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要沉稳老要狂”:六十岁后,这三件事不能“怂”,晚年无忧
俗话说,少要沉稳,老要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遇事容易冲动,如果不稍加克制,很容易惹出祸患,而一个人到了老年的时候,因为身体机能的逐渐减退,又往往容易变得消极,如果不“狂”一点,晚年生活难免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乐趣。
人到六十,我们已经步入到了人生中的晚年阶段,这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渐渐地离开工作岗位,而我们的子女也大多已经各自有了家庭,回到家后,我们最容易感觉到的一种状态,就是孤独。
那么,六十岁以后,要如何做,才能够保持自己身心的积极呢?“少要沉稳,老要狂”:六十岁后,这三件事不能“怂”,晚年无忧。
第一件事:人到晚年,心态不能“怂”。
如果一个人到了六十岁以后,总是想着,我已经老了,从而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充满了顾虑,那么,这样的人一定会衰老得很快。
曾听过一个关于香港影星吕良伟的笑话:63岁的吕良伟去养老院看望老人,被一个60岁的老人拍着肩膀说,谢谢你啊,小伙子。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也足以说明,一个人只要心态好,那么,即使到了晚年,也能如同小伙子一般精神。
有些人,刚刚六十岁,便将自己看作是“老年人”,他们穿着素色的衣服,心中对未来充满了顾虑,显现出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实际上,他们并不好,只不过是他们的心态老了而已。
第二件事:人到晚年,身体不能“怂”。
有些人到了六十岁后,总是感觉自己“老”了,身体上即使有一些微小的不适,他们也会不断地放大这种疼痛的感觉,结果上医院一检查,他比谁都健康。
实际上,有很多老年人对于身体健康的担忧,只是他们的“心魔”在作怪,他们总觉得,人老了,身体经不起折腾了,于是,他们便拒绝任何运动,每天只是坐在沙发上“养精蓄锐”,不愿意动弹,其实,这种状态非但无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反而只能说明你对自己的身体“认怂”了。
人的身体是有惰性的,如果长时间不运动,那么,体质只会越来越差,相反地,那些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老人,即使到了八十几岁,也能拥有一个较为强健的体魄。
第三件事:人到晚年,花钱不能“怂”。
有一些老年人,觉得自己老了,赚钱能力不如从前了,于是,便在饮食上亏待自己,上街也从不舍得花钱买东西,甚至还会在马路上捡瓶子。
实际上,在饮食上亏待自己,是最亏本的行为,吃得好,才能有一个好身体,从而剩下去医院看病的钱,而从不舍得花一分钱,也会使得晚年的生活质量大大地下降,这对于我们的身心,并没有任何益处。
人到六十,不能让暮气笼罩自己,而要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态,不要为子女家人操心,我们能够拥有健康与快乐,对于家人来说,就是最大的福气。
人到晚年,试着活得“狂”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