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才能不与初衷背道而驰?

这一周脑袋里一直有个问题挥之不去,「伴你成长公益计划」的社工服务小组在帮扶一个环卫工家庭时,遇到一个10小男孩,比较抗拒洗澡,曾两次因为身上发出臭味被老师从学校赶回家。(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可看到这篇文章。)

以这个事情为例,正好可以来探讨一下《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这本书。

改变的实践

按照《改变》的说法,当我们处理一个问题时,可以应用包含以下四个步骤的一个程序。

其一,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
其二,探究截至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
其三,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第四,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

界定问题

要解决一个问题首要的条件是,它必须是一个“问题”。将模糊陈述的问题转换成具体词句的过程,能使我们分辨“假性的问题”和“真正的问题”。

针对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描述问题为:10岁小男孩没有自动洗澡的习惯,比较抗拒洗澡,即使面临父亲、老师、社工辅导员等人的压力和劝导,仍然无动于衷。


企图用过的解决对策

在这个案例中,周围的人对小男孩使用过的对策主要有「劝说」、「零食诱惑」、「被老师驱赶」、「来自父亲的强制」。

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

这一步要求的是一个可被具体界定及实际达成的目标,包括目标和期限两个方面。目标不能模糊,因为当“答案”不能被表达时,它的问题也同样不能被陈述表达。我们可以将目标界定为“要特别发生什么或停止发生什么”,比如:两周内形成洗头的习惯、一个月内形成洗澡的习惯等。

形成与执行能产生改变的计划

这一步非常关键,也就是我们计划做些什么会引起「改变」的发生。在介入个人的问题时,最实用的方法不是去问为什么而是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去了解此时此地到底是什么行为,使得问题持续不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才能使改变发生。

拿这个案例来说,我们不必去探寻小男孩抗拒洗澡的历史原因,一旦探寻,我们会找到很多“架设性原因”,我们的立足点在于小男孩当前的问题是不愿洗澡、不爱卫生,我们能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促使他改变这一点?

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的可能答案,先来看看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

问题的形成

来自身边的问题示例

手机的普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导致碎片化时间大大增加,有的人从而陷入一种焦虑中,他们采取的做法是想回到过去功能机时代,但又常常陷入矛盾;

工作中有来自其他部门的指责与质疑,通常的做法是反击回去;

为了监控员工的日常行为,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结果制度措施的执行反而成为了主要的问题;
为了所谓的城市市容,出动大批城管强制执法,导致冲突连连;
……

这些例子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为了抵制一件令人痛苦或不愉快事件的办法,就是将其对立者引进该情景中。」,或者说「为了阻止A发生,就用A的替换物或对立面来避免问题发生。」

以上这些问题的结果都是显而易见的,从这些类似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归纳问题形成的几个主要原因。

简化问题

上面手机的问题,就是简化问题的表现形式。手机、计算机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闻所未闻、非人性化的问题,但我们不能通过丢弃手机、砸烂计算机这些简化的办法来解决。

再比如,如果你去问1000个人,是否有必要设计高铁的安检过程,估计900个人会同意撤销,但这种简化是对每一位乘客的不负责任。

解决之道变成问题

上面列举的例子中,后三个都属于这个范畴。就是:「解决问题的企图本身,才是问题所在。」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多,比如巨人大厦的例子;比如当一款产品做得不好时,负责人投入更多的钱,再扩大计划,来试图解决问题,反而造成更大的浪费;比如婚姻永远不会如神话般美好,很多时候婚姻中的问题都是自认为应该怎么样,这样就比较容易觉得彼此之间出了问题。

按照《改变》里的说法,我们可以把这种问题称之为「乌托邦症候群」。它以三种形态出现。

  1. “内射式”,通常是怪自己无能:我的生命应该更丰富,更有收获,而我却生活在平凡和无聊之中;

  2. 第二类,我称之为“完美主义者”,将目标定得美丽、遥远,并不因为没有能力实现改变而责备自己,他们的口头禅是“满怀希望地跋涉,胜过抵达目的地”;

  3. “投射式”,总是觉得自己站在真理的一边,肩负着改变世界的圣神使命。如果他们不能和同事深刻无碍地沟通、事情没有办成,那么肯定是别人、公司制度或社会出了问题,是他们定的规矩和限制阻碍了他,使得他无法获得自我实现。

