第一,关于历史记载中星象家推占准确和灵验的问题。第二,星象学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的问题。第三人们为什么迷信星象学及星象学之所以流传古今的原因。第四,星象学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现象,究竟蕴涵什么意义,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什么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何种地位。第五,我们应怎样对待星象学。

星象术灵验吗

在中国的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到不少星象家据星象预测人事甚准的事迹,前面关于人物的介绍中已可看出。对此,人们自然会产生疑问:星象术真的如此灵验吗?这些记载是真的吗?星象术是真灵还是假灵?直接关系到星象学是科学还是迷信的问题,必须首先加以澄清。

我们以《左传》中梓慎、裨灶等人的多次预言为例(详见前面的介绍),来分析星象学的灵验问题。

关于《左传》的此类记载(星象预测和《周易》预测等),学者中间早就有人认为,这些预言甚准的记载,全是后人附会添加上去的,不是《左传》原文所应有的。

如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说:

凡验的预言,可以说都是事后比附之词。(参见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原载《历史教学》1962年11期。)

若都是事后比附上去的,则星象预测就无灵验问题了。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说是事后比附之词,其实并无任何证据。晋代曾在汲冢出土一批竹书,其中有《师春》一卷,全录《左传》ト筮预言之事,无一字之异。《师春》是战国时的书,这说明战国时《左传》中已有ト筮预言之事,而不可能是后人比附上去的。

再从星象学源流看,早在原始人时期,就盛行将互不相干的事物看成潜藏有广泛神秘联系的观念,依据这种观念,原始人进行各种形式的占卜预测,这包括星象预测。其后直到商周春秋时期,人们仍很迷信这种神秘占测。因此《左传》中记载当时占卜专家(星象术只是他们的占卜方术之一)的预测事例,也属时代的必然。

因此,不能以现代人的无神论来揣度古人的迷信头脑,而把各种占卜的记载看作当时不可能的事。

明白了这种时代的必然性,就不会奇怪《左传》及其后的史书中为什么会有大量占卜事例的记载了。所以说《左传》中关于梓慎等人的星象占测之事的记载,并非后人附会而添加上去的,而确是当时的记录。既是当时的记录,那是否说他们的占测真得很准很灵了呢?也不能如此推理。

这是因为,当时担任记录这种占测事例任务的人是史官,而史官本身就是掌管占卜事务的专家。这就是说,是占卜专家自己记录自己的占卜事例。由于当时盛行占卜的风气,事无巨细,皆要用各种方式进行占测,因此占卜记录的数量十分庞大。这一点可由商代的占卜记录甲骨文予以证实。

而编纂史书如《左传》时,由于其篇幅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占卜记录照录无遗。于是史官便进行一番选择,结果自然是极少数占测准确的事例有幸载入史书流传下来,而大量的占测不准的事例则湮没不存了。这样一来,后人再读这所载有限的史书时,便只能看到占测灵验的事例了。

而后人又往往以为这种史书的记载就是当时历史的全部,忘记了那个由于史官的删削而隐没不现的水下冰山,这就给后人造成了古人占测甚准的印象。

除了在选择上有所取舍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这就是史官在将有关占测记录编入史书时,不免要做一番润色的工夫,使得当初的原始记录显得更加圆满无缺。这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于是,既经选择又经润色后的记录,在后人看来,就成了头头是道灵验非常的预测。

古代的史官在编选占卜预测的事例时,所做这番手脚与后人的比附添加是不同的。因为史官所凭借的原始资料确是当时的记录,而非事后的编造。尽管有上述的理由,当时的星象专家毕竟还是预测准过一些事情,这是否说明星象术还是有一定的灵验呢?

对于他们确实预测准过一些事情,也不必惊奇,其实这里并无任何神秘。因为从概率上讲,不论任何人猜测任何事情,都会有一定的猜准的比率。星象家预测事情,能有测准的例子,亦属自然的比率。

另一方面,由于占星家所要预测的事情一般都是有关国家或帝王的大事,而占星家做为史官,能够亲身参与国家的各种机密事务,并熟悉当时各国的历史和现状,因此他们在预测有关事变时,完全可以依据对于有关情况的了解做出判断,并将准确率提高到一定程度。这种预计能力,可以说是常人普遍具有的能力,并非什么超人的神力。

但占星家在做预测时,却要利用星象学的知识加以巧妙解释,这就使得他们的预测显得十分神秘,仿佛是根据星象才做出这种判断和预测的。其实,在这里最关键的是他们对于历史和现实情况的深刻了解。若无这种了解,再高明的占星家也不会只据星象就能预测人间事情。不仅占星家是如此,星命家的预言一个人的命运祸福,也必须依靠他对这个人的过去和现状的了解。

