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音
王音1964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8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与大多数生活在宋庄的艺术家相比,王音是少数几位带有公职的创作者,对他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优势,因为即便不卖画自己也不至于朝不保夕。然而,过于安稳的生活状态,对一位艺术家而言,有时候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所谓“文章憎命达”,搞创作的人不能一帆风顺,经历一定的苦难才是通向成熟的必修课。
就像艺术史上鼎鼎大名的梵高,一生穷困潦倒,因为贫瘠反而激发起了他巨大的创作热情。也许这就是人生的悖论吧。过于平坦的人生,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人由激奋而变平庸。当然,王音并不是一个自甘平庸的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思进取的知识分子。不过,也的确是因为生活上的某种优越感使他失去了应有的冲劲,优势变成了弱势,以至于在艺术上整整晚出了一代。按时间点来说,王音属于和方力钧同一拨的艺术家,但因为自己慢条斯理又内向的性格,王音并没有与那批艺术家一同成名,反而有点大器晚成。
有一种分析说,阅读对画家来说可以当做是一种放纵,也会带来刺激,但常常会因为不同的思维介质而延缓绘画的灵感和冲动,艺术史上有人甚至因此而停笔不敢画了。王音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阅读上,而反观绘画,则进度缓慢,题材杂乱。王音曾经信奉绘画上的保守主义,比如他认为画的了人体才是才是真艺术,现在看来这无疑是一种偏见。艺术家总归要经历一个成长的阶段,随后王音虽然仍旧钻研人体,但毫无疑问他开始有了自己对人体新的认识并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绘画语言。王音大胆地做起了绘画实验,反复尝试人体新的画法,或变换个姿势,或沐浴在故乡月下,有时王音也进入画面与之相伴而行,与王音的心事重重欲言又止对比,画面上的长腿女人是那么自在沉着,更有意味的视觉效力还在于,画面上写实的王音和虚构的长腿女人给人的感受是相反的,那个虚构的形象具有更饱满真实的灵魂和血肉,而那个写实的角色反倒像个游魂。王音为其中一张画取名为《栖栖》,它借自陶渊明的诗句:“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以此标记他在徘徊往复中经历的清苦心路。随后的一年,他完成了油画《四季·夏》。这幅绘画已经从起步时对人体画的陈述走出了很远的距离,它的基本构图取自一张最普通的天山旅行明信片,有雪山、河流、树木,还有人行走在其间,但那些树木换成一个个秀丽、充满生机的长腿女人体。这幅作品的杰出在于它所包含的周折复杂充满戏剧性,这一点我想借助他的朋友汪民安的分析:如果我们将那些裸女从画面中搬走的话,这是一张完美的透视主义风景画,但那些人体群像是不受限于透视法则的,处在中间的是高大的,而矮小的既可以在前景也可以在远景中。她们插入到这个风景中,使这个风景画的透视失去了根基,扰乱了这个风景。反过来,这个风景也扰乱了那些人体,让她们充满杂质,变得不单纯。这些集植物、神和人体于一身的人体,为整个画面编制了一种神秘感,只有一个现实的男人在其中踽踽独行。
此外,他依然拒绝潮流固执地使用了中规中矩的绘画语言,董希文式的边疆风景画法,不仅是向前辈致敬,也是表示谨慎谦逊的姿态。气质上似乎还与遥远的道家山水画相关联,那里永远是一片高远的山影,深邃的流水,其中有一个人那就是“我”。他说:“这些公共常识不应该构成说话的障碍,应该是资源。就像诗词中的兰草与君子,只要用这么个字,就可达意,有千年的积累,不用什么都从头说起。杜甫的‘律中神鬼惊’,说明诗的格律是可以作为自由表达的一种保障。画画的道理应该也是这样的,绘画的强大谱系不一定是反叛的对象,也可以作为限度使人自由。”
在绘画里,王音完整地表达了他的文化情感,他把他的文化背景、绘画前辈全部作为天地山水,当做他心中的风景,四季皆在。而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的心境体验则可以融会这一切。
王音的最新个展“礼物”正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王音的作品。关于展览的链接http://ucca.org.cn/exhibition/wang-yin-gifts/
王音油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