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群居接触模型的建立方法与注意事项

(1)复制方法

选用雄性大鼠,体重为200~250g。
实验装置为1只60cm×60cm×35cm的木箱,箱内壁漆成黑色。箱的上部悬挂一盏白炽灯,实验者可根据需要调节灯的功率大小或悬挂高度。大鼠于实验前单养5~7d。实验时按体重相近原则两两配对,配对大鼠的体重一般相差不超过15g,配对的2只大鼠药物处理相同。实验在4种条件下,分两阶段进行。这4种条件分别是:强光(300lx)照射、弱光(30lx)照射、动物对实验箱熟悉、动物对实验箱不熟悉。由此可组合为4种不同的实验环境,即强光不熟悉、强光熟悉、弱光不熟悉、弱光熟悉。第一阶段实验是在大鼠不熟悉实验箱的条件下,分别测定10min内配对大鼠在强光和弱光环境下的主动接触时间。主动接触包括嗅、追、推、踢、骑跨、理毛、爬或钻、扭打、格斗等,而被动的依靠则不计入在内。若在箱的侧壁上装有红外光电管,还町同时观察动物的活动数和站立数。接着将大鼠单个放在箱内,使之在自然光的条件下每天熟悉实验箱10min,连续2d。接下来进行第二阶段强光和弱光熟悉实验,观察时间和指标与第一阶段相同。

(2)模型特点

此模型是基于大鼠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建立自己的领地,表现出渴望接触的动机而设计的。采用新异环境和强光条件作为致焦虑刺激,从而建立起大鼠群居相互接触焦虑模型。未经药物处理的大鼠,其主动接触时间在弱光熟悉多于强光不熟悉,而强光熟悉与弱光不熟悉则介于两者之间。

为了排除群居接触变化由一般刺激或镇静效应引起的可能性,应同时测定动物的运动活性(如开场实验)。此模型选用小鼠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该方法不适宜选用小鼠。

(3)比较医学

由于该模型不需要训练动物,也没有剥夺饮食或外加电击等恶性刺激,且稳定可靠,因此是目前焦虑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模型之一。但不同类型的抗焦虑剂在此模型上的表现不完全相同。如:BDZ类药物增加强光或不熟悉环境下大鼠的主动接触时间,而在弱光熟悉条件下的作用极小;巴比妥类药物则在4种条件下都使主动接触增多。这两类药物的这种作用差别意义还不清楚。致焦虑剂则减少大鼠的主动接触时间。

此模型的不足之处尚有:①由于使用配对动物,任何一个动物的行为都严格依赖于其配对同伴的行为,因此很难检测单个动物在行为上的差异。②动物消耗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