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西山枪局故地,红果石榴新村。大美韩彦俨然是新农村建设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白马河水流淙淙,给了韩彦水墨风景的温柔;邵吉线省道盘旋,授予韩彦最美乡村的绶带。不必说满山的风力发电甩开巨大的臂膀,也不比说金秋压满枝头的累累红果和石榴,单是村头那一方碑亭下,就记录了韩彦一段厚重的历史。这是当年一片红色的热土,也是今天一方绿色的家园,韩彦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山村,随着近年连续成功举办红果节,它成了网民们新的网红打卡地,济源人民西部的后花园。韩彦对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它的渡槽了。渡槽建于1976年,和我差不多大的年龄,是农业学大寨的产物。西部山区北靠巍巍太行王屋山系,南临滔滔黄河。依山的土地历来都是靠天吃饭,口粮田在当年亩产只有几百斤,人畜用水更是一个问题。早年间的水井遇着干旱年,水量并不丰盈,乡邻们便在自家的院子里打水窑,积聚雨水来解决吃水难的问题。先直着打个井桶子,底部横着掏了个窑洞,用水泥粉刷一下,称之为旱地小水窑。旱地小水窑在当年获得过专利,有效地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乡水利组曾有一位干部参加了尼泊尔水库的援建,并将这一经验传到了国外。在西部山区的沟沟卯卯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石桥、渡槽和涵洞,覆盖了山区的每一个自然村,纵横阡陌的土地都能灌溉。从王屋山中的水库起始,逢山开洞,遇平地造桥,在当年的经济实力下,绝对是一项大工程。除了农忙的季节,全乡人民出义务工,修水库,架桥梁,在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的条件下,乡民们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克服种种困难,建起了一条空中的水路。渡槽以其镂空的水泥长方体为支架,半圆形水泥槽体为横梁,最高的地方有数十米高,两个水泥支座间有十字交叉的拉线,渡槽建设之灵巧,之密集,之转向弯度巨大,莫过于韩彦了。渡槽是韩彦的一道风景,无论它的昨天还是今天。因了地形的缘故,渡槽在村子的正中央折了一个大弯,向南蜿蜒而去,养育了它身下辛劳的父老乡亲。小时候水库放水是村子里的一件大事,清理疏通渡槽里的杂草污物,有胆大者在渡槽里行走如履平地。护水队先期赶到上游的村子里,为了争水,打群架是常有的事。留守的人先把村子里的大型蓄水池放满,家家户户才开始往自家水窑里放水,及至放满后还要用铁锁锁起来,用作一年的吃水用度。小时候生产队里有羊群,水从路面上流到水窑里,水面会飘着一层羊屎蛋子,大家也不宜为忤,老辈人说早年间要饭的到咱村里,宁给一个馍,不给一口水,缺水由此可见一斑。渡槽下边的洼洼里散布着各色民居,土窑洞、砖瓦房、两层楼小别墅,几十年的光景,房屋翻新了一次又一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韩彦人就靠着丘陵坡下的黄土地,种烟草,种红果树,种石榴树。一入秋,漫山遍野的红果挂满枝头。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薄皮软籽的石榴远销省内外,朱庄石榴,誉满神州的广告语耳熟能详,当年这片红色的热土上生产过枪炮,如今后人用当年的热情延续着土地的新生。新建的310省道从村中的渡槽下穿过,黑黑的柏油像一条墨带,系在褚红色的山腰畔,这一抹红里有先辈抛洒的热血,村边的纪念亭下,苍松翠柏诉说着辉煌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渡槽如一个长者,用睿智的目光俯瞰着芸芸众生,任花开花落,叶绿叶黄。年轻一代的韩彦人多数都走出了山村,乡村成了老辈人的留守地,没有比土地更让老辈人有热情,这热情就如一代代人的梦想,这热情也如渡槽的生命轮回兴衰。再后来,党的惠民政策让山区普及了自来水,地下管道从王屋水厂蔓延到各家各户。这也是一项大的民心工程,通水当年梨园春来演出,老百姓打出条幅:x书记,你深情的泪,已化作我们幸福的水。再再后来,弃置不用的石桥慢慢地坍塌,有的地方渡槽年久断裂被吊下。韩彦渡槽算是现存较好的,依然昂首矗立在那里,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
作者简介:吴东风,河南济源人,就职于万洋冶炼集团,惜文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