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秋,鲜到有仙气

爱味精选

唯美食为世间最高待遇
公众号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加我好友

林语堂说,春天娇媚,夏天热情,冬天寒冷,只有秋天纯熟、温和、稳重。在《秋天的况味》中他这样描写自己所爱的秋天:“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江南水乡的秋季,是不折不扣的人间天堂,不仅拥有绝佳的美景,更是享受美食的最好季节,大自然给予我们最慷慨的馈赠,无数种美好的风味等待我们用舌尖、用心灵去感受、品尝。


大闸蟹

秋季的时令美食中,最让人欢欣翘首的恐怕莫过于大闸蟹了。此时正是品蟹的好时节,地处江南的各大酒家无不以阳澄湖大蟹相号召,家家高朋满座,把酒持蟹,咏诗唱和。此时的螃蟹,正如曹雪芹借林黛玉赋诗所形容的:“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江南各地,均有优质大闸蟹出产。如位于苏州东北部的阳澄湖,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质清纯如镜,水浅底硬,水草丰茂,延伸宽阔,气候得宜,产出了天下闻名的阳澄湖大闸蟹;又有出产于太湖水域的太湖大闸蟹,尤以个大肉紧、油足黄多而别于阳澄湖,称雄市场;还有“匡实黄金重,螯肥白玉香”的洪泽湖大闸蟹;上市早、规格大、鲜中带甜、肉质肥嫩的南京固城湖大闸蟹;个大、膏满、油多、味浓、肉嫩、清甜的扬州宝应湖大闸蟹;脂膏丰满纯正、肉质玉白爽嫩、蟹黄晶红油润的兴化大闸蟹……

大闸蟹最普遍的吃法,也是最能彰显其色、香、味的,还属“清蒸大闸蟹”,品质、味道好坏,一口即见分晓。恰到好处的火候,没有太多调料,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螃蟹原始的鲜甜。雄蟹骨骼线条硬朗,蟹脚金毛森然;雌蟹腰腹凸出,色泽微微泛黄。掀开蟹壳,蟹黄一片灿烂,暗黄色的蟹油自雪白背壳处滋滋流下,还未入口,就觉一阵香气钻入鼻子,忍不住食指大动。

蟹有“四味”:大腿肉,肉质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蟹黄,妙不可言,滋味无穷,蘸上一点去腥的香醋和姜丝,一口咬下去,那种挥之不去的鲜香、那种滚动在舌尖上的快意,难怪李白有云:“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太湖三白

秋日江南的太湖,渔汛来得猛烈,酝酿着一场关于鲜的乐章。有歌唱道“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太湖里物产丰富,造就了江南人桌上的道道美味,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太湖三白。相比于大闸蟹的声势浩大,太湖三白就显得低调婉转,徐徐拉开一场盛宴的篇章。所谓“太湖三白”,指的是太湖的三种特产河鲜——银鱼,白鱼,白虾。因为这三种珍品的色泽均为白色,所以被称为“太湖三白”。

▲江南十景之太湖鱼帆

白鱼

1300多年前,太湖白鱼就被老百姓夸为无锡第一鱼,又称太湖银刀。明代万历年间的顾起元(号遁园居士)的《鱼品》中有记:“江东鱼国也,为人所珍,自鲥鱼、刀鲦、河豚外,有白鱼,身窄而长,鳞细肉白,甚美而不韧。”其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肉质洁白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古时称“莳里白”,有“色莹如银,鲜美冠时”之誉。

白鱼吃法上以清蒸为主。白鱼清蒸和其他鱼种略有不同,一是要蒸得透,这是因为白鱼的鱼皮有些类似鲥鱼,含有大量的鱼脂,足够的时间才能使得鱼皮中的鱼脂化成汁水渗入鱼肉,才能吃出肥腴鲜嫩的感觉;其次是蒸前一定要做好预处理,一般的做法是将白鱼活杀洗净后,在鱼背鱼腹处都抹上重盐“暴腌”,放置四到五个小时,用清水漂净再上蒸笼。鱼肉吸收了充分的腌汁,在蒸箱的高温里又缓缓释放出来,当味蕾接触到鱼肉,感受到的只有无比的鲜美。总之,“太湖白鱼实冠天下也”,断然离不开“咸鲜”这二字。