当然,别人不会直接告诉他各种详情,但星命家凭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善于察颜观色,以揣摩对方的心理,估计对方的境况,常常在不知不觉之中便掌握了对方的情况。然后再对症下药,投其所好,利用复杂的星命学术语和方法,讲出一套令外行目瞪口呆的话来。其中由于概率的作用,总有一些话符合对方的情况,而人们又往往只对这些言中的话听得进,记得牢,于是便形成了星命术推命灵验的假象。

根据对星命术方法的分析可知,其中涉及的因素可以说十分繁杂,五花八门。别说是外行,就连星命专家也很难一一理清,全部协调。于是星命家在推命时便只拣吉利话说,适当加些凶灾之语,最后再做圆场,使人获得期望而归。

当然,有时也根据不同的对象,说些十分凶险的断语。但总的来说,是吉多凶少。星命术的灵验是很难一一验证的,尽管历史上曾有过张果、郑希诚之类被人称为“发多奇中”的星命专家,及其推命的事例流传下来,但其预测真的灵验与否,却是并未有人切实核实过的。这与占星家的预测多被史书记载而流传下来是不可相比的。

(0)

相关推荐

  • 杞国史话二:途经鲁国的一位过客,暗示了杞侯往更东发展的时间点

    周桓王十三年,即鲁桓公五年,周郑之间最后的那层窗户纸也被捅破,天子率领着五方联军攻入了郑国境内,爆发了著名的"繻葛之战".关于这场战争的故事,鄙人此前已经以三篇"郑国史话 ...

  • 鲁国史话十七:《春秋》中的3个字,证明了太史公的判断很准确

    恋恋不舍地送走了"悲情"的鲁隐公,咱们的"史话"故事也要来到一个新的纪元,即姬息的弟弟姬允的执政时期.那作为这位新鲁侯的开篇故事,咱们要讲些什么呢?在下想给大家 ...

  • 【觅史记】刘知几《史通》:自有刘知几、郑樵、章学诚,然后中国始有史学矣(上)

    刘知几是唐代的史学家,他的代表作为<史通>,对于<史通>一书的重大价值,白寿彝主编的<中国史学史>中称:"盛唐时期,杰出的史学批评家刘知几写出了<史 ...

  • 鲁国史话廿二:《春秋》记载的2件平常事,细细品来,耐人寻味

    鲁桓公三年,既发生了晋国"嫡庶之争"的第五次交锋,又有鲁桓公自己的大婚喜事.就连一个不太知名的芮国,其国内都出现了一些纷纷扰扰.可以说,这真是热热闹闹.好戏连台的一年. 然而,这样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星命术的分析判断

    星命术的分析判断 这是星命术的最后一步.分析判断,是在以上四个步骤基础上才得以进行的.我们选用元代星命家郑希诚的推算星命的断语为例,讲解如何对一个人的星命因素做分析判断. 郑希诚的这些断语,由当时的人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09

    9.历史性的衰落(近代以后) 到明清时期,中国古老的星象学已发展得极为丰富成熟,并与八字推命.奇门道甲.太乙六壬乃至占梦堪舆等等术数发生甚深的牵连,成为一门异常复杂的学问和技术. 与之相应的是一大批内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07

    7.秦火之后的再兴(秦汉至隋朝)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兴盛发展,并躲过了秦火的厄难,中国古老的星象学伴随着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建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自秦汉到隋朝,这是星象学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主要表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21

    星命学祖师:张果 以上这些人,都还是自古以来就流传沿用的星占术的专家,而唐代的星象学除此之外又衍生出一个新的分支一一星命学,这方面的专家,以张果为代表.与星命学相关的,有命理学大师李虚中.在介绍星命学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43

    星命学术语,续前 顺: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按自北向西向南向东再回到北的方向,沿着星宿的正向依次排列,同时又无其他星搀杂其间,这叫做顺,例如按上述方向,依次为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排列,这时它们正好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49

    西方七宿1 西方白虎七宿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共54个星官297颗星,组成了白虎图案,故称白虎七宿.观察西方七宿的时间是每年11月到次年1月的黄昏后,可在南方天空中看到他们.在十二星次中与之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55

    天市垣 下元一宫名天市,两扇垣墙二十二, 当门六个黑市楼,门左两星是车肆. 两个宗正四宗人,宗星一双亦依次. 帛度两星屠肆前,候星还在帝座边. 帝座一星常光明,四个微茫宦者星. 以次两星名列肆,斗斛帝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53

    太微垣(又称太微宫) 上元天庭太微宫,昭昭立象布苍穹, 端门只是门之中,左右执法门西东, 门左皂衣一谒者,以次即是乌三公, 三黑九卿公背旁,五黑诸侯卿后行. 四个门西主轩屏,五帝内座于中正. 幸臣太子 ...

  • 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57

    变星 除了恒星.行星,天上的星象主要为各种变星.古人关于变星分为多类,主要有流星.客星.妖星.彗星等. 流星即夜空中一划而过转瞬即逝之星,人们一般都较熟悉.但古人在星象学中对流星有细致的观察和区分,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