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的故事
近段时间刊发了数十篇文章,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尤其是《梦回姥娘村》、《骑上洋车duan秧歌》、《五台山位置之辨》和《我的爱车》,这几文一出,引来许多读者朋友的电话与微信,纷纷表达赞美之意。《五台山位置之辨》和《我的爱车》,还被有识之士推荐到《人民日报》并且刊发了。还有远在外地的读者要我陪伴他们共游我笔下的姥娘村,同观繁峙境内的五台山。我这里对这些喜欢我的文章进而又喜欢我的读者朋友表示谢意!我深思细想这些深受读者喜欢的文章是从哪里来的呢?无非是三条,多读书,善观察,勤思考。今天先说第一条:多读书。
要想多读书,首先就得有书,书从哪里来?租、借、买。租借与咱们今天所说的主题无关,咱就说买书,只有买上才能收藏,只有收藏上,才能随时阅读、学习并应用。
我这个人对书的喜爱涉及范围非常广。收藏的书从内容来分,小说诗词戏曲,天文地理历史,体育猜迷,对联医药棋类,样样不缺;从样式分,有小人书、期刊、成册成卷的单行本大部头。不过我在收藏上也有一大毛病,只收藏我喜欢看的,不喜欢看的无论什么样的就当废纸卖了,这其中不乏在别人眼中有收藏价值的好书,也真是可惜了。
这些藏书真正是自己从书店里买的没多少,因为自己虽然爱读书,但对我的收入来说,实在是没有那个闲余钱购买,绝大部分是这二十多年从收回的废旧纸里挑拣出来的,虽然也是买的,但那个价格就低的多,才几毛钱一斤。大家不要笑我抠门,爱读书、收入有限的我只能这样“曲线救国”。
说起藏书,首先就得说浩然老师的 《金光大道》。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这部书听都没听过,可在我年轻的时候,这书红遍全中国。即使没看过此书的也知道名字,也看过《金光大道》这部电影。这套书开始只出了第一第二两部,可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出完这两部后就没有下文了。可就这两部书,我不知翻来覆去看过多少回。不过我绝对不是赶时髦跟形势,而是被浩然老师书中那些普通老百姓那种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为书中的故事、美景而折服迷醉。每当看几段后就会掩卷深思:如果我们每个村都有高大泉这样的领头人,走集体化共同致富的道路该有多好!凭个人的能力解决温饱没问题,但真正走上小康很难。现在的南街村,华西村,大寨村以及第一个分开单干的小岗村也又重新组织起来走上了集体化共同富裕的道路,这难道不值得人深思吗?二十多年后,我又在太原南宫古旧市场淘来《金光大道》第三部,我简直如获至宝,又是重复看了无数次。可终究也没有买到第四部,只好在手机上下载了这套包括第四部在内的电子书。
四大名著我都有,一部《三国演义》,一部《红楼梦》。《红楼梦》是从收回的废纸旧书中寻出来的,《三国演义》是二十多岁时好友赠送的。我也是边看边写评语感受、心得疑问等,有认不得的字词查字典后再在原书上写上拼音及意思,就这样把两部书涂写的黑龙画虎。《红楼梦》是没有评点本的且不管它,可《三国演义》是毛宗岗版的,一九八一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黑皮三卷本,难到我比毛宗岗还高明?评评点点几十年了,只要拿起书,一定拿起笔。这就是我读书的习惯,汲取书中营养的方式。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三国。偶而的一次,我从别人那里借到两本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苏州评话大师张国良老先生根据自己几十年播讲的长篇评话三国而写出的长篇历史演出本《三国》。张老先生在出版前言里预计要从第一卷《千里走单骑》到最后《孔明归天》,要出十九册或二十册。拿到《千里走单骑》和《孔明初用兵》后一看,马上被文字插图的优美大气,故事的曲折好看,人物塑造上的丰满而折服入迷陶醉。可惜有第一册第三册,没有第二册《三顾茅芦》,更没有后面的几册。从此我又进入了一个直到如今还在追书寻书的恐怕没有结果的旅程。把第一册第三册重复看过几次后,实在压制不住想看完全书的冲动,马上托人从大同又买回了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可寻不见第二册《三顾茅芦》。咱未来先说,到今天也没有追寻到第二册,也只能从网上下载了电子书。这时我迟钝的脑瓜突然灵活了,给张老先生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我爱书思书的火热急迫之情。写是这样写了,但对张老先生能否回信并不抱有多大的信心。但令我惊喜的是张老先生不仅亲笔回信,对我喜读他书而高兴,而且说手中确实没有第二册了,让我问问出版社。并给我邮寄来七、九、十,三册书。对张老先生回信赠书之情难以忘怀,我俩在以后的岁月中互通书信,中间我从上海文艺出版社买回了老先生生前所出版十四册中除第二册的全部。五册未出的书老先生已在信中告诉我分别是《火烧连营》、《七擒孟获》、《初出祁山》、《再出祁山》、《孔明归天》,这些书已写好,只待出版。可手稿存世而先生已去,留下遗憾在我心间,在万千张老先生《三国》迷心间。网上初闻张老先生离世的噩耗心中十分难过,不仅是失去了这位德高艺馨的忘年之交,更是为后五册书难以出版而失落失望。
我常想,难道这也犹如断臂维纳斯,似八十回的《红楼梦》是个残缺美?