对于吃口偏淡的人,拿白鱼做鱼圆是个不错的选项。《随园食单》有一节“鱼圆”:用白鱼、青鱼活者,剖半钉板上,用刀刮下肉,留刺在板上;将肉斩化,用豆粉、猪油拌,将手搅之;放微微盐水,不用清酱,加葱、姜汁作团,成后,放滚水中煮熟捞起,冷水养之,临吃入鸡汤、紫菜滚。

这道菜的妙处,第一取肉简单,白鱼身薄,用刀背拍剁后,骨肉便已见分离,另则白鱼鱼骨多为直刺,少有倒刺,剔骨取肉要比其他鱼方便很多。《欢迎加小编微信2211780639看更多精彩内容》。第二则是白鱼肉质紧实,做成鱼圆后既糯又弹,肥腴爽滑。若是用莼菜替代袁枚的紫菜,味觉更是美妙无比,冠以“丝绸般的感觉”丝毫也不为过。


银鱼

三白里最娇贵的莫过于银鱼,银鱼出水即死,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用冰块保存的银鱼其实都是最新鲜的,如果当天没有卖掉,晚上就成了速冻银鱼。银鱼形似玉簪,细嫩透明,柔若无骨,色泽似银,因而得名。太湖在春秋时期就盛产银鱼,宋代有“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把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银鱼被列为“贡品”。太湖银鱼虽为奇珍,但出产却并不为少,每年的捕捞量都在万吨上下,除了少量出口海外,其余都成了苏州人餐桌上的美味。

在苏式菜肴中,一道“莼菜银鱼羹”堪称经典。喜清淡者,可先清水起锅,将配料中的正当时令的春笋切成极细的丝,待水沸后倒入煮出鲜味,将银鱼倒入,待沸,再入新鲜莼菜,稍滚后,入蛋清沸出絮丝,淋上麻油即成。口重者,也可在清汤中放入些许切成极细的火腿丝和干贝丝,清淡或有稍逊,但清誉滑嫩仍可保持完美。需要注意的是这道菜最好用搪瓷锅或砂锅,因为莼菜银鱼在铁锅中,时间一长容易氧化而使汤色发暗。

银鱼炒蛋也是一道时令名菜,做法简单,尤宜家常烹制。求简的,可先将银鱼洗净沥水,葱姜炝锅后,放入银鱼稍稍煸炒,去掉些腥气,捞出后放入打匀的蛋液中搅拌匀,再用旺火起油锅,油热后倒入银鱼蛋液,翻炒至熟即可。若要调整一下口感,使其软糯中略带一些生脆,可放入些茭白丝或是茭白末,成菜的效果也很不错。另有一种做法风味也很独特,只是做起来稍显麻烦。选料为银鱼、鸡蛋和豌豆苗。做时先将银鱼洗净沥水,鸡蛋打成蛋液,取银鱼沾面粉后再裹鸡蛋液,放入热油锅中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倒出沥油。原锅下葱姜煸香,放鲜汤、黄酒、细盐、白糖、味精、煎好的银鱼,用小火熬至汤汁将尽时,放豌豆苗炒匀盛入盘中即成,绿中有黄,黄中见白,香鲜并具,佐餐下酒皆为尚品。


白虾

白虾因洁白透明,晶莹如玉而得名,清《太湖备考》上就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的记载。不过白虾的存活期非常短,所以从捕捞到贩卖到食用,中间耗费的时间越少越好。我国民间久有“死虾泛红”之说,太湖白虾却不然,烧熟也不变红,浑身依然白色。在国际市场上,太湖虾米被奉为水产珍品,供不应求,往往作为主菜的高级佐料。

