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所使用的部分轻武器

近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名为“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展览中,除了大量文字、图片以及当年志愿军使用的物品、缴获的所谓“联合国军”装备外,还展出了相当数量的轻武器。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使用过的轻武器。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前,这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所装备的各式轻武器堪称名副其实的“万国牌”。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我军仅步枪、冲锋枪口径就有多达13种之多,从最小的日式6.5毫米到最大的11.43毫米,型号多达六七十种,来自十余个国家。如此繁杂的武器口径和型号,给我军后勤保障、枪械维修以及弹药供应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前身——东北边防军成立后,全军上下进行统一调配,将性能不错且装备数量较大、弹药供应较为充足的枪械型号集中起来,配发部队。当时,东北边防军13兵团3个军——38军、39军、40军的轻武器装备体系已经尽可能简化为以国造、日、美、英以及捷克制造的枪械为主,包括国造二四式7.9毫米步枪、日式38式6.5毫米步枪、美式斯普林菲尔德M1903式7.62毫米步枪,美式M1/M1A1“汤普森”以及M3/M3A1“盖德”11.43毫米冲锋枪,机枪则主要是捷克ZB26式7.9毫米轻机枪、美式M1918勃朗宁7.62毫米轻机枪、英式“布伦”7.7毫米轻机枪以及美式M1917勃朗宁7.62毫米水冷式重机枪。

虽然上述这些轻武器的制造国家以及弹药口径已经简化为5个,但是对于十余万首批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来说,后勤保障依然有着不小的压力。在武器编组中,志愿军尽可能将同一型号以及发射同样弹药的轻武器成建制装备在连、营一级的单位内。比如,斯普林菲尔德M1903式步枪、M1918勃朗宁轻机枪和M1917勃朗宁重机枪都发射美式7.62×63毫米枪弹,就可以全部装备在一个部队中。

而且,我军已经预估到与美军作战将要大量消耗弹药,为每名步枪手配备的弹药基数达到了240发,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倍。但是,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一次战役打响后,弹药消耗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预计。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向苏联提出紧急武器援助,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提供可以装备36个步兵师的轻武器以及配套弹药。这样,不仅可以将志愿军原有的“万国牌”逐步统一成以苏制武器为主的制式装备体系,而且也有利于弹药供应。同时,在苏联提供技术援助的基础上,国内军工企业也能够迅速投入到苏制武器的仿制和生产中,为志愿军后续的作战行动提供最为有力的支持。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从1951年年初开始,苏联提供的首批14个步兵师的轻武器源源不断运至我国,并优先配发给当时在国内的预备队。这些部队统一换装苏制武器后,随即入朝参加了第四次战役,而之前入朝的首批部队则返回国内进行休整和换装。

不过,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部队仅有三个师全部换装了苏制武器,即通常所说的“全苏械师”,而其他部队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官兵换装苏制武器。而且,苏联当时提供的这些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在二战中使用过的,特别是莫辛-纳甘系列步枪。而最受志愿军指战员们欢迎的就是PPSh-41波波沙和PPS43冲锋枪,这两种冲锋枪大幅提升了部队的近战火力,在与美军的近距离作战中丝毫不落下风。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