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碎碎念
小时候就一直在的树,如今“独自一人”
1 回不去的家乡
每年过年回家,事实越来越证明了这点。
农村荒废的田地长满野草,池塘也没人养鱼了,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在县城买了房。只过年的时候,大家从全国各地回到老家团聚,在大年三十和初一进行村里的传统拜年。
2 基础设施
到家后,我的手机网络信号非常差,基本上是2G和3G切换。喊了这么长时间的5G先不说,如果能把三四线城市的4G网络覆盖好,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了。
到村里的一条公路终于修好了,方便车辆进入。每到过年时节老家多雨,有了水泥路好走很多了。但公路依然是不方便,乡间的路比较窄,现在车多,每次出门都很堵,而且在老家很多人不遵循驾驶习惯,导致在交叉路口,路况非常差。很诧异交管部门为什么不想些办法,因为这样的情况每年都发生。
3 别把陪伴变成了刷手机
小弟在深圳上班,一年也只有过年回来一次。他们夫妻俩就是典型的手机一族。每天拿着手机不是玩游戏就是看视频,王者荣耀、抖音都玩得很溜。过年基本上和父母、自己的小孩没有真心聊天的时间。
我在这方面稍微好一些,我不喜欢游戏和乱七八糟的App,有时间看看微信读书。年前和老妈上街的时候边逛边聊,初三初四中午走完亲戚,趁着下雨和老爸随意聊天,了解一下他们一年的辛劳和委屈。
4 礼仪
过年走访亲戚路上看到的一幕,两辆车在一条道上遇上了,谁也不让谁。其中一个说另外一个在宽敞的地方不知道停一下,另外一个说你开车走螃蟹步,车辆能不能往边上靠靠。
就这样俩人各说各的,路上随即因为他们的各不相让堵上了十几辆车。俩人索性都坐车里不出来,意思是看看谁熬得过谁。
简单的一件事,因为开车方式、沟通方式影响了后面的十几二十几个人,他们反而心安理得,其中一个甚至说出了:这是我们村的路,你要耗着我奉陪。
5 教育
由上面那个事我想起了教育,在我们小时候老师或父母告诉我们要退一步海阔天空,要与人为善,要相互帮助。这些都是一些基础的要求。
但有些事情我们也在充当着“恶人”,比如对待小孩子,可能会喜欢给他们贴标签,这个是“熊孩子”,那个“学习能力差”。我妹妹家有两个小孩,便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老大学习成绩差,父母当着他们的面在外人面前反复说,小孩的自尊心又很脆弱,造成了恶性循环。
贴标签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某一件事定性或者否定一个人,都不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