悖论

一位孩子的母亲希望孩子自动自发地去学习,然后她就命令孩子:如果你不能自动自发,你就会得到惩罚。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悖论,父母希望孩子们自动自发,但自己的行为却又完全违背了“自动自发”。

很多公司在新员工入职的时候,让员工学习《把信带给加西亚》,实际上也是希望新员工能够自动自发地去完成公司的各项任务。但往往评价的标准是考核,考核合格是好员工,考核不合格是差员工,这就和“自动自发”完全违背了。

问题的解决

按照三位作者的说法,大部分问题的解决分为「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

一个做噩梦的人,在梦中可以做许多事——跑、躲、打、喊、跳下悬崖,等等——但是不论他怎么变换这些行为,都无法停止噩梦。这就是「第一序改变」。

跳出梦境的唯一方法,涉及了一个由梦到醒的变化。苏醒不再是梦的一部分,而是转到完全不同状态的一个改变。这就是「第二序改变」。

上面“问题的形成”中,提供的解决办法都是「第一序改变」。为了防止寒冷就多穿衣服,为了解决KPI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为了安慰抑郁症就开各种玩笑,这些解决方法无法真正「改变」一件事。

改变的实践

回到文章最开头的那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备注,我没有亲自接触过案例中的小男孩,但按照书中的提示再结合自己小时候遇到的问题,如果是我,我可能会采取的措施,纯粹自己想的解决办法。)

重新框定问题

没有什么事情是好或坏的,只不过是人们的思考让事情是好或是坏。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比较清贫,我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听奶奶给我说,我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看见陌生人从我家门前经过,我就会无缘无故地骂他(她),后来奶奶想到了一个办法,找了几个她熟我不熟的人来故意和我玩,在认识到陌生人也很好玩后,我慢慢改掉了这个坏毛病。

所以,重新框定并不是让我们注意到什么,不是生产什么洞察,而是教我们玩一个不同的游戏,以使得老把戏不再管用。

在这个小男孩的案例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呢?比如,鼓励小男孩做为领军人物带他的玩伴们去洗澡,或者鼓励小男孩周边的小伙伴一起去洗澡,这就是一起行动而不是他单独一个被劝说了,是不是更容易些呢?

利用抗拒

利用抗拒,我把这个办法称之为「激将法」。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小男孩,老师在班上说他永远不可能养成洗澡的习惯,因为老师们已经彻底了解了他。所以,是不是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报复心”来达到小小的目的呢?

仁慈的破坏

“你照我说的去做,不然的话……”

十岁的孩子极可能回顶一句:“不然又怎样?”

按一般常识所建议的处理方式几乎都是第一序改变的方法,说道理、惩戒、惩罚,这些只会导致更强烈的反抗。

“仁慈的破坏”这种方法需要父亲和姐姐的配合,第一步是采取一个低姿态,父亲可以对孩子坦承自己无能为力控制他的行为,对小孩说:“我希望你每周去洗一次澡,但如果你不按照我说的去做,我也不能做什么。”这种对待方式,小孩的防卫或肯定自己的行为好像不太有意义了,既然已经没什么好反抗的,家人的互动就翻转过来了。然后在后面的过程中,父亲或姐姐故意不给小男孩洗衣服或者倒水的时候故意洒点水在小男孩身上,但不提原因,可以给小男孩道歉。

在这样的情境中,父亲变成了无助的一方,旦却以一种隐晦的方式来处罚孩子,使孩子无法很顺畅地反抗。这种方法是不是“安静但更有力量”呢?

总结

当众演讲时,告知听众自己非常紧张,紧张问题反而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通常,解决这个问题的行为是控制和隐瞒:试着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演讲上,稳住声音,将正在发抖的双手藏到背后或裤袋中,尽量表现出放松的样子,等等。可以看到,原先企图解决问题的行为本身正是“问题”,那么当该问题解决的行为被扬弃时,问题也就消失了。

“改变”是可以通过集中在微小、具体的目标上,通过缓慢的步骤来有效达成;这种做法比远大、模糊、看来十分美好但却无人能达成的目标有效得多。

这本书,读起来稍显晦涩,但其逻辑及推理过程严密,论证有趣,我打85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