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魔童降世》的教育诠释

《哪吒·魔童降世》的教育诠释

作为老师,我看《哪吒·魔童降世》贯穿着对人的教育的主线。

一个人,生在哪里,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多少人对这个生命倾注热爱,这种教育很多时候不是老师能够给的。是家长,身边的人一言一行塑造的。

抛开神话,神力,单纯从一个孩子心性,心智成长来说。这个哪吒受到五种不同正面能量的引导。

一是母亲殷夫人无条件的爱,无论魔童是什么出身,对于母亲来说,哪吒就是她身上掉下来一块肉,心头肉。就是最爱。陪她踢毽子,哪怕“舍命陪君子”,无条件相信他,让他开心,快乐,健康成长,这种不离不弃的爱,是母亲能给予孩子的真爱。

二是父亲李靖深沉的爱,换命符,这个包袱抖出来,是男人的担当;骗哪吒是灵珠转世是“善意的谎言”,为哪吒铺好道路,走正道,约束不让出门,扮演一个严厉而深沉的父亲的角色。

三是师父太乙真人,对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期许的爱。一个傻、憨,有酒没命的老师,一个被学生耍了,还能为学生成长真心高兴的老师,最后全力救学生,保全学生,这又是一种博大的爱。这个角色,个人觉得可以塑造的更好一些。比如让这个老师“脆弱一回”救哪吒与救敖丙之后,身体虚弱,让哪吒“反哺”其恩,就更完美了。

四是小女孩天真无邪,不带偏见的爱。小女孩的毽子,被母夜叉掳走等,都从另一个侧面给了哪吒在社会上被公正,公平对待,使其回归社会,“拉着”成长为正常小孩,而且这个弱者角色的设置,激发了哪吒除暴扶弱的正义感。

五是敖丙同病相怜的爱。唯一的朋友,相互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一个妖(龙)族,一个被认为是妖怪。两者既有渊源,又命运弄人,处于不同立场。既同病相怜,又惺惺相惜。与对手为敌,又放过对手,最后共同携手,面对生死,获得生命境界的提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