新鲜白虾最常见的烧法是用盐水煮熟,不用任何多余的作料,只放葱姜去腥,突出的是白虾本身的鲜味。另一种广受欢迎的做法叫炝虾,也叫醉虾,不开火,只用高度白酒浸泡几分钟,然后加上秘制酱料,端上桌的时候,白虾还在跳动。不必剥壳,直接连着虾肉一起送入口中,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


水八仙

江南多池塘,水产因此多,荤菜以太湖三白为代表,那么素菜就是“水八仙”。在江南,人们都是傍水而居,伴水而眠,食水之蔬,这“水八仙”,指的就是江南地区水生水长的八种蔬菜。茭白、莲藕、水芹、芡实(鸡头米)、茨菇(慈菇)、荸荠、莼菜、菱角,虽然都是家常之物,但那种时令的鲜美,确实当得起“水八仙”之名。金风送爽时节,苏州人口中鲜藕的余香未散,接着就有了茭白、水红菱和飘着桂花香的软糯鸡头米,品尝着这些水灵灵、鲜滋滋的水八仙,江南人不由得感到生活在江南,真是一种福气。

茭白

苏州四季不断茭(白),但初夏和早秋茭味尤好。茭白者,古人谓其茭笋。这个名字很形象,《救荒本草》中绘画的禾草一般图样,其叶间有膨大如笋的构造,这便是茭白,图旁有云:“采茭菰笋,热油盐调食”。而茭白多产于江南,其气息犹如江南风物般被柔雨抑或是涓流、静波涤荡过,净无杂味而清鲜,这一点也与其名中的“笋”尤为相似。

苏州地区栽种茭白的历史很悠久,培育出不少优秀品种。还有可以隔年采夏茭的二熟茭,使得茭白成为产出期很长的一种蔬菜,这就是俗语说的,“苏州不断茭”。《欢迎加小编微信2211780639看更多精彩内容》。清代才子袁枚曾在《随园食单》杂素菜单中写下茭白的做法:“茭白炒肉,炒鸡俱可。切整段,酱醋炙之尤佳。煨肉亦佳,须切片,以寸为度,初出瘦细者无味。”美食家认为,家常菜最要紧的是要“保其菜的真味”,茭白的质地柔软,下锅好熟,清炒、炒肉、炒蛋、红烧皆可,切片、切丝、切块都不影响它鲜嫩的风味。最亲民的秋季美食,茭白当之无愧。


莲藕

当诗人在感叹“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时,莲藕上市了。莲藕是水八仙里最常见的一种,但苏州塘藕却与南京板鸭、镇江香醋一起并称江苏“三宝”,苏州塘藕还是“三宝”之首,素有“赛菠萝”的美称。

早在南宋以前,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地区就开始种植莲藕。葑门外荷花荡一带是莲藕的著名产地,所产莲藕被称为苏州塘藕(又称雪藕、荡藕)。《姑苏小志》云:“荷莲之根为藕,出于葑门南塘(今群力一带)最佳,甘嫩白脆,远近争购。”

塘藕以藕身粗胖、藕色微黄、肉质白净、藕孔圆整为质地最好。在苏州,很多老人在挑藕的时候可有独特的方法——看孔数。七孔藕又称红花藕,淀粉含量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如“桂花糖藕”这道江南传统小吃,以糯米填充莲藕焖煮,再以桂花蜜淋之,米香、藕香、桂花香相融,入口浓郁,立刻幸福感满满。九孔藕又称白花藕,水分足,可作水果生吃,其味鲜甜、多汁、脆嫩,“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也适宜凉拌或清炒,炒时别忘了滴几滴香醋,酸酸甜甜地可口。


水芹

水芹一般在10月中旬上市,水芹管状的通茎,让它有了“路路通”的美誉,年夜饭上桌也能讨个好头彩,有新的一年路路通达的意思。苏州水芹优于别处水芹的地方在于根部的水白一色,口感香嫩,带着天然的清甜。绿是绿,白是白,这来自于苏州的水土,也得益于千百年来水乡人不断的优化精选。

