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为日本“肉弹”践行,他们的一个异样表现让溥仪断定日本必败
1945年,二战局势逐渐明朗,日本败象毕露无疑,此时的中国大地上,惶惶可不终日的除了日本侵略者,还有伪满皇帝溥仪。
从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开始,他已经当了日本将近14年的傀儡。在这14年期间,溥仪对日本的感情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开始的崇拜、感恩、依赖,到后来的厌烦、畏惧、巴结。
在日本人14年如一日的洗脑下,溥仪一度对关东军、对日本国都充满信心,他相信日本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会帮他实现“恢复祖业、光复大清”的宏愿。但是,有一件事却彻底浇灭了溥仪的希望,让他看到了日本之败,已然成定局。这件事就是日本“肉弹”献身前表现出的动摇和软弱。
溥仪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里描写了他为日本“肉弹”践行时的所观所感。溥仪口中的“肉弹”是指用肉体对抗飞机大炮的日本士兵,意思大致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炮灰”。这些勇于以身殉国的日本士兵,受到了“武士道精神”和“忠君思想”的毒害,被日本主战军官利用,甘愿为了他们的天皇而献出血肉之驱。但实际上,这种牺牲是无知甚至愚蠢的。因为让他们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并非什么正义之举。
那是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前不久,关东军高参吉冈安直为了鼓舞即将赶赴前线的“肉弹”们,特地安排康德皇帝溥仪为他们践行打气。溥仪曾从吉冈安直嘴中听说过太多关于日本“肉弹”的光辉事迹,所以在见面之前,溥仪对那些敢于英勇献身的日本士兵是心存敬意的。
践行的地点是在同德殿院里,十几个日本“肉弹”站成一排,等候溥仪的接见。溥仪念了一遍吉冈安直写好的祝词,然后向这些“英雄”们一一致意,还与他们一起举杯,一起高呼“天皇陛下万岁!”但也正是在此时,溥仪在他们脸上看到了异样。
传说中的日本“肉弹”士兵都是大无畏的,但此时溥仪看到的确是一张张暗淡无光的脸,他们个个泪流满面,有的还哽咽出声。吉冈安直见状急忙向溥仪解释道:“陛下的祝词太好了,他们很感动,所以才流下日本男子的眼泪......”但是,从他们的表情中,溥仪看到的分明只有恐惧与质疑。最英勇的战士尚且软弱至此,事态已经发展到何种地步可想而知。日本兵的异常表现让溥仪意识到,日本之败,满洲之败,已成不可挽回之势。
我们相信,这些日本士兵曾经是忠于天皇、忠于国家的,但是当日本侵略者在邻国做出种种泯灭人性的恶事后,支撑他们的信仰渐渐动摇了,他们开始质疑自己的牺牲是否值得,是否正义。这就是他们表现异常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