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同事说我的衣服不好看了,可我觉得明明很好看呀~”
“今天跟同事打招呼,她都没理我,是不是看不起我?”
“早上主管在群里说,有些人的工作总结比较敷衍,该不会是说我吧?”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只要听见别人说自己哪里不好,就会独自伤神很长时间。甚至有时候,我会把别人说的一些事情,联想到自己身上,觉得别人是在针对自己,心情很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意识到,别人说的话并不都是真的,也并不是在针对自己,因为这些影响了心情,很不值得。对于他人的言语和行为,也不用过于敏感,平常心去对待就好了。我最近看了一本书——《钝感力》,书中讲了钝感力带给我们的诸多益处,让我深受启发,决定分享给大家。这本书的作者是渡边淳一,日本著名文学大师、国民作家,曾任骨科医生,后弃医从文,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在书中,作者首次提出了“钝感力”一词,结合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多个案例,分别从职场、生活、婚姻、育儿等方面,讲述了钝感力的重要性。
钝感力,可以解释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
“对眼前的事情钝感一点,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顿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不那么敏感,提升自己的钝感力呢?我从书中找了3个方法,帮助大家提升自身钝感力,增强生活幸福感。作者说,做事不要总是思前想后,即使别人说些不中听的话,也要听完就立马抛到脑后。S医生在整形医院工作的时候,是某教授的第一助手,经常会被教授各种斥责,即便他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教授也会找茬批评他。其他同事都受不了教授这种无休止的指责,S医生却并不放在心上。每次被教授训斥的时候,他的回答都一样——“是,是”,把“是”轻轻重复两次,之后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完全不受任何影响。多年以后,当作者再次见到这位S医生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了,75岁高龄的他,无论大家说什么,他依旧和之前一样,回复“是,是”。那个时候,作者才恍然大悟,S医生并没有怎么认真地听别人讲话。这也是为什么,面对教授无休止的训斥,他始终能保持平常心,认真工作的原因之一。在S医生的身上,我学到了一点: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至于别人怎么说,那是他们的事情,不用放在心上,这样才不会被负面情绪影响。很多时候,我们都过分在乎别人说的话,以至于让自己很纠结。比如别人说:“你的车怎么那么难开?”你会不自主地想:“别人都说我的车太难开了,是不是得重新换车了?”别人说:“孩子还这么小,你让他看书,他能看懂吗?”你会思考:“我是不是太着急了,要不要再晚两年给孩子看书?”如果总是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以此来评判自己的行为,我们会非常累,长此以往,就会迷失自己。想要提升钝感力,就不要太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对自己有帮助的就记下来,没有什么帮助、带有负面情绪的言语,就可以直接忽略。毕竟生活是自己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生活就好了,做正确的事,让别人说去吧!作者说,不要听到不中听的话,就如临大敌,而是要仔细思考对方那么说的原因,体察对方的心情。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被朋友、同事、同学嫉妒、重伤、刁难的事情,如果坦然去面对这些伤害,不但不会给自己带来痛苦,还会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刚上大学的时候,因为贪玩,第一学期的成绩并不理想。从第二学期开始,我就发奋努力,每天都在图书馆学到深夜,在期末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专业前三。还没等我为自己的进步高兴呢,就听到隔壁宿舍的女生对其他同学说,我之所以能考高分,是因为考试作弊了,全都是抄的小抄。当时我很生气,很想找她理论,但是转念一想,我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考的高分。她和我不是一个班、也不是一个考场,怎么知道我的学习情况,何况她的成绩也没我好,没必要和这种人计较。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恰巧碰到单位的岗位晋级考核,当时大家都很看好我们部门的张姐,她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非常强。考核开始之前,我们就听到了其他部门的同事在恶意中伤张姐,说了很多不好听的话。当时我们都担心这些言论会影响张姐的发挥,结果张姐压根不在意,每天照常工作,全力准备晋级考试和答辩的内容。后来,她不负众望,以绝对的优势获胜,而那些中伤她的同事,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正如作者所说,一般嫉妒、中伤别人的人,其自身的境遇多数不如对方。比如在公司遭到嫉妒的都是工作能力很强的人,而嫉妒别人的人,大都能力平平,甚至较差。听到别人嫉妒、中伤的话语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当意识到别人的做法,是因为我们比他们优秀、生活比他们幸福的时候,就不会生气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如果我们都能换个角度分析,钝感力就会不断提升,类似的事情就不会对自己造成太大的影响了。面对芸芸众生各式各样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视若无睹。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才能开朗、大度地生活下去。我有一位同事,几乎每个月都要换一次工位,理由总是让人无言以对。邻桌的同事说话声音太大,她觉得影响了自己的工作,于是要求换工位;边上的同事身上香水味太重,自己受不了,要求换工位;同事工作的时候习惯抖腿,认为这让她无法专心工作,要求换工位;自己的工位靠近门口,觉得大家来回走动影响了她,要求换工位……换了几次以后,领导给她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工位,和谁都不挨着,她才算消停了。每个人的喜好和习惯千差万别,而公司就是各种好恶彼此涌动、互相碰撞的地方,什么类型的人和事都会遇到,如果我们对什么都百般挑剔,工作也不会快乐。生活中也一样,家人、朋友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各自的习惯和喜好,如果我们一味地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的行为,只会徒增烦恼。很多事情,当我们无法改变的时候,不妨尝试着去适应和习惯,只有对周围的人和事不过于敏感和挑剔,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当我们觉得周围的人在针对自己,或者一切事情都不顺心的时候,是因为自己的钝感力还不够强,对一切事物过于敏感,太“玻璃心”了。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隐私昂,但钝感力确实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做到不把他人的话放在心上、坦然面对不中听的话、不过分挑剔周围的人和事这3点,就能顺利摆脱“玻璃心”,具备一定的钝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