收回的《毛泽东选集》,我虽然没有全部从头至尾读完,但对重要文章如《矛盾论》、《实践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多次阅读,特别是《论持久战》,更是一字一句细读细想,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而庆幸自豪!
已故的武侠小说开山之祖梁羽生梁老的小说也是我的最爱。记得三十多年前从北京花两块多钱买了一本花山文艺出版社的《萍踪侠影》,后来让妹妹借给了一个人,并且拿到了大同。我知道后硬是去大同把此书追了回来,有人笑问我,一本书多少钱?我说两三块。又问我去大同你来回车费花了多少?我答三十多块。又笑问那个多那个少?我也笑答,我不识数。这就是我,这就是有时愚钝的我办的事。梁书中的回目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无一不美。在讲叙侠义精神的故事时伴随着历史事件,使广大读者在阅读的享受中了解了历史。读《萍踪侠影》知土木堡之变中帝王的命运不可测,阅《大唐游侠》解安史之乱众百姓的苦难,看《白发魔女》明了明朝是如何倒塌,清王朝怎样入关。《女帝奇英》让我们不信评书,《江湖三女侠》告诉我们雍正与年羹尧这对君臣怎样的利用与抛弃,《七剑下天山》说给我们康熙的残忍及清代词大家纳兰的无奈……
“他(金世遗)把李沁梅比作天上的浮云,而将自己比作波涛汹涌的大海。他是在海岛长大的,大海一望无尽,海的尽头与天衔接。只有在海天相接之处,白云才捉着了绿波,像锦缎一样,铺平了奔腾的海浪。海与云是两种不同的性格,云似动而实静,海呢,海在表面静止的时候,它的心脏也是在无休无止的激荡之中,云单纯而海复杂,云虽然时常耐心倾听海的呼啸,但她懂得海的秘密么?懂得海的心情么?”这是梁老名著《云海玉弓缘》中的一段话,你说这是散文还是诗?还是人生的哲学哲理?看了这样的文章你还敢小看梁老的武侠小说吗?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完云海后非常喜爱,提出了“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这个慨念,推动了武侠小说的大发展。
我是臭棋篓子可保存着象棋围棋谱,不懂中药针灸可书箱里放着号脉偏方穴位等各类看病的书;只会写顺口溜但收藏着唐诗宋词,脑瓜不灵可还要时常看看趣味数学猜猜谜;各类地图是我最爱,去不了书中描写的那些祖国的壮丽山川美丽河山,但展开地图也要神游一番。虽然不会穿越到古代,但打开历史书本也要和古人交流几句。
别人当废纸卖的各种字词典我摆在案头,乔丹NBA画册与意大利足球报随手可够。没有当费纸收回的李宏如著的《五台山佛教——繁峙篇》怎么能有上了《人民日报》的《五台山位置之辨》的红火与多人关注?没有这么多的各类书供我阅读,那有我一个收破烂的上了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