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这个问题
我决心这次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
谈孝,不能不谈儒这个问题,儒家,儒学,儒教,三位一体,主张知识分子修身明礼,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是仁,社会理想是大同。仁在孔子看来是爱人,克己复礼,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因为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是社会秩序的根源。这些学说在秦始皇那个开疆扩土的时期是不受待见的,直到汉武帝之后,儒学才成为正统,但是宋儒之后日趋保守,成为不可逾越的等级思想,历经晚清直至近现代,上下,尊卑,秩序如冠履不可以倒置。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在中国人的孝道里面看到极其深刻的等级思想,这和近代追求自由民主科学的思想有着不可以调和的冲突。
根据中南大学胡姝慧的硕士论文,孝的内容大致概括为,谨身节用,敬养父母。父母有疾,精心侍奉。家庭和睦,累世同居。隐父母之过。父母丧,哀伤不已。延续家族,继承父志。为亲复仇。孝的伦理内涵,基于人的报恩之情,奉养长辈。不违背长辈的意志,听从长辈的吩咐,遵从长辈的志向和爱好。祭祀祖先,追思慎终。孝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伦理规范,可以增强家庭凝聚力,稳定社会秩序,培养社会成员的家国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消极作用是否定了人的独立意志,扼杀积极进取心和创造力。在政治领域提倡绝对服从,从而把孝亲和忠君导向为愚忠和愚孝。
论语中对于孝道的精神本质即爱,敬,忠,顺。爱生于亲情之自然,敬生于上下之伦理,忠体现为爱之奉献,顺为敬之践行。
此外可以提及一下,西方的经典圣经中的伦理观,人都是有罪的,这里的罪并不只是违背神意,律法之罪,还有人心里面的各种不义和罪恶,贪婪,诡诈,嫉妒等。其次是人生来是平等的,这里的平等是说在耶稣面前的平等。子女是神灵赐予的父母的产业,接待小孩子就是接待主,圣经马太福音,18:5。同时子女也要孝敬父母偿还罪过。这就赋予了父母和子女之间一种灵性生命上的兄弟姐妹关系。
从生死角度看,通过子孙的延续以及子孙的记忆,可以满足人们对永生之渴望。故而婚姻本身就有了永恒性,成为解决宗教生死问题的最主要的方式。婚庆是庆祝人生命的开始,丧礼是纪念人生命的结束,祭祀希冀人生命的永存。但是生命个体是身体和灵魂的统一体,灵魂是没办法存留到子孙身上的,子孙的生命是独立的。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儒家的爱是有差别的,当自己人与陌生人发生利益冲突和对立的时候,儒家的仁爱必然会偏向前者,这个爱是一层一层往外的,从而使得仁爱的推广不成功。亲情伦理由此而产生的以法屈情的局面长期存在着,它适应中国的家族制度与封建社会制度的稳定。这里我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当儿子娶了老婆之后,母亲和妻子谁是最近的人呢。这里不就是狗血电视剧一直在上演的婆媳矛盾吗。
另一方面,社会在经历了工业文明之后越来越暴露出,人情淡漠,世态炎凉,关系疏远,家庭破裂,精神颓废等伦理危机。现代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化的苦楚。马克思说,金钱关系撕下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脉脉温情的面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在金锁记里面描写的曹七巧,从冷暴力的受害者成为加害者。现实的无情和对金钱的渴望,激起了她对钱财的无限占有欲,一步步陷入自己打造的黄金所,深刻揭示了物质财富对人的灵魂的腐蚀。
伦理是个古老而又现代的问题,在贫富差距较大的社会,在国与国之间差距同样巨大的世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伦理关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态。我没有资格肯定哪个否定哪个,因为我不是在贫民窟长大,也没有父母或者弟弟妹妹的拖累,我对自己没有为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努力而抱歉。但是我相信人的发展能力是无限的,他或者她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独立的生活或者侍奉父母。道德的约束本该是内心的信念,而不是指责别人划定标准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