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谱序
曾氏谱序【1】
吾家祖籍乃福建林姓人也。因元时避祸,兄弟三人更为曾、黄、苟三姓。明初来蜀,卜嘉阳威远县东四十里石漕冲居焉。历明二百七十余年,支分派别,子孙振绳。至明末,遭张贼献忠兵燹,三族各逃一方。及圣朝定鼎,海宇安澜,我曾、苟二族叔、侄、孙、曾辈,后先回籍者止十有六人,惜黄族未回。当此鸿雁初集,谋生维艰,孰遑计其世系乎!至乾隆四十年(1775),苟公林春与曾公鑂等,以曾、苟同出一祖,四百年来尊卑未紊,始欲共修家谱,以副敦宗睦族之化,屡商不果。越嘉庆十六年(1811),曾象琮与曾元伯等复商修谱,又不果。嗣后,竟未有言及修谱者。於戏!何修谱之难也?
今道光又二十五年矣,珽思共修之难,不若各修之易。于是敬将自入蜀祖下可考者录之,回籍祖上失传者缺焉。今我一房以回籍祖讳应宣为一世,继以二世、三世,递次而下,绘成莲图,汇为一册,上昭先祖,下贻子孙。商之我族,皆云:“斯谱既修,虽叙一线之薪传,可绵子孙百世之瓜瓞也。”因梓之,以遗后人,俾后人有所考据云。
时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巳岁桂月中浣日,应宣祖之六世孙,年七十有一,象珽敬撰。
录自威邑东乡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曾氏宗谱》【2】木刻本
(陈廷德)
二〇一八年三月
【1】修谱作序人曾象珽,字璞成,号达觉,生于乾隆四十年闰十月。序文简明扼要,一是叙述了福建林氏三兄弟,因避祸而改姓曾、黄、苟,改姓在前,入蜀在后,原姓未忘,卜居威邑东乡。二是叙述了明末蜀乱族众逃亡,清初回籍三姓回二,回籍男性仅十六人(二姓各八人)。三是叙述了修谱之难和经过。
【2】此《曾氏宗谱》还收录了苟氏回籍八支莲图,对梳理威邑东乡曾苟二姓的脉络具有参考价值。
附录:曾氏字辈口诀:朝廷金象学焕然 ,世德宏开存祖泽 ,礼义谦和守圣言 ,光宗定有文中子 ,宠锡天朝必荣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