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的山子与似远而近的道
总有一种块石头不同寻常,总有一块石头别有韵味,当你翻过书页,行过远路,阅过人心,守过孤独,然后与一块石头相遇,它为你准备了契合的形制、纹理、坚硬,分明和润泽的晶莹,
我骑着快没电的电动车在午后无人的东山公路去杨家峪花卉市场,去看一块石头,上次扫过一眼竟然念念不忘 ,这次拜访,是想再灵犀一下它的独特
一路上坡,干冷空气在胸间鼓荡,渐渐隆起的山路,让我在半空中悬停出山鹰的架势,这路旁传来在建高层机械沉闷的砸夯声,头顶是黄土荡漾如波,轮下是振颤的地面和面庞吹过呼啸的越野车卷起的气浪……
一路上 我感觉那东山的厂房,高层,树林和山野都让词语被抽干,被蒸发,没有有韵味的结构,直到我看完那方赏石
那块石头,来自海底,类似不知名的新品化石又像戈壁石的玉料,有黄白交织的晶莹玉色,有细腻的纹理,质地如珊瑚,形似竹笋,也像塔刹的圆顶,它让语言变得不够用,细腻而微妙,神秘而亲切,皮壳流光溢彩,质地细腻致密,恰如同物化的菩提
我感觉赏石可以有三种定位,第一“契合”,投缘对路,直抵心间,如米芾拜石直呼为兄,第二“圆满”,审美智慧活动的痕迹,作为存粹的存在,如庆祝之仪式中的信使,第三“唤醒”让日常中的形容词,感觉词汇被唤醒,通感中,一块石头就是诗品词句的可视化,可感化。这个过程中日用常行有了新的味道。
赏石何来,东方文化有“坐石上,说因果”的说法,意思是通过石头来看人生。金石者,永恒之物也;人生者,须臾之旅也。人面对从莽莽远古传来的金石,就像一片随意飘落的叶子之于浩浩山林。
苏轼留诗云:“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迁灭之中有不迁之理;无常之中有恒常之道。
哪怕丑,也那么沧桑老辣,沉郁痛快
哪怕只有个光影,也要透出魏晋之风
脚下的泥土,面前桌案的赏石,给予世间无尽的清欢
清供”又称清玩,既毕恭毕敬又逍遥不羁,无论金石、书画、古器、盆景等或文或雅物品都是生命的友伴。元明之后,进而又将陶、瓷、铜、玉、石等各种古器物及花卉、果品归为清供,涤荡俗尘,洗心洗目。
非常的石头,平常的石头,反常的石头其实都是道的谱系中,一个个交织投影
石头在中国化身为作品;它的“天工造化”与文化的“虚实相生”融为一体,成为我们文化记忆的基因原型
石头原本是园林的一个元素,从唐代起,它的美学价值萌芽发展。宋代登峰造极,以致倾城倾国。宋徽宗的《祥龙石图》。文房石,尤以是米芾的宝晋斋砚山令人神往。它的形状画在米芾挥洒的《研山铭》成为瑰宝,吴彬为好友、米芾的后人米万钟画了《十面灵璧图》。这件作品以写实的手法从十个方面画一块奇石,构思之颖特,在中国绘画史上一大创举,
宋时邵子有金木水火土石之说,与洪范五行差异。盖石得五行之秀,如仲诏所藏是已。余不获见此石,而吴文仲所画皆以孙位画火法为之;故灵光腾越,欲烛斗间;至于蜿蜒垂垂,当作水观;釰铓镵截,当作金观;昂藏森耸,当作木观;坡陀浑厚,当作土观。董其昌以五行的观念论述赏石图。让《十面灵璧》和《研山图》一道成了石文化的最重要图像和最重要的文献。研究石文化似乎就是研究米氏一族所代表的传统,所形成的文化记忆
赏石有时可以成为媒介,作为个体对古典、传统、文化记忆与历史的对话与体认
万里河山,纳于文房案头,或“山水林泉,清闲幽旷”,或“峰峦连绵、烟霞趣味”
大至园中垒叠的假山怪石,小则是卧于案头的一座小小山子,纳须弥于芥子
南朝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写过这样一段极富兴味的话:“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中国人喜爱山水,不仅爱山水的形与色,更在山水中寄托了关于“仁”、“道”的理想和精神,因此山水对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而言,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石头宛如穿越时空的古建,蕴含着乐章,他们或残缺却又鼓荡出绝美的弧线,或浑然天成,全息万有,或平淡平常,和光同尘,高浑简穆,浓缩成如水的日常,
诗品之·冲淡】 语画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一块石头换来一堆句子,见证石的生命力[呲牙]
附,品鉴佳句名篇
1
林有麟《素园石谱》文曰:维石神秀,天下名家罕睹俦匹。以其广狭高卑,仅足盈握,出入怀䄂者是也。而峰峦崇矗,洞壑窅冥,曲蹬回岩,环丘复道,云窝月窦,削壁阴崖,展转有情,顾盼生色,其巧虽米颠,倪迂,必能刮目。
在品茶的同时,来几对精彩的赏石,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2
陆游在《闲居自述》中这样吟咏:“自许山翁懒是真,纷纷外物岂关身。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长期以来,奇石的美学特征让世人神往,这没有生命的物体,给予我们的思想启示竟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能力,它那来自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特有之美,集形、色、声、韵于一身,体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趣味,折射出灿烂的东方哲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