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歌者?先知?他只是个感情充沛的普通人
“我来为你献唱,
在你这间厅堂中,我危坐一隅。
在你的世界,我无事可做;
我无价值的生命只能发出无意义的曲调。
在午夜幽暗的神庙中,当默祷的钟声敲响,
召唤我吧,我主,让我站在你身前吟唱。
在清晨的微风里,当金色竖琴调好,
恩宠我吧,召唤我出现在你身前。”
1861年5月7日,文学巨匠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答。留着白胡子的睿智老人形象,加上他充满宗教灵性的诗篇,使得泰戈尔成为第一个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的印度诗人与先知。1913年,泰戈尔凭借《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诗人,仿佛东方先贤闯入了西方视野。
1924年,他造访中国时与冰心,徐志摩结下友谊。据说徐志摩创立的新月派诗歌,名称灵感便来源于泰戈尔的《新月集》。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泰戈尔诗歌里的玄秘隐喻与空灵静谧依旧能打动现代人嘈杂的心。
吉檀迦利在印度语里的意思是“献诗”,诗集中的“你”是诗人心中的神灵―――“只有作为歌者,我才能接近尊颜”,只有献上诗句,诗人才能接近天堂。但《吉檀迦利》里的神似乎与基督教或是印度教无关,《吉檀迦利》里的神灵更加隐秘,祂或许是诗人的守护神―――“噢诗匠,我已坐到你的脚前,只让我的生命朴实正直,一如你倾注音乐的芦笛。”,又或许是穷人的庇护神―――“他在耕耘坚土的农夫那里,他在凿石的开路人那里,他和他们同被阳光雨雪、衣染风尘。离了你神圣的衣钵,像他一样来这蒙尘的土地。” 《吉檀迦利》是一部充满生命力的漫歌,诗里有对信仰的思考,又有对世界万物转瞬即逝的美的赞叹:“那日莲华绽放,唉,我心飘忽而不自知。” 《吉檀迦利》“百年纪念版”新译本在尊重原文的同时,还翻译出了泰戈尔语言的古典美,让中国读者有机会走入这位印度诗人的内心圣殿。
内容简介
《吉檀迦利》是印度大文学家泰戈尔的代表作,书名在印度语里的意思是“献诗”。
这部诗集是他从已写成的众多诗集中选取精彩篇什,荟萃成的一件具有整体感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是泰氏诗歌精华版或精选本。阅读这部书,对了解泰戈尔诗歌来说,大概会有窥一斑而知全豹之效。
2013年正值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纪念,此新译本为“百年纪念版”。
推荐词
诗歌的翻译犹如拍摄风景,同一处风景由于拍摄者捕捉角度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美,《吉檀迦利》百年纪念版中文新译本的推出让我们有机会领略这一世界诗歌的瑰宝更为丰富的美,中国的读者有福了。
《渴望生活》 译者 常涛
作者简介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孟加拉语:রবীন্দ্রনাথ ঠাকুর). 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孟加拉族人,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反现代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其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精彩诗选
1.
你使我轮回无尽,这是你的乐趣——
你反复清空这脆弱的灵魂之杯,
又不断注入新生。
你携着这小小芦笛翻山越谷,
呼吸之间,赋予它永新的乐曲。
每当获得你双手不朽的抚触,
我的小心灵便迷失于大欢喜,
生出妙不可言的明悟。
你无尽的赠礼只抵达我稚弱的双手。
历经几世几劫,你继续倾注,
而我的掌中还有空余。
2.
当你召唤我献唱,
我的心几乎因骄傲胀裂;
我仰视你的仪容,
不觉热泪盈眶。
我生命中的苦难与不适,融汇成甜美交响——
我的膜拜一如越洋的飞鸟,欢快地舒展翅膀。
我知道你欣悦我的颂唱。
我知道,只有作为歌者,我才能接近尊颜。
我用颂歌极展的翅梢,触碰到你的双足,
此前我绝不敢有此热望。
迷醉于歌声的欢悦中,我将自己遗忘;
我称你为“我友”,虽然你本是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