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元球鞋最高炒至69999元,得物该清醒了

灵兽按

炒鞋、正品鉴定的公正性、购买体验差这三座大山才是得物急需正视的问题,潮流内容做得再有创意,也抵不过隔三差五的负面热搜。

作者/千寻雪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1060篇原创文章

2021年,对以“炒鞋”闻名的得物而言,注定是波澜四起的一年。
从声明下架抵制新疆棉涉事品牌到陷入售假风波,再到溢价30-40倍炒鞋,得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今年9月,莆田疫情来袭,得物再陷舆论风暴。

“莆田疫情,得物上的AJ都缺货了,你品,你细品。”不少买家发现得物平台的鞋子竟然缺货了,不由令人产生得物售卖莆田鞋的联想。

在得物澄清后,又有网友上传照片显示,莆田的隔离带都赫然印着得物的标识,“得物货,莆田供”的说法一时四起。

售假的质疑还未平息,#1599元球鞋最高炒至69999元#的话题又在9月21日冲上热搜。

今年7月上市的新款球鞋“AJ1闪电倒钩三方联名款”在得物上炒到了将近7万元,而发售价仅为1599元,溢价超过40倍。

对此,得物发布声明称:“此次网传倒钩价格69999元为某卖家个人所设置出价,且该价格下并无买家成交。鉴于目前此商品价格仍存在波动,因此平台已做下架处理。”

这并非得物上买家的第一次高价炒鞋。今年4月,李宁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等3款商品被发现在得物的价格出现了32倍溢价,一双鞋的价格高达近5万元。

得物表示,其作为平台不参与定价,对涉及商品进行了下架处理。

得物的处理方式,让很多用户认为,作为平台方,不加监管和限制,任由卖家自由定价,实际上是放任了炒鞋这一行为,是炒鞋贩子的“帮凶”。

同时,也有网友对得物控诉售假、售后无保障、退货退款难……

曾被赞誉为“时代潮流风向标,能让年轻人得到美好事物”的得物,似乎正在被年轻人所“抛弃”。

1

成也炒鞋,败也炒鞋

一路走来,得物的粉丝基础相当优越,大批拥趸追随至今。

随着千禧一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对于球鞋潮流文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攀升,假货仿冒的困扰也成为了消费者最大的痛点,得物这类以正品鉴定为卖点的潮流电商平台应运而生。

得物的前身是毒App,是虎扑在2015年孵化的一个纯社区形态的产品,定位于提供球鞋文化和潮流资讯,以“球鞋鉴定”为核心内容,逐渐衍生为用户之间的撮合交易平台。

在2017年,得物(毒)已经长期位于App Store排行榜前50。

作为从虎扑论坛衍生出来的球鞋鉴定电商平台,得物相比竞品而言,自带情怀滤镜,在众多用户粉丝眼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信任感,一时间“你的鞋过毒了吗?”成为鞋圈行话,炒鞋爱好者甚至以能得到毒的正品验证为荣。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年轻用户浓度极高的得物自然会收获资本的青睐,

王思聪就曾是其早期投资人。

2018年10月,得物获得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虎扑体育和动域资本;

2019年2月,得物完成Pre-A轮融资,获得来自普思资本、高榕资本和红杉资本中国投资的5000万美元;

同年4月,得物再次完成来自DST的A轮融资。

在无限风光的背后,得物无形中推动黄牛规模化、聚集化的炒鞋氛围也令其游走在风险边缘。

早期的黄牛们炒鞋仅仅是在线下倒买倒卖,得物这类球鞋交易平台的诞生给了炒鞋客们更大的舞台。

炒鞋客通过专业的抢鞋软件抢到热门鞋型,得物这类平台实时报价展示球鞋市场行情,炒鞋客通过囤货、坐庄、控价等几轮交易下,稀缺款球鞋身价飙升,与此同时,得物的正品鉴定还能为其背书,解决了黄牛党的信任危机。

据悉,每卖出一双鞋,得物平台会在中间抽取5项费用:技术服务费、转账手续费、查验费、鉴别费和包装服务费。也就是说,单款球鞋的价格越高,得物从中赚取的费用就越高。

最终平台与炒鞋客达到双赢,炒鞋客大赚一笔,平台也能从中获利。2019年10月,央行上海分行发文《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点名批评“毒App”炒鞋文化,指出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其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助长了金融风险,“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

被官方点名后,得物发布了“鞋穿不炒”的倡议书。两个月后的2020年1月,毒正式更名“得物”,转型为 “潮流+社区+鉴定+电商"的新模式。

但更名换姓并没有改变得物的本质,更名后的得物仍然因为天价鞋而频上热搜,口碑一路下滑。

今年的李宁韦德之道事件、天价闪电倒钩事件,得物再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以往为其辩驳的用户们也难觅踪影,最响亮的声音是:“得物这种割韭菜的炒鞋平台该整顿了!”

2

正品鉴别的水有多深?

