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研究】兰溪唐姓历史
兰溪唐姓历史
据《东鲁唐氏宗谱》:帝尧封为唐侯,唐姓始自唐侯,以国威氏,受封其地中山唐县是也。历夏而商,历商而周,故封定宗至成王,封弟叔虞于其地,乃更封其子孙于他邑,仍为唐侯,以奉先祀,其他唐州方城是也。后之子孙寅以国为氏,此唐之姓氏之所由昉也。战国时,魏大夫雎,始名闻当世,迨其后或顕于汉唐,或庸于五纪,班班史册者,兹不复赘。
唐姓源于伊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名放勋,谥号尧,在做天子前曾被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执掌天下后,又立国为唐,史称陶唐氏或唐尧。他去世后,帝舜继位,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此后,这一侯国累世相传,经历夏商两代,直到西周初年才被周公灭掉。从此,唐侯的裔孙中开始有人以唐为姓。
周公灭唐后,又把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封于唐,改封原唐侯的直系子孙于杜(今陕西西安东),这支唐姓人从此被称为唐杜氏。而叔虞封唐后被称为唐叔虞,他的嫡长子后来又被移封于晋,只有庶出子孙继续留在唐地,但他们也姓唐。
上述帝尧之后和唐叔虞之后的唐姓人都因为“唐”地而得姓。逐渐发展成为唐姓的两大支派,后来还在晋阳、北海、鲁国等地形成望族。
又据《东鲁唐氏宗谱》瀔西唐氏世系:唐氏本源出于伊祁氏,更上溯之九世则轩辕氏也,后封于唐侯刘累,迁鲁县,见左氏传,传又云,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唐书宰相世系表则始于战国魏大夫雎,二十六传而迄于唐初莒国公六世孙也。唐季休复公,讳希颜,字国荣,为建威度推官,自方城而避地于余杭之杭山乡遂居焉。
唐氏迁入兰溪境内始于北宋,其族自淳安等地迁来兰溪繁衍生息。先祖唐希颜,字国荣,号休复,唐建威度推官,因避地,于唐宣宗时由方城(今河南方城县)迁居余杭之杭山乡;唐仁恭(唐休复之孙),任唐水部员外郎,其幼子唐洙,仕宦睦州,任满后遂定居淳安县茶园乡;北宋真宗年间,唐洙次子唐贤,字思齐,由淳安茶园迁居兰溪黄店篁屿。此后,唐贤后裔先后分迁三泉、夏唐、上唐、柏树园、山后唐、麻车岗、新唐、清唐畈、上金、下潘及兰溪城内等村落、街巷定居。其中,唐光朝于南宋淳熙年间由黄店镇篁屿村迁入黄店镇三泉村定居。唐光朝次子唐瑗由黄店镇三泉村分迁黄店镇上唐村定居,唐瑗后代又先后分迁黄店镇三泉村前宅、后宅定居;唐百廿六由黄店镇三泉村前宅分迁黄店镇夏唐村定居;明代时,唐荷由黄店镇篁屿分迁黄店镇山后塘村定居;元代时,唐铁炉由黄店镇三泉村分迁黄店镇前塘村定居;明代时,唐禅由黄店镇上唐村分迁黄店镇新唐村定居;明代时,唐宣义由由黄店镇上唐村分迁黄店镇清塘畈村定居;明代时,唐广弟由黄店镇三泉村分迁黄店镇上金村定居;明代时,唐德由黄店镇三泉村分迁黄店镇柏树园村定居。墩头镇唐店村唐氏,始迁祖唐椿,明代时由黄店镇上唐村分迁墩头镇唐店村定居。
先祖唐希颜,字国荣,号休复,唐建威度推官,于唐宣宗朝时为唐山令,避地余杭,其孙仁恭为水部员外郎,生四子,长涣,次渭,三润,幼洙。出仕四处,随任所居。分为四派,涣公绍兴派,渭公湖广江西南昌派,润公金华派,嫡派祖洙仕为睦州,遂居淳安县茶园乡。洙公长子驮公严州、淳安、云南、晋宁派。次子太府君贤,贤公思齐,宋时由淳安茶园徙居兰溪兰江之篁屿,是为去兰始祖。贤公生子六府君满,满生三子,十九府君、廿九府君、三十助教,字仲宣。生子明,字子昭。生三子,长十六承务郎,讳尧年;次二十上舍,讳尧咨;幼廿一成忠郎,讳尧卿。