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好心的人,怕是没好报
作者:妈小咪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
实际上,应该是人之初,性本恶。
在成长中,随着环境、品质、教育的不同,才有了善恶之分。
而向真向善,是社会一直弘扬的美德。
因此,那些心里已经种下善良种子的人,抱着对生命、生活的感恩,总习惯了用善意、用好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好心与善良,都能换来明媚与阳光。
有时候,过于好心,反而纵容那些心怀恶意、自私自利的人。
所以说,善良是美德,我们要做好自己,但不能没有底线,这样对于自己来说,很有可能是一种灾难。
01并不是所有好心,都能换来好报
前几天,朋友就遇到了一件糟心的事。
几年前,她妹妹的孩子读高中,想过去陪读,可是,看到学校附近的房子,租金便宜的也要2000元左右。
对于他们家的家庭环境,2000块钱真的负担不起。
于是,妹妹想到她家里正好在学校附近有套房子,只是有几年没人住,便让她把房子借给她住,每个月付点租金也可以。
当时,朋友想到,房子空着也空着,于是,花了两万多块钱,把房子里重新装了一下,想着妹妹租完,以后也可以租给别人,也算是家里的一笔收入。
没想到,妹妹住进去后,只付了3个月的房租,然后,她收妹妹房租的事,就传到家族圈里,不好听的话,就传到她耳朵里。
关于这件事,妹妹向她解释,那些人说的话,不是她的本意,她是很感激姐姐的。
可是,朋友还是决定,免费给妹妹住算了。
前几个月,妹妹的孩子高中毕业,考了不错的大学,朋友想着,让妹妹退房,也好及时租给其他人。
没想到,妹妹又提出,想在城里找工作,不想回农村去住,以后孩子大学回家,也更方便一些。
为这事,朋友还和老公吵了一架,白给人家住几年,一分钱没收到,还落得贪财忘亲的名声。
王阳明曾说过:“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性本善。但是,有些人习惯了利字当头,但凡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哪怕亲情也可以利用。
这样的人,最大的特点便是道德绑架,最可恶的是不懂感恩,得到其一,又想其二,总觉得人家对他好,是应该的。
面对这样的人,一次妥协,就等于百次受限。
《西游记》说:“恩将恩报人间少,反把恩慈变作仇。”
遇到这样的人,如果没有及时提高警惕,不仅你的好心得不到善意的回应,更会让人陷入自我否定的误区,让自己不再向善。
要知道,人吃五谷杂粮,都是凡夫俗子,没有人的善良,是无限额度的。
当善意被一次次碾压和踩踏时,心里总会有些怨与恨。
与其将自己搅进“唯利是图”的怪圈,不如学会了解人性,洞悉人情世故。
做个好人,也要有个好的行善对象。
所有的善意,送给配得上的人。
02有时候你的心软,可能会害了别人
人们常说:“救急不救穷。”
遇到人命关天的急事,可以伸出援手给予帮助;
遇到身穷心穷的人,则应该果然拒绝。
有个亲戚,去年起一直在走下坡路,做什么生意,都在亏本,基本在靠借钱维持。
很多人都劝他,既然行情不好,运气不佳,不如先停一段时间,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先养精蓄锐一段时间,一边赚点工资,一边再找投资机会。
可是,他偏偏不听,一门心思要做生意。
结果,亲戚朋友都借到了,认识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债主。
而他,欠的债越来越多,生意越一直没做起来,人也变得特别颓废,整天窝在家里,既不出去找工作,也不想办法怎么还欠下的一屁股债。
每天上门要债的人不断。
想起上半年,他找我借钱时的情形,当时,对他说,借给你,就是还你。
当时,他特别生气,还怪我不近人情。
对于他来说,每笔成功借到的钱,就是在无形地放纵他的野心,却又无法帮到他撑起心中的梦想。
要知道,每个人心里,总会住着两个小人。
一个是清醒,一个是惰性。
清醒往往让人不舒服,惰性总是给人舒服的假象,让人沉迷其中。
极少人能够做到:清醒七分,惰性三分。
那么,当自己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得到其他人的帮助时,无疑在助长惰性的威风,吞噬了清醒的力量。
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
每份善良,都应该带着智慧,而不是简单的施予。
对于他人的求助,盲目简单的给予,不是行善,而是把对方推向惰性的深渊。
心穷的人,帮得了他一时,帮不了他一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果对方真的是拿钱救命,肯定应该帮一把。
但是,他今天来要一点,明天来要一点,却从来不懂反省和改正自己,那你所有的帮助,都是在纵容他。
高级的善意,一定要带着智慧。
03一个真正的善人,应该是用余力去帮人
《增广贤文》说:“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这句话,用一句民间的话解释是这样的:
自己屁股流鲜血,还去帮人扯纸。