如果说炒鞋是得物难以摆脱的原罪,正品鉴定则是得物为自己套上的黄金枷锁。

得物最吸引人的卖点,就是平台可为用户提供正品鉴定,解决了众多鞋圈爱好者怕踩雷买到假货的痛点。

球鞋爱好者阿林是得物死忠粉,他告诉《灵兽》,自己愿意在得物购买球鞋就是看中了得物有正品鉴定这项服务。

“在得物买鞋,卖家要先发货给得物,得物进行真伪鉴别和瑕疵的查验分级,平台确认为真品且不存在买家无法接受的瑕疵后,得物才会发货,商品品质有一定保障。”

得物还推出了防伪四件套:鉴别证书、认证扣、包装盒和胶带,用的是得物专属的极光蓝色,得物四件套等同于正品认证。

然而,得物的防伪标识早已被制假平台批量仿造。3月18日,上海市公安局破获了首例第三方鉴定平台防伪标识被侵权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额高达700多万元,被侵权的平台正是得物。

得物本身的正品鉴定是否具有权威性也受到质疑。

得物既是交易平台又是鉴定平台,可谓既当选手又当裁判,如何保证其正品鉴定结果并非一家之言,得物的球鞋鉴定师规模如何、鉴定水平是否专业?

据悉,得物签约的鉴别师大多都是业内顶尖的,具有多年经验的潮流商品鉴别师,他们对于潮流商品都会有自己的专业研究,例如收集一些数据资料,建立商品的详细档案,对样本进行拆解,用仪器进行检测等等。

但有资深球鞋玩家向《灵兽》表示,公认专业的鉴定师并不多,玩鞋早的只认那么几个鉴定师,得物的球鞋鉴定师水平存疑。

鉴定行业存在不小的灰色地带,有些鉴定师会在利益的趋势下,收钱为假鞋洗白。

“洗假鞋很多鉴定师都干过,甚至售假的也有,别把鉴定师想象得太美好,皆为利往,鉴定肯定没洗白来的快。”上述资深球鞋玩家称。

据了解,得物早期的鉴定师团队仅有十几人,几乎都来自虎扑。

但随着交易数量蒸蒸日上,十几人的团队肯定不能满足鉴定需求,鉴定师团队不断扩大规模,水平自然也参差不齐。

有在得物任职过鉴定师助理的网友表示,在职期间一直在嘉定供应链仓库工作,每天要鉴定上千双鞋,岗位流动性很大,门槛也并不算高。

一双球鞋的真伪,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鉴定师的个人判断。在球鞋鉴定行业,尚未有统一标准,鉴定师都是以自己积累的经验在进行鉴定和判断,鉴定师的资质和个人经验决定了一双鞋的命运,其中也存在着无尽的变数,鉴定师走眼的可能性极大。

不同的鉴定师可能会有不同的鉴定结果,甚至会出现在得物购买的商品再从得物出售而无法通过鉴定的情况。

卖家谈谈从得物购买了一条APM Monaco 星星珍珠贝母手链,由于觉得不衬肤色而想从得物转手卖出,在寄到得物平台进行鉴别后,得到的结果确是鉴别未通过,商品将原路返回给谈谈。

谈谈十分不解,得物买得物卖,自己购买时显示的是已通过鉴别的手链,到了卖出时却无法通过鉴别。

球鞋鉴定本就饱受质疑,在引入珠宝、包包等奢侈品后,得物所谓的正品鉴定就更难服众了。

有从事奢侈品鉴定行业的知情人士告诉《灵兽》,目前国内没有一家平台和奢侈品品牌官方合作去鉴定,都要靠第三方去做鉴定,而这种鉴定结果,无法得到品牌方认可。

“这种奢侈品鉴定本身就难以作为判定真伪的依据,连所谓专柜验货也不现实,首先专柜不会提供鉴定服务,而奢侈品牌的销售都未曾受过鉴定培训,根本无法为消费者判断真伪。”

正品鉴别的乱象是得物难以摆脱的隐忧,杂乱无章的鉴定体系里充满了可操作性,鉴定师和第三方卖家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得物很难自证清白。

3
得物该清醒了

意识到困局的得物一直在有意识地积极拓展品类,向外破圈。

得物自2017年开始从社区迈入电商,并把消费品类从最初的潮鞋扩展到了服装、箱包、手表、潮玩、美妆、艺术品甚至是跑车……

目前,潮流电商和生活社区是得物的两大核心业务,得物也在引入MCN入驻。

在“视频MCN激励计划”中,得物将为满足视频发布要求的MCN提供包括快速认证 、流量扶持、1V1指导、商单倾斜、直播签约等五大专属权益。

得物还上线了直播频道,创作者可以通过直播带货,根据销量获得佣金。

得物对于潮流内容的发力确实有一定收获,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得物男女用户比例为52:48,得物已经从以男性用户为主的球鞋交易平台,逐步转型为潮流电商平台。

但得物最根本的问题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作为电商交易平台,得物的体验感可以用差劲二字形容,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得物的相关投诉高达10万余条。

主要集中在退换货成本高、客服服务差、售后没有保证等问题上,长期无法改善的弊端给用户带来极差的购物体验,造成老用户流失,对平台口碑影响恶劣。

炒鞋、正品鉴定的公正性、购买体验差这三座大山才是得物急需正视的问题,潮流内容做得再有创意,也抵不过隔三差五的负面热搜。

得物,该清醒了。(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有温度 · 有深度 · 有态度
灵兽传媒旗下公众平台
专注新零售 聚焦新消费
关注连锁/零售/电商/消费
创业创投/资本对接领域
聚焦全球商业创新
精准覆盖中国商业精英人群
入驻今日头条/搜狐/企鹅/大鱼/一点/网易/百家等平台
E-mail:lingshouke@126.com
更多资讯请访问灵兽网www.lingshouke.c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