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未来的手机微课堂将是什么样?
尽管大多数老师不情不愿,但智能手机带来的诱惑难以阻挡。手机对课堂的教学也有诸多帮助,比如学生的考勤。手机教学平台提供了许多辅助课堂教学活动的功能。
同时,学生通过手机参与的学习活动,为教师评定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提供客观依据。除了各种手机平台提供的通用功能之外,许多教师还结合各自的学科与专长,创造性地开发了许多手机辅助教学功能,如手机发送弹幕文字与图片、手机作PPT遥控器、手机作迷你投影机等等。
据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团队统计,目前手机学习App已多达7万多种,今后开发出的手机学习功能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
同时,智能手机还给翻转课堂实践带来生机。
除了手机进课堂辅助教与学之外,教师还可以直接用智能手机上课。以往教师上课需要有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以及多媒体和投影屏幕等设施;有了手机平台之后,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进行备课与上课。既然教室的物理空间已经被打破,那我们难免会问,为什么大家非得要坐在一起?能不能直接将“课堂”搬到手机上?
这种转变很可能是革命性的,将带来教育教学的根本性改变。手机进课堂是指将智能手机作为学习工具引入课堂的教学之中,将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学习连通起来;而“课堂”进手机(简称为“手机课堂”)则是指利用手机中的具有课堂教学平台性质的软件开展线上的移动课堂教学。前者以实体课堂教学为主,手机只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发挥作用;后者以手机移动课堂为主,线下的面对面教学可有可没有,即使有也是辅助性质的。
实际上,一些成熟的手机教学平台已经为手机课堂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如某些平台允许教师通过手机“直播”自己的讲课视频,这种直播视频可以实时观看,也可事后回看;还可直接将课前在手机里准备好的教学资料发给学生自学;或者使用手机拍照或将手机相册里的相关图片发到“课堂”里,也可将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引入“课堂”,同时通过手机平台发起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等。一些手机平台还自带图书馆、数据库。
手机课堂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让学生们进入类似于“课堂”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不同的环境下,学习同一个内容,非常不容易。
从禁止手机进课堂,到允许手机进课堂,再到将“课堂”搬进手机,似乎形成一条未来课堂教学变革的隐形轨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三者可能同时存在,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此消彼长。即使在手机课堂成功之后,面对面的课堂交流与讨论,可能还是会存在的,只是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在未来的学习中只起到补充与辅助作用,传统课堂将风光不再。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一定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学习,未来的手机课堂可能是这样的:无数的教师在一个统一的手机平台上开设了无数个手机微课堂,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目标、方向、步骤、进度,选择不同的微课堂进行学习。
他们从不同的路径进入各种手机微课堂,在不同的微课堂里,遇到不同的老师与同伴。他们与这些临时的学习同伴在同一时间内学习同一个内容。比如观看主讲教师的讲课,阅读相关的学习资料,参加相关的讨论与分享,完成相关的作业与练习等。
在学习某个微课程时,学习者不是孤立无助的,而是可受到主讲教师、微助教和学习同伴的个性化帮助。同时他们也可以作为某些微课堂的微助教甚至主讲教师,给其他的学习者以个性化的帮助。整个社会形成一个个性化的终身学习环境。见图1和图2。
作者单位为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直播课:盛宴来临
本文刊载自《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17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