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原:文艺作品的灵魂
文艺作品的灵魂
高中原
一部(篇)好的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成为经典,都离不开作品的魂,即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大家之所以能够记住他,不仅仅是因为他牺牲了,而是为他牺牲之前,英雄那发自肺腑的慷慨豪情所震撼——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弥漫的硝烟,被战火熏得黝黑的脸,义薄云天的豪言壮语,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
《劳动时报》11月6日“漫话·说史”版刊发的“笑李飞叨·戏说上下五千年”系列小故事之《新孔子周游列国:子困陈蔡》就有这样的亮点,以其精神的高度构筑了文章的魂,令人读后有如饮了一杯香茗,回味无穷。
孔子是圣人,大家都熟悉。而“子困陈蔡”则独辟蹊径地选取了一个较为冷门的典故为食材,佐之以文学幻想的调味剂,为读者奉上了一道风味独特的历史美餐,品来颇觉情趣盎然,既无落俗套之感,又不因作者的大胆创新而感觉变了味。
故事讲述了孔子和学生子路、颜回一起,游历到了陈蔡交界处。此时,孔子已感到饥肠辘辘,于是吩咐颜回去寻点吃的。但圣人就是圣人,时时刻刻都要小心翼翼装出一副有教养的样子来。可圣人也是平常人,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下,故事中的圣人表现出了凡人俗气的一面,当他发现颜回讨回了吃的之后,“一个激灵从岩石上翻滚下来,动作麻利,像疾风骤雨,两只胳膊像苍鹰翅膀一般向两边支棱起来,脑袋往前凸伸,左腿前弓,右腿后蹬,活脱脱一只等待弹跳的蚂蚱……”生动形象的描述,令人忍俊不禁,同时又让孔子高高在上的形象变得亲切平实了起来。
在看似日常琐事的描写上,作者也融入了“儒家”的精神要义。如孔子为了教训桀傲不恭的子路,说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温、良、恭、俭、让,我多次教导过你们……”,还有在表扬颜回时提到的“一箪食,一瓢饮”等,与情节融合得天衣无缝,寓教于乐。
而孔子一生的功绩,也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在子路与陈将军的对话中得到了体现,既是点睛之笔,又增加了新的笑点,趣味横生。
“我们老师教出的弟子足有三千呢,其中有七十二贤人。”
“闲人这么多,还是回你们鲁国去吧!我们这可不缺爹,不养闲人。”
故事中提到的“老子”,也令人印象深刻:
孔子说:“我所见到的老子,就是一条龙,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子,是真龙啊!”
那个依旧顽皮的子路则接话,“没错,早听说他是真聋,出函谷关时,守官尹喜喊破了嗓子也没喊住他,愣是用竹竿别住牛腿才把他逼停的。”
风趣而灵气十足的描述,令老子“真龙”般学识渊深、志趣高邈,又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与子路叛逆不羁的形象,已然深入人心。
孔子最宠爱的学生颜回,则在故事中保持了其一贯品学兼优的良好形象,尤其是为了孝敬老师冒着生命危险爬树摘果子,结果不慎掉落导致袍子被树枝刮成了“面条”……有趣的情节设计,充满烟火气息的对白,让读者在笑声中与孔子师徒有了一次亲密接触。那曾经遥不可及,令人高山仰止的历史人物,都变得亲切和可爱了起来。
相信读了“笑李飞叨”系列文章的读者,都会和我一样,爱上历史,就像爱上了一位邻家姑娘一样。
刊发于2020.11.12《劳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