水芹原本是长在水中土里的一种野菜,它的香气也有一股温柔的野性和热烈的凉意,这也导致了人们对它的态度两级分化,有人敬而远之,有人却极其热爱。水芹炒香干可能是最经典的江南家常菜,香干的豆味与水芹的香味相互提升,口感也相辅相成。但你若想体验最纯粹的味道,那还得凉拌水芹。沸水一焯,凉水一泡,刀一切,精盐、小磨油和香醋一拌,盐提了味,油润了质,醋激出了水芹的鲜香,单吃就极美味。


芡实

芡实,又叫鸡头米,果实呈圆球形,尖端突起,状如鸡头,有健脾益气,固肾涩精等作用。古药书中说它有“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之效。芡实有南芡和北芡之分。北芡在全国广泛分布,茎叶果实上遍布尖刺,果实小。而南芡,则是北芡经过千百年来培育而成,除叶子背面仍有尖刺外,茎、果实的刺已消失,果实比北芡大几倍,只有在苏州葑门南塘种植,人们称之为苏芡。

苏芡每年中秋前后上市,在苏州有“南塘鸡头大塘藕”的美誉。清沈朝初《忆江南》云:“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其果粒如珠玉,晶莹剔透,清香软糯,口感甚佳。

鸡头米的上市周期只有短短2个月,10月一过,这鲜活的美味就稍纵即逝。上好的鸡头米完全依赖手工处理,因此每年鸡头米上市的时候,总能看到当地妇女们排坐一排,在街头剥鸡头米,从而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剥鸡头米可不是一个轻松活,整个过程耗时耗力,非常繁琐。鸡头米的外部包裹着一层棕黄色的壳,极其坚硬,鲜肉又非常娇嫩,极易破汁,一旦破了卖相,就卖不出好价格了。现在人们剥鸡头米,大多数要在手上佩戴特制的指套,用尖端使巧劲一剥,便轻轻将一粒雪白粉嫩的鸡头米完整取出。一斤鸡头,剥出的鸡头米仁也就二两多点。如此反复,忙碌一整天也剥不出几斤,而劳动者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剥黑了一双双手。

苏州民间食用鸡头米的方法很多,最大众的吃法就是清炒和羹汤。以刚上市的鸡头米为主料,辅以桂花糖、燕窝、银耳、玉米粒,淡而幽远,淡得如同洗尽铅华,远得回味无穷,软嫩、细糯、甜润。鸡头米温润如玉,用来清炒也是极好,一粒粒有灵魂有嚼头的小珠子,弹弹糯糯,炒藕丁、炒菱角、炒马蹄、炒虾仁,说来说去都是水里的鲜物,搭配在一起,江南水乡的韵味已呼之欲出,就如清代袁枚所说:味之精微,口不能言也。


茨菰

茨菰,又被称为慈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一根岁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这是说到了收成时,它每棵秧下都有一串如土豆般的茨菰,一般是一串12颗,象征着一个月一颗。因此,民间多视茨菰为吉祥物,意寓多子多福。这种植物临水而生,有似燕尾之叶,花茎挺立,寥寥几朵白色小花,清爽低调。茨菰每年处暑开始种植,深秋收获上市,在江南地区的菜场、超市随处可见,是秋冬季节最常见的蔬菜。

“深秋,在古镇的一处偏僻的水田里,一位头发花白老人穿着长靴站在水田里,袖子卷得老高,双手都是污泥,幸亏水不是太深,可以想象水还是有些冰冷。她用镰刀割断这种茨菰枝叶的底部,双手在污泥中翻找,茨菰细嫩,一不小心就碰坏了,没有了卖相,所以只能用手小心翼翼地挖。”茨菇的收获,与鸡头米有相似之处,二者同样是要付出极为辛勤的劳动,方能品尝到它的美味。

