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大悲悯:上海博物馆四造像赏
大唐沧桑四大悲悯:上海博物馆四尊造像首欣赏
庄严,需要仰望
雍容,需要礼敬
慈颜,需要感恩
只有悲悯,是神格中与凡人之心最联动的一处
因此至尊至贵
我们撷取上海博物馆雕塑馆中,最具悲悯之心的四尊造像,奉献给大家。
虽
形不完具,
然
造像无残。
因其艺术
因其心动
上海博物馆雕塑馆,名品累叠。
唐代是雕塑艺术的高峰期,无论是佛教造像、陵墓雕刻和俑像的塑造,皆以写实为基础,留下了大量优美雄伟、绚丽生动的传世之作。
唐五代时期的雕塑(公元618年 – 公元960年)
唐代文明,极为昌盛。雕塑崇尚写实,各种俑像具有准确的形貌和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产生了许多富有生活情趣的卓越之作。佛像雕刻更刻意追求形体的完美,神情端庄,亲切慈悲;菩萨体态优美,肌肤匀称。许多雕像力求刻画出佛家超度众生的情态,从而愈益世俗化。
唐代 佛石雕头像
唐代 天王石雕头像
唐代 天王石雕头像
迦叶木雕头像
唐朝木雕像保存至今极为难能可贵。此迦叶木雕头像脑后龛有一镂空方框,用以支撑头光,另一方面,该结构也意外地起到防止木头开裂的作用,使这件木雕头像得以保存至今。此头像约1米之高,可以想象其身体之巨,而当时该造像放置于寺院之内,则殿宇之宏伟亦必十分惊人。在雕刻工艺上,古代工匠着力于正面刻划,寿眉之处顿挫有力,用刀劲利;眼睑和双唇下刀则小心谨慎,细腻精微,整个面颊的处理富有层次感,刚柔相间,凹凸有致,粗细得体。此像曾用浓重艳丽的贴金与彩绘装饰,但由于时间久远彩漆剥落露出褐色的木质纹理,显出木雕艺术的朴素美感。
本内容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文字摘编自展览公开资讯
欢迎转发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从道教造像到镰仓木狮:首都博物馆宗教艺术文化展贰
凝固的历史,飞舞的精灵——周倜分享灵岩寺塔几石刻艺术
好泉分享:《梵天东土并蒂莲花--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印度篇
好泉分享:《梵天东土并蒂莲花:中印雕塑艺术大展》中土篇(上)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