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恩回忆童年:妈妈是魔鬼,家庭暴力中长大的孩子有多悲催

陈乔恩是一个非常独立、活泼开朗的女星,曾经饰演过不少经典作品,可又有几人能想到,如此优秀的她是在妈妈的暴力下成长的呢?
在我们印象里,明星过的是众星捧月般光鲜靓丽的生活,可他们也有着普通人的隐痛。
家暴这个词一谈起来就会令人难过,夫妻之间的家暴也许可以通过离婚解决,可家长对孩子的家暴呢?孩子更多是默默
忍受,他们除了小心翼翼根本别无他法。
在一档综艺节目里,大家看到明星陈乔恩和她的妈妈之间的相处模式让人大跌眼镜,两人几乎毫无交流。
后来问起原因,她才说自己从小到大,几乎是在被妈妈挨打的教育下长大的。
在她的印象里,妈妈是魔鬼一般的存在。
在家不听话了,打;妈妈不高兴了,打;数学成绩不好,打;年幼的她被妈妈用树枝抽得浑身是血,这已经是家常便饭,妈妈似乎就是一个打红了眼的魔鬼。
在陈乔恩的记忆中,小时候每天都会被妈妈呼巴掌,刚开始挨打的时候觉得疼,想要反抗想要逃跑,可是越逃跑妈妈打的越狠。
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她觉得只要等着妈妈自己发泄完就不会再打了,只是默默承受着。
如今的她能够坦然面对这些回忆,可谁能想象到她为这份坦然付出了多少时间,内心经历了多少痛苦、挣扎呢?
1
为什么父母能对孩子这么狠?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一位母亲怎么能如此狠心的对待自己孩子?
在一些人的固有观念里,家暴只存在于夫妻之间,家长对孩子的小打小骂算不得家暴,都是为了教育孩子。可扪心自问,父母奋力打骂孩子的时候真的只是为了教育孩子吗?
像陈乔恩的妈妈用树枝把孩子打至流血,这根本没必要,这已经是把孩子当成发泄对象了。
那些喜欢家暴孩子的家长,多半是生活、工作过得不如意,自私地把孩子成了自己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这不是用一句"家长脾气暴躁"就能搪塞过去的,这样的家长是可悲的,孩子是可怜的。
妈妈的暴脾气,会养出自卑的孩子。
《亲爱的小课桌》节目中,徐敬凯的妈妈的一些做法,让很多家长引起了共鸣。
徐敬凯的妈妈觉得,现在的小孩子应该承受更多的苦,这样以后的日子里也会更甜一些,经历了更多的磨难,自己也会更坚强。
在她的思想中,孩子乖的时候妈妈才会爱他。并且她经常会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这样也能看出孩子的不足,语言上的冷暴力和羞辱,会让孩子抬不起头。
其实在节目中,可以看出徐敬凯是有些胆小和自卑的,这样的家庭会让他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并且需要一直听妈妈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才能顺利的过下去。
家长什么样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是暴力?
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他们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摆脱,也有很多人一直不能摆脱。有这些行为的家长赶紧改一改,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一生。
1、语言尖酸刻薄:有些家长在说话的时候会直来直往,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说到一些尖酸刻薄的话,或者是在气头上的时候,可能会说当初还不如不生孩子之类的话。
这样尖酸刻薄的言语,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很无用,即使在今后家长用十句话去夸孩子,都不如用一句话去伤害他。
2、行为粗鲁:如果妈妈平时比较粗鲁,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能耐心的教会,而是直接拳打脚踢,这样的情况下,会让孩子害怕,但是不会让他们改正错误。
2
家暴,对孩子是最大的隐形伤害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提到,由于家庭关系不和谐或家庭矛盾而拿孩子发泄或报复引发的家庭暴力的案件比例最高,达到了所有暴力中的25.82%。
孩子遭受到暴力的最大原因,就是孩子成了夫妻关系的出气筒和报复工具。
“孩子本来和妈妈连在一起的,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自妈妈。”
母亲感受良好,对世界安全感充足,孩子的安全感才能建立起来。
家暴扼杀了一个家庭的爱和温度,不管是对孩子拳脚相向,还是夫妻双方因为矛盾吵架、言语攻击、形同陌路,这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是最大的隐形伤害。
一个原本应该是温暖的"港湾",变成了孩子避之不及的“牢笼”。
而一个人之所以会家暴,会用暴力行为来对待自己亲爱的人,背后的原因很多,原生家庭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
很多施暴者,往往就成长于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或者环境中。
他当时,或许是躲在角落里看父母拳脚相加的那个孩子,或者就是一个受虐者。
一次次暴力,如同炮火一般在摧毁着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幼小的心灵世界,让他感到非常无助和焦虑。
那些在父母看来只是一瞬间的怒火,但在孩子心里却是一生挥之不去的记忆,长大了有可能由“受虐者”变成“施暴者”。
究其原因,就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认同”。
当父母在孩子面前家暴的时候,他会认同一个信息:暴力是被允许的。
 
当孩子自己被家暴的时候,他会认同一个信息: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而当爸爸家暴完,妈妈又忍耐了的时候,他又会认同一个信息:暴力不会产生什么恶劣的后果。
当所有的认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得到正确的纠正,一直按照他认同的方式去进行的时候,孩子就会逐渐从一个家暴的受虐者,变成家暴的施暴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针对儿童习得暴力行为的原因,曾做过一个实验。
研究者从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中,各挑选了36名男孩和女孩,并分成三个组。
其中,有一组儿童会观察成人对波比娃娃施暴的场面。
那个人会坐在波比娃娃身上,然后反复击打它的鼻子,又把它抛向空中,并在房间里踢来踢去。
一边踢,一边谩骂,暴力场面持续10分钟后,实验者会把孩子带走。
最后,所有参与实验的孩子,会被带进一个放置了攻击性玩具的活动室。
研究人员等着孩子们对此作出反应。
实验发现,那些观察过暴力行为的孩子,其攻击性,远高于别的孩子。
在这些孩子中,男孩平均表现出104次暴力行为,而女孩只有48.4次。
同时,男孩的身体攻击倾向明显,而女孩的语言攻击倾向明显。
班杜拉相信,当成人在儿童面前施暴时,就等于在给儿童传达这样的信息:暴力是被允许的。
当那些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幼时埋下的“施暴种子”,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除,反而会因为自身力量的增长,逐渐让这个种子发芽。
当他使用暴力时,就仿佛屏蔽了童年留下的无助感和焦虑感,让他误以为,自己已经把脆弱的一面铲除了。
幸福的童年会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愈。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