茨菰的球茎是一道难得的食材,《群芳谱》云:“茨菰至秋冬取食甚佳。”但茨菰本身其实带有一种淡淡的苦味,只有和油脂在一起同烧,才能中和其中的苦涩,因此它被戏称为“嫌贫爱富菜”。《欢迎加小编微信2211780639看更多精彩内容》。在苏州,讲究一点的人家会拿茨菰和苏州独有的酱汁肉一起烧,因为茨菇比马铃薯更粉,用肉汁熬会更入味。本来无味的茨菰充分吸收了油盐、葱蒜、姜、花椒、八角等各种作料之味,其中苦味,已不翼而飞。这种亦苦亦甜、大素大荤烹成的至味,吃起来自然是油而不腻、清香无比了。

在苏州茨菇不但用作烧肉,还常常做成一种叫“茨菰片”的小吃。将茨菰切成极薄的薄片,不加任何佐料,然后上锅油汆。汆好的茨菰片,颜色淡黄,松脆味美,苦中泛甜,入口生津,是老人和小孩的最佳食品,也是和粽子糖、五香豆、酥糖、芝麻糖等,一起组成了过年时节传统的苏州小吃。


莼菜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茆”是莼菜的古称,早在《诗经》中对于莼菜就有记载。其后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屡屡可见莼菜的踪迹。南宋诗人陆游在《雨中泊舟萧山县驿》中一句“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将莼菜表现的惟妙惟肖。

太湖是最著名的莼菜产地之一,每年春、秋二季可摘取嫩叶食用,尤以秋莼为佳。莼菜吃的就是那滑溜溜的嫩叶,叶片越小,黏液越多,等级越高。莼菜无味,叶圣陶先生在《藕与莼菜》一文中有所笔及:“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来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呢。”莼菜琼浆般的黏润,与鱼类同烹,同源相生。《吴中食谱》有文记载:“以银鱼入沸汤,略加笋片、南腿片,一沸即出釜,味清而腴”。


菱角

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形状菱形而带角,外壳坚硬、角尖如针。一般农历七月份进入成熟期,至八月中旬,如果采摘不尽自己会落入水中。所以,菱农称为“七菱八落”。

过去,每逢菱角采收的季节,只只小船或菱桶在菱塘中穿梭,菱女匍匐采菱,劳作时菱歌不断,成为一大胜景。李白《秋浦歌·其十三》描绘到:“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歌夜归”。虽然其情其景,看起来十分浪漫,富有诗意,但实际上采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菱桶慢慢在水上行走,采菱人迅速从水里捞起菱角牌子(整株),再迅速度挑选成熟的果实摘取,之后把牌子放回水中里。动作必须连贯、平稳,同时要提防着被刺扎。一些新手常常采不到几颗菱角,手指被扎成胡萝卜。

▲江南采菱图

菱的品种琳琅满目,各有味道,有四角、二角、无角,有深水、浅水,有早熟、晚熟,还有红、青、白、绿各种色泽。又有无角的“和尚菱”,以及四角形似馄饨的“混驼菱”,十分形象;还有两角弯弯,成熟晚,适合老硬之后焐熟吃的“老乌菱”…… 最著名的是苏州“水红菱”,外壳色泽鲜红,是水灵灵的红,是柔媚的红,是水润泽出的红。它的滋味清甜爽脆,李符在《咏菱》词中写道“雪藕也输甜脆”,对它的赞誉十分之高。水红菱八月便开始成熟上市,鲜菱可当水果来品尝,味道甘嫩嫩、脆生生,微妙的甜里有淡淡的回涩,能清暑泄热;老菱煮熟后可作闲食点心,甜咪咪起沙头,别有风味。


(0)

相关推荐

  • 这8种食材越吃越健康!五脏六腑都润一遍,再不吃就过季了

    蜜桃厨房 优质美食领域创作者 之前我教大家做马蹄糕,北方小伙伴疑惑:马蹄是啥东东? 哈哈,中国地大物博,尤其是咱南方的宝藏风物,多着呢! 这些年我常在粤.闽两地来回跑,所以这俩地方的吃食也分享得最多. ...

  • 苏州美食全攻略:盘点人间天堂苏州的各种美味佳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前我们介绍过杭州的美食,那么今天继续来研究一下苏州的美食吧! 苏州毗邻长三角太湖,自古有"鱼米之乡"之称.这里有着丰富的食材和精湛的厨艺 ...

