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子」变软,很有可能是复发性多软骨炎在作祟!
如果一个人心软听劝,常被形容为“耳根子软”,可能被当作善良的人。但临床上,炎症真能让人耳根子变软,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较为罕见的疾病,现被认为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有潜在生命危险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被认为是继发性血管炎,已在尸解病理证实为弥漫性细小动脉血管炎,发病率在35/1 000 000左右,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复杂,从起病到出现多软骨炎可能经历数月至数年。
---耳软骨炎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初期表现为耳廓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后造成耳廓松软、弹力减退、外耳道狭窄、咽鼓管堵塞导致传导性耳聋。
---鼻软骨炎
约有3/4患者会出现此类症状,多数为突然发病。数天后缓解,反复发作后引起鼻软骨局限性塌陷,造成鞍鼻畸形。
---眼部病变
常表现为突眼、巩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巩膜炎反复最终可导致眼球穿孔。
---关节病变
主要是外周关节非侵蚀性病变,一般是非致畸性多关节炎,全身大小关节均可受累。
---呼吸系统
主要是继发于喉、气管、支气管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等。
---其他
部分患者可出现心血管、血液、皮肤、神经系统病变。
急性期血常规可见轻度贫血和白细胞升高,血清学检查约有1/5的患者抗核抗体和(或)类风湿因子阳性,总补体、C3、C4多正常或升高,ESR、CRP、IgA、IgG在急性期可升高。
颅骨x线检查可见耳软骨钙化,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不张、肺炎、程度不等的纤维化。支气管镜检查可发现器官、支气管普遍或局灶性狭窄,软骨环消失,粘膜增厚,内有肉芽肿样改变或粘膜苍白萎缩。
本病急性发作的时候后应卧床休息,视病情情况给予流质饮食,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
药物治疗方面,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氨苯砜等控制病情。
另可根据症状选择药物减轻不适感,如眼部病变明显的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眼膏等。如出现因气管软骨严重塌陷引起重度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必要时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为后续药物治疗争取时间和机会。
中医方面力求早期介入和全程介入,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以活血化瘀为主,并结合靶器官损伤来选方用药。
表现:初期多见发热,耳廓、鼻梁红肿、灼热、疼痛,痛不可触,局部色鲜红,或瘙痒,或伴有渗出,或表皮剥脱;或咽喉疼痛、嘶哑;或双眼充血发红;或见关节红肿、疼痛,口渴引饮,烦躁,便秘溲黄,舌质红绛,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 清热解毒,祛风胜湿。
表现:关节红肿,局部扪之有热感,不能屈伸,耳廓、鼻梁红肿、疼痛,或局部有结节,甚者溃烂渗出,或伴见听力减退,或目赤眼红,或皮肤结节红斑,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周身倦怠,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赤,或有低热,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宣痹止痛。
表现:耳廓、鼻梁红肿,色黯,疼痛,有结节或瘀斑,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一般昼轻夜重,或胸闷咳嗽,或肌肤甲错,或吞咽不利,或心悸怔忡,或目赤,舌黯苔腻,脉沉涩或沉滑。
治法:祛痰活血通络。
表现: 耳廓、鼻梁萎缩、变形,眩晕耳鸣,口干目涩,声音嘶哑,视物模糊,失眠盗汗,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咳嗽少痰,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沉弦或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生津。
表现: 耳廓、鼻梁萎缩、变形,或局部溃烂久不愈合,或局部皮肤干燥、脱屑,听力减退,视物模糊,四肢酸楚疼痛,倦怠无力,畏寒肢冷,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咳嗽无力,舌质淡苔白,脉微细或沉。
治法: 益气养血,荣筋通络。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学术传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分会青年副主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副主委,国家公派荷兰访问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中医院拔尖人才,首届广州市科普名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