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关于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的认识(2020.9.3)

今天这个题目是很重要的,我只是谈一个战略框架层面的认识。当下中国通观的国际环境,应该讲是相当复杂严峻的,这已经非常清楚了。那么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回不到从前,这一点其实客观上决定了中国原来已经有时间表的现代化战略和策略的组合,必须做出调整。美国全面打压中国,它的战略安排已经非常明朗;欧洲这方面虽然不会跟美国完全同步,但是它的意识形态方面动或不动跟美国是一致性非常高的;日本方面也会注意它怎么样把自己实际的利益最大化,机会主义特征难免;新加坡等等这些地方,虽然现在表态不愿意选边站,但我觉得逼到一定的火候,这种中间的摇摆着或者说尽量保持中立的这些经济体,他们其实不得不选的时候,更可能还是选美国这一边。
在这个形势之下,我认同前面专家的一个基本判断,现在的抗衡中间中国是取守势的,这是无法否认的。至于什么时候攻守转换,我觉得还要有相当长时间的思想准备。那么怎么办呢?基点就是我始终认为的,要全力防止中美关系滑入冷战或者局部热战,这是中华民族最大利益之所在,就是要继续争取与美国斗而不破,和平崛起,哪怕时间表做调整。那么策略上,一定要重温过去毛主席强调过的切忌四面出击,现在对外的处理国际关系的态度,更要注意求同存异,绵里藏针为上,不要动不动威胁某一个对象说是怎么样付出代价。比如最近的一个例子,看着是欧洲小国,但是它扯到的是一个连锁反应。这种事情上,我们要尽量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至少中间派搞得多一些。我们要尽量不扯意识形态,多讲多做互惠互利的经贸和人文交流的事情,这样才有利于中国处理现在所谓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谋求我们的根本利益。而且在这个复杂性必然内外交织的情况之下,还要注意国内现在客观存在的舆论场撕裂以后,很多的非理性因素它多少也会影响我们一些环节上的人的态度。
所以,我觉得关于这个总体的战略策略想清楚以后,做出必要的调整中,仍然必须坚持中国和平发展、和平崛起这个现代化战略大方向,这可应当是首选。哪怕时间表上要做出一些调整,可以相对从容地放在以后再去表述这些调整内容。这就是我的一个基本看法。谢谢!

贾 康 介 绍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是北京、上海、福建、安徽、甘肃、广西、西藏等地方政府特聘专家、顾问或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受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担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第二届理事会期间任首席经济学家),2015年-2016年与苏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以及《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十讲》被中组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精品教材。2017年后又撰写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供给侧改革主线上的未来财税》、《财政学通论》等多部专著。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国哲学科学6268种学术期刊700余万篇文献的大统计分析,贾康先生的发文量(398篇),总被引频次(4231次)和总下载频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综合指数3429,遥居第一,是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