  • 传说中的江南“水八仙”,好似吴侬软语般的清新滋味。

    餐桌故事 HAVE A NICE TRIP 人生最好的旅行 莫过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提到江南,就不可不提"水中八仙". 传说,江南一带出现了一只恶蛟龙,铁拐李. ...

  • 水八仙是指哪八仙?苏州的水八仙有哪些

    看过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国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水八仙,这个名字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包含的食物都是非常接地气的.那么水八仙是指哪八仙?苏州的水八仙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相关详情..... 水八仙是指哪八仙 ...

  • 八月最鲜嫩的一口,吃它正当时!

    立秋一过,奉行"不时不食"的江南人,狂热的目光立马转向了新鲜上市的鸡头米. 鸡头米软糯清甜的口感,是江南人整整等了一年的鲜味.仿佛只有吃了它,江南的秋天才算开始. 地处富饶的水乡, ...

  • 江南春天最鲜的味道,我只服苏州

    说起江南水乡,难免想到的是小桥流水.古典园林.吴侬软语...这样婉约柔情的气质让你爱上水乡的慢生活,爱上了总是想去水乡漫游的感觉. 小红书©️ 蓝色行者 小红书©️ 鸡蛋家的小番茄 然而,早就被&qu ...

  • 尝秋鲜,老北京人吃什么螃蟹?

    (宋)<荷蟹图> 西四牌楼一带旧影,陈鸿年先生回忆,赏完西山红叶,在西四牌楼一带找个饭馆,挑几只大螃蟹,三五知好,沽饮几杯,是秋日一乐.     又到了吃螃蟹的时节,无论是街边小店.大型超 ...

  • 品饮江南第一口鲜,从一杯洞庭碧螺春开始!

    要说尝"鲜",讲究的苏州人从来不会落后,从早春的青团到田间的野菜,苏州人对"鲜"执念颇深. 三月里,什么样的鲜味才能够与泼墨般的烟雨江南相匹配,大概就只有一杯洞 ...

  • 江南之梦 秋海润玺

    江南之梦 秋海润玺 江南梦中媚娘舞 雨亦垂帘情绵绵 为谁歌舞谁欢喜 雁字归期排一行 轻流碧水两相恋 微波荡漾心里念 只见帆影未见人 月落孤零思成醉  柳叶花艳春色影 江水涟漪舟轻荡 杏花绵雨抒情痴 天 ...

  • ​梦幻人生作品:《江南的秋》 诵读:苡子

    梦幻人生作品: 江南的秋 诵读:苡子 图文编辑:花开半夏 有很多外来人员都说我们江南没有春秋天,那是因为我们这春秋天特别短.春天来临,刚想把棉衣换下,又来几次倒春寒,等再想穿春装的时候,夏天就提前登场 ...

  • 江南的秋——杭州研修感悟

    作者:岳晶霞(河北省廊坊市第一中学) 学生时代,对<故都的秋>印象极深,那"清",那"静",那"悲凉":那秋树,那秋雨,那秋蝉, ...

  • 散文:异乡,江南的秋(原创)

    如何 更好地 理解生活 > > > 文/落昀< < < ● 连日来的秋雨,为这秀丽的江南水乡添上丝丝的寒意.尽管在这异乡呆的时间很长,但也还是无法适应这潮闷的空气. ...

  • 旧时江南吃至鲜美味河豚时,为何要用这奇葩之物保护?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北宋诗人.大美食家苏轼对心中至美之物--河豚的由衷赞美! 可惜,大多后人只记得了前面两句.其实,东坡先生的重 ...

  • 江南逢秋,醉了红尘

    小城很小,骑个单车一个小时主城区就能绕上一圈,小城虽小却与江南大部分城市一样,秋之浓情来得相对较晚,时下,梧桐.银杏.榉树等灌木仍旧身披厚厚的绿装,虽说会有少许枯黄叶落被风带走,对秋而言却没有多大的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