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图上看,单县路的走向,就象一把大大的勺子(关于象一把大勺子的比喻,源于我从googleearth卫星地图的一幅截图上看到的形象)。从郯城路开始,到汶上路口这一段,走向笔直,是她的勺子柄。过了汶上路,继续往前,就开始向左弯,逐渐进入她的勺子头。一路左弯,到一中学校门口,左弯停止,到了她的勺子底部。过了一中校门口,弯势向右,直到郓城南路,完成她完整的勺子结构。她把挪庄舀在她的勺子里。 当年从郯城路到广州路口这一段,是一个占路菜市。路北边几乎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子,路南边(临海这边)有一些建筑,但大门基本都不开在单县路上。著名的青岛旅社,大门在郯城路上。广播电台,大门在朝城路上。菜市两边建有陋房简屋,一座挨一座全是摊点小铺,卖菜的,卖肉的,小饭铺,剃头铺,确曾繁华过。小摊小铺甚至绵延到横向的单县支路和广州路上。有一次我随俺爹来买肉。定量供应每人1斤半,每斤6毛6,俺家6口人。摊主给割好称好,随口报账6块钱找6分。而我在那里一六得六,六六三十六,还没算清楚。回家路上,俺爹对我解释摊主的算法,我十分佩服,至今受用。 过了广州路口,对着广播电台这个位置,曾有一家卖面粉的,面粉两袋两袋按井字形叠放成1米多高,堆放在人行道上,论袋出售。为了让顾客察看面粉袋内货色,商家备有一根约两寸长的钢针,针的横截面呈v形。钢针扎入面粉袋再拔出时,v形槽内会带出少许面粉供顾客观察研究是否物有所值。
曾经的旧影(网友“西镇老居民”提供)
过了朝城路口,路北边一直到观城路口,当年给我的印象这一段的住家户都很干净,门面干净,墙面干净,门口路面干净。家家户户的门窗玻璃都很洁净,门窗玻璃内罩着打折的白纱窗罩。门口不占用任何室外空间堆放杂物,从无垃圾簸箕、地板拖把之类。我很敬仰这几户居民的素养。多年不去此地,不知此风是否依然。 观城路口、汶上路口,当年还有几所房子,结构布局和环境都不错。记得近路口的观城路上当年还有台西区的工商联机关。 单县路汶上路口东北拐角,曾有一个修鞋地摊摆摊多年,经常走过这里的行人,尤其一中上学放学走过这里的学生,大约都有印象。 这段路的南侧是铁路局的房子,围墙内近朝城路口这边好像是工务段所属范围,近汶上路口这边好像是电务段所属范围,而中间部分的围墙内曾有一个很大的花圃,并有一个很大的玻璃温室花棚。 过了汶上路,路南边,一直到汶水路,大体应是一中范围。她的地域面积,好像胶州湾的水域面积似的,几十年来,屡屡减缩,不说也罢。 从汶上路到范县路这段的北侧,大约在这一段的中间位置,有一间朝街的房子,房门上方当年挂一红色灯罩,这就是单县路派出所最早的所在地。没有多少时间,派出所迁址费县路,但一直保留原称。单县路派出所,单县路街道,单县路管区,单县路办事处,其命名都是因为派出所最早是设在单县路的缘故。 派出所对过的一中墙内,大约是一中大饭厅的位置。范县路口这里,一中有一个边门,边门内居然设有理发室。有一个时期,学校中午和傍晚的放学时间这个边门也开门,方便学生出门离校。但不记得早上和午后的上学时间这个边门也开门。只记得时间紧了,我曾从这一带的墙头爬进去,手里还拿着没吃完的煎饼。
围墙早已消失(网友“西镇老居民”提供)
一中的正门口早年间曾设有老式样的邮筒,圆筒形,直径约半米,高约一米六、七,为铸铁材质,上有投信口,下有取信门,底座略大,为琢磨过的花岗岩材质。这种邮筒已经睽违多年了。一中正门口的老式邮筒,后来经过精兵简政和减员增效,变成铁皮信箱,挂在大门西侧的墙上。 汶水路西边的路口,是个卖煤的地方,不知道这么精致过的一个小院,怎么会沦为堆煤的场所。再向西,近郓城南路,曾经是个酿造厂吧?记不很清了。
挪庄消失了,南大门往西北挪了(网友“西镇老居民”提供)
一中正门口的对过,是挪庄的南大门。单县路的范县路至郓城南路这一段的北侧,是闻名遐迩的挪庄的南部边界。挪庄居民在朝街的方向,只有高高的窗而没有门,居室的门一律开在庄内,居民从周边几个方向的公共大门进出。单县路上,除了一中正门口对过的南大门,在范县路拐角有它的东南门,在郓城南路拐角有它的西南门。好像不止一次,我上晚自习走过南大门时,凑巧碰上吾师张主任(君一)拿着热水瓶去挪庄庄里的茶炉打开水,我都接过水瓶替他去打,再送到他的办公室去。张主任服务一中数十年,桃李满天下。现今张主任年事已高,学生我在此谨向他鞠躬,遥祝先生健康长寿! 上述挪庄南大门、东南门、西南门,当年挪庄的居民是否这么称呼,或另有叫法,不详。是我为了行文方便而捉摸的,或许蒙对了也说不定。
单县路应到成武路为止。单县路.成武路和磁山路路口(网友“西镇老居民”提供)
过了郓城南路,就是磁山路。单县路这把大勺子,就舀到郓城南路为止。本文作者为网友“青春的岛”,岛城文史学者赵长汉老师,2007年5月4日发表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此文也是作者西镇老街系列文章之一,将一条老路的沧桑变故做了精彩的记忆描述。文中照片源自网友“西镇老居民”拍摄提供,根据作者描述做了配图简介,转眼间,图文发表已是十余年,如今又是一番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