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荡在游子心中的寨麻花

飘荡在游子心中的寨麻花

文/王博斐

近日读2012年第4期《炎黄春秋》杂志中《史铁生与三本书》这篇文章,作者王克明是一位当年在陕北插队的北京知青,文章回忆他在请已故作家史铁生为其所著的方言专著《听见古代》一书写推荐语时,二人在聊天中史铁生曾多次问他“Cema”俩字怎么写啊?作者回忆说铁生问的是陕北人食用的一种野生调味料,极香的。在由王子冀主编的陕北知青回忆录《回首黄土地》一书中,收录了史铁生写的一篇《相逢何必曾相识》,文中他曾提到吃杂面时加那东西:“山里挖来的小蒜捣烂,再加上一种叫做Cenma(弄不清是哪两个字)的佐料,实在好吃得很。”作者提到铁生后来每次和他见面,只要说到陕北,他必问一次。一直问到2010年9月,最后见面那次。作者说,一定是那陕北的香味,缭绕于他心中四十年,不曾散掉,像乡情乡思,越久越浓。其实作者说的史铁生一再问他的这个“实在好吃得很”的野生植物有好几种叫法呢,我老家叫它“寨麻花”,而内蒙古中西部的人们则叫它“扎蒙花”。为求甚解,我查“百度”得知“寨麻花”又名麻麻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分布于内蒙古、东北、华北地区,野生于山中向阳半坡地带,当年有雨,才开花,结籽。因为野生,所以麻麻花天然、绿色、稀有。食用油开锅后,放入麻麻花,味道奇香,让人食欲大开,是炒菜、火锅、面食的上等调味品。

在我的故乡晋东北滹沱河南岸,五台山地区的半山坡或地堰,一到夏天下雨后,那些采摘寨麻花的男男女女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呢。想不到的是,几十年过去了,一个不起眼的“寨麻花”,竟勾起了我对上世纪七十年代生活的片段回忆。

我的童年正是“文革”后期,农业学大寨运动在晋东北农村还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全家七口人,壮劳力就我父亲一个人,姐姐们在生产队只能挣半个工分。母亲常年有病,扎挣着身体好歹能给我们做熟饭吃,生活既艰辛又枯燥。母亲每天为计划下一顿饭做什么而发愁。那时家里一年从生产队分得口粮主要是高粱和玉米,小麦少得可怜。每到队里轮到派下乡干部或羊倌到我家,就算是改善生活了。早上的那顿手擀面条,虽然不能放开肚子瞎吃,但总算也能解解馋了。最难忘怀的是面条煮好捞出锅,盛在搪瓷大花盆里的时候,母亲就会从碗柜里的调味品缸子里捏出一小撮寨麻花和山丹花搁在面板上,再从另一个放胡麻油的缸子里舀出一小勺麻油倒在一把长柄大铜勺里,然后将铜勺伸进红红的灶膛里,待麻油快冒烟时,赶紧抽出铜勺,将准备好的干寨麻花、山丹花倒进勺子里,“滋……滋……”伴随着寨麻花呛爆的声音,一股扑鼻的香味氤氲在屋子里。寨麻花一经麻油呛炸,即可呈现出金黄色,这时,母亲会把一小撮咸盐撒在铜勺里与寨麻花拌起来,倒入面条盆里,彼时只见面条汤上瞬间漂浮起一层闪亮的油花花。那金黄酥脆的寨麻花、红艳艳的山丹花瓣衬着白色的面条,特殊的色香味引起我们兄弟姊妹无限的食欲。

暑假的雨天是采摘寨麻花的最佳时间,那时我和邻居家的月贵、贵恩三人相跟着,每人手里提个高粱秫秸编的小篮子,向村南的半坡走去,那时正是雨后彩虹乍现,白色的云雾缓缓在山坡上缭绕着的时候。山坡的石滩中一簇一簇野生寨麻花开着白的紫的小花,粉嘟嘟一片,烂烂漫漫的,它不争奇,也不斗艳,淡淡的花朵,细如发丝的茎看似柔弱,其实坚韧,挺拔的头上顶着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像个腼腆害羞的小姑娘。

你可别以为采摘寨麻花是个简单的活,首先你要学会辨认真假寨麻花呢,我第一次采摘寨麻花就闹了个笑话,白费了半天功夫呢。记得初次去采摘寨麻花时,我看到长在石滩地堰上的一簇簇开着紫白色大花朵的“寨麻花”时,便顺手摘到篮子里,不到半前晌,就采满了一篮子,兴高采烈回家“邀功”,拿到妈妈眼前。妈说,“哈呀,娃啊,这哪是寨麻花啊!你采回的是一篮子'野韭菜花’呀!”妈妈拿出上年晒干的寨麻花和我采的一对比,我才辨认出那野韭菜花茎干要比寨麻花粗壮,花朵大而密呢。从此以后,我才知道如何识别真假寨麻花了。

当年我们姐弟采摘回寨麻花和山丹花后,妈妈会将它们混合在一起,晾晒在高粱秫秸编制的荆篦上。一连几天,寨麻花浓郁的香味弥漫在我们的小院子里,还引来许多蜜蜂呢。晒上几天后,母亲高兴地将干好的寨麻花收起来储藏在空玻璃罐头缸子里,足够全家一年吃的了。

记得每次吃面条时,我们兄弟姊妹谁也都想在舀面汤时,先用勺子捞那浮在面条上的寨麻花,吃在嘴里咸浸浸的,又脆又香,在那样贫穷乏味的年代,寨麻花可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好的调味食品呢。

寨麻花是我童年一道抹不去的亮丽风景。寨麻花永远是那样不显山不露水,朴素而娴静,她不择沃土,不避风雨,开在最不显眼的石滩土堰,甚至石缝间也能生长,我曾将她移植到自家院子的土墙上,它细细的身子一样迎风而立,开花结籽。至今我惊讶她的生命力是那么顽强。她不与娇艳的山花相争,却留给人们无限的芬芳……

记得那位北京知青曾把寨麻花比作小家碧玉。是啊,那紫白色的小花,那淡淡的幽香,曾经调剂了我苦涩乏味的童年生活,它的馨香永远飘荡在游子的心中。

(作者系中国旅游文化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文字编辑:杨荣    图文编辑:侯常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