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知识框架整理,拿去就能开枝散叶
王阳明的“心学”,在国内流行可不止是一年两年,犹记很多年前,有关王阳明的图书在市面上就有不少。我也随大流,看了好几本电子版。不过呢,我看的那些,大多是讲述王阳明那颇为传奇的人生:例如在家里对着竹子“格物”而生病啦、在贵州龙场的雷鸣电闪中悟道啦、快速平定江西宁王叛乱及到广西偏远地区成功剿匪啦,等等这些,大致是当成故事来看的。
至于他那本真正传之后世的关于“心学”的书《传习录》,不好意思,还真没看过。
为什么就不看呢?最主要一点,是缺乏对这本书的认知,以为全是古文复杂难懂;此外,也对所谓“心学”不太感冒,以为它或许就是一本强化心理建设让内心更强大的古代“心灵鸡汤”类书籍,如果要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市面上不是有更多更专业的吗,干嘛看它呢。
王阳明的“心学”肯定不止这些啦,傻瓜!能传之于后世的典籍,一定是博大、精深且实用的。要不,咋有那么多人去研习它呢?
最近翻阅一本杂书《侠义三千年》,刚开篇作者就摆出“心学”而不是谈侠义,咦,阳明心学有这么强,影响有这么大,让作者念念不忘——那它必有回响嘛。
其实也就两页纸而已,不过作者(吴向京)在书中把多年研读阳明心学作了一个全盘总结。这对于后来想学习或正确入门阳明心学的人,无疑是给出了一个知识框架,试整理如下:
两阶段 |
关键理论 |
扩充说明 |
一、认识论 |
心即理 |
基石和出发点。一是要通过主观的“心”,而不是“格物”来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本质,达到圣人认识客观世界的水平;二是设身处地去理解圣人的初心,按初心规范自己行为就好,不必搞那么多的道德规范或文字口号。 |
吾性(心)自足 |
天赋予人的本心(人性)纯粹至善,普通人内心都有成为圣人的条件,发掘和修炼好自己,就好。无需对外去格物致知,也无需背诵、模仿圣人教诲。 |
|
良知 |
人的本性/天性里有最基础的东西,就是良心,也即良知。良知人人都有,且个个自足,有天生的潜在灵性或力量,如果有心成为圣人那样的人,焕发内在良知就够了。 |
|
二、实践论 |
致良知 |
现实生活中良知需要展开(致的意思),由内至外推广到事事物物。 |
知行合一 |
致良知的方法论。知善知恶并致善去恶,要在实践中,在人生经历的每件事上去磨砺,要行动,而不是坐而论道。 |
功课做到这里,我不免大吃一惊——这和心理学哪有什么关系,要成为圣人,这明摆着就是儒家嘛。此外,自己不是还时常把“知行合一”念叨么,原来出处是在这里啊,惭愧惭愧!
最后,如果你想要更专心、全面、系统地学习或研究王阳明的心学,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此知识框架为树干,不断添加有价值的细枝末节,让 “心学“这棵知识大树在你的思维空间里长得高大而茂盛。
目前,于我自已而言,则大可不必,理解上述知识就已足够,所谓“前人之述备矣”即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