尧卿生五子,长伏、次俵、三俊、四佑、幼偲。俊生三子,长克忱、次克明、幼克忠。克忱无子,入继克明长子十一世孙光朝为嗣,行千十五公,由篁屿徙居柱杆山之阳为三泉始祖,此时为宋朝淳熙年间。光朝生长子(王季ji)公,行百三,为择基汤唐之始;次子瑗公,行百七,举茂才任婺州教授,不屑终仕退老,林泉美厥,悠居万松源上唐,为十四都万松源上唐始祖。其裔居黄村岗后,其三世万行良珪出继十六都张廿四为嗣。幼子琸(王桌)公,行百十,为三泉前后宅、麻车岗之始祖。百十公,生四子,长昱、次韶、三森、幼元章四祖。分为前、后两宅。由前宅而分居兰城,由后宅而分出继下潘及麻车岗之刘麻车岗。唐韶宋高宗时任南陵县令。
至今已奉,岂改复唐姓。克明生三子,长光朝,次光远,行千十六公,生百五公,分居寿昌白下始祖。百廿六公由三泉前宅后徙居十三都邵堪桥头,今为十三都下唐始祖。克忠生光达,行千十七公,居本族篁屿。生四子,百十一公为知县,百念二公为知监,百廿四公为郡马,百廿五公不思仕进,逸老自娱,惟百十一公自仕遂昌,政简刑清,民歌德化而年高力迈,归志殊深,故原解组而归,同名其地为山后,建大厅营庐舍,虽无异孙子功成而退之心,实郎陶公归去来辞之意,为山后塘始祖。
篁屿至五世孙尧卿仕,睦寇作乱,连及家群,太守力不能拒,因而阵亡。尧卿祖乃承义兵众万平之。时潘大乡至朝力奏,其功乃传旨赐成忠郎邓州都使,其三世孙光朝徙居柱峰之后,生子三人,长曰季龙,乡贡进士;次曰从龙,为婺州路教;幼曰梦龙,前塘祖,以儒学才名称之,计家巨万,创义仓于南山,建浮梁于女埠,以济乡里之迫,邑人皆称曰义后,封承务郎。生四子,伯曰昱、叔曰韶、仲曰森、季曰元章。仲祖韶,嘉熙四年登进士第试中南省本经第二名,调江浙制置时承相贾授师二十万。
光朝生三子,孟曰(王季ji)公,仲曰瑗,季曰琸(王桌)。其(王季ji)故不仕。瑗为婺州儒学教授,生三子,长子矢纪,仲曰晋,季曰升,其晋分为上唐楼下始祖,其升子元孙讳铁驴卜迁清塘之地,为琸勅授承务郎致政,而展厅堂二处,分为二宅,以季派四孙共前宅分二孙,曰昱、曰森,其昱不仕,子良弼授登仕郎;其森早亡,子良实授浙东元师府翰居,分派前后宅之二孙,曰诏泰初,端平甲午试中南省,调平阳禁曹,诏下,收捕鞑虏以即除,任南陵知县。子良嗣佑父之功,肃清海南,拜阁门室赞武翼大军江淮闽浙都统兵马使;次子唐君锡出继刘氏,遂改姓焉。
清塘畈祖唐宣义行千五公,旧居十五都篁屿,一旦迁乔于清塘之地,建宁宇广田园,崇祀产教子孙。
新唐祖唐禅,成十五,字子顺,住十三都茭丼。
珍贵史料有:据三泉《东鲁唐氏族谱》,《唐元章唐良嗣叔侄合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唐龙传》、《明嘉靖状元唐汝楫传》、《明奉直大夫光州守唐邦佐传》、王十朋《谱序》、文天祥《谱序》、苏轼题元勛遗像字。宋建炎三年八月尚书左仆射朱胜非《兰城东鲁唐氏谱首卷》、后学吉州文天祥《观唐氏世谱》。据前塘《唐氏宗谱》,刑部尚书柱国封许国公彦谦《唐氏族谱系叙》、翰林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知邢州府京东路安抚使赐紫金鱼袋询《唐氏族系谱序》、嘉靖二年赐进士出身知韶州府事前南京兵部中郎姚济民《唐裔刘氏族谱序》、朝散大夫龙图阁御史九世孙尧封《唐氏宗谱历代序》。据山后塘《东鲁唐氏族谱》,《晋右将军彬传》、《北齐尚书邑传》、《征西大将军和传》、《司空公永传》、《莒国公俭传》、《宋国公休澋传》、《刺史监传》、《龙图阁待制齐传》、《仲发公传》、《成思公传》。据墩头唐店《浦阳唐氏族谱》,敕书六道《唐烈士传》、宋翰林学士王珪撰《宋故赠太子太师唐公传》、尚书右丞兼知枢密院事吕好问撰《宋翰林学士唐公传》、张九成撰《宋故特进参知政事质肃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