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我们的“身体失语”有多久?别让孩子越长大越孤单!
文/诺妈
有一句俗语说:“有奶变是娘”!可是科学实验证明却揭示,在“奶水”和“拥抱”之间,孩子更渴望后者。
有一位叫做哈洛的心理学家,给一群刚出生的小猴子,做了这么一个实验:他给小猴子们找来了两位妈妈,一个是穿着铁丝外衣的母猴子,是可以为小猴们提供奶水的妈妈;而另一个母猴子则被穿上了绒布外衣,她无法提供奶水,却能提供拥抱。
当小猴子与两位猴妈妈共处一室,在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哈洛发现,小猴子们最喜欢穿绒布外衣的母猴,只有在肚子饿的时候,他们才跑到铁丝外衣猴妈妈身边去吃奶水。
无数的实验证明,“并非有奶便是娘”!生活当中也有这样的实例,父母们一开始忙于事业,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或者保姆,当他们回头想要再亲近孩子的时候,却发现亲子之间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沟壑。在孩子内心里面,他们更喜欢能够对自己提供温柔和关爱,提供安全感和拥抱的温柔妈妈。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博士就曾提出:“拥抱可以消除沮丧,为生命注入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能够加强关系以及大大减少摩擦!”
(一)
拥抱,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方式,不刻板,却有力。
有孩子的家庭,每一天早晨都过得无比忙碌,叫醒孩子,为他穿衣,督促他洗脸刷牙,为他准备早餐,送他去幼儿园,甚至很多家长还要踩着点去上班。整一个早晨几乎都是在“打乱仗”中进行,这样的时刻,作为父母免不了因为着急而情绪化,言语之中忍不住有些负面的责备:
“你怎么还不起床?”
“刷个牙,都磨蹭十分钟了,还想不想上学了?”
“赶紧吃,再不吃快,就让你饿肚子去上学了!”
……
仔细去回想,我也时时有过这样的抱怨,但是在抱怨中,我并不见孩子有什么改观,他并没有因为我的责备而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又或者是迅速整理好自己出门要带的物件。相反,他反而会跟我僵在那里,我的负面情绪,让他感到不快,甚至有几次闹脾气哭鼻子。
有一天,气急的时候,我问孩子怎么办?他想了想说:“你跟我好好讲,我也好好跟你讲,我们不吵架!”
听着一个小小孩讲这样的话,我又动容又内疚,忍不住蹲下身深深拥抱了他一下。孩子似乎感应到了我的情绪,张开手臂也是紧紧地环住我的脖子。这个拥抱瞬间冰释我们十秒钟之前激烈的争吵,孩子甚至还不忘在我的脸颊上亲上一口。
这是我们之间的约定,当我们发生了矛盾,相互亲彼此一下,说明俩人重归于好。
我抱着孩子问:“我们都抓紧时间,争取不迟到,好吗?”这一次孩子爽快地付诸于行动,他的心情顿时雀跃了不少,并且出门的时候,还不忘提醒我:“妈妈,可别忘了带上幼儿园的门卡。”
当忙碌渐渐积累了我们的负面情绪,我们不妨停下责备,拥抱一下孩子,问一问他:“我们能争取做好吗?”
这个拥抱能够传递力量与信心,孩子其实是知道自己与父母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尊重他的氛围下,他们其实是很乐意去共同完成一个目标,与父母共同承担责任。
(二)
拥抱是一种力量,在父母与孩子的身体接触中,传递的是“爱他”的信息,这种爱将变成孩子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张学友说:“多年以后,我想拥抱我的母亲,居然下了整整一个月的决心!”
这话一点都不假。童年的记忆中,母亲什么时候拥抱过我,已经没有太多的印象。我只记得在读大学的那几年,十分羡慕同寝一位姐妹的妈妈,她们母女俩可以这么亲密地“勾肩搭背”,女儿甚至还可以滚在妈妈的怀里撒娇,赚足了我关注的眼神。
我也清晰地记得,工作几年后,有一次带父母出去旅行,因为酒店操作失误,只为我保留了一间大床房。那一刻,心里突然有一丝异样:晚上如何与母亲同床共枕?这让我有些不知所措。那一晚,我睡得不踏实。
拥抱是身体的本能需要,而我们的身体失语,已经很多年了。
在我们的生命中,儿时父母给予的拥抱,依稀还记得,却难感知它的温度;二十岁以后,爱人的拥抱在脑海里似乎渐行渐远;三十岁以后,我们拥有娇嫩的小生命,想再紧紧拥抱他的时候,却发现,他们一如当年的我们,渴望独立了。
父母一定都是爱孩子的,我们不缺爱,却缺少爱的表达。东方人向来含蓄,我们常常羞于把“我爱你”放在口边,同时我们也不像西方人那样,可以把每一次见面拥抱成为习惯。
如果说成人之间,能够用意会来理解彼此的情意,但孩子不懂。他们是如此单纯,你笑,他就觉得你高兴;你哭,他就觉得你伤心;你说了一句“我爱你”,他们会觉得被爱,你给他一个拥抱,他就能察觉你喜欢他。
我们的身体失语了很多年,但不要再把这种“情感不表达症”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学会给他们一个爱的表达,如果不习惯用口头语言来直接表达,那么就用身体语言来传达心意。不管他多大,当他需要的时候,迎上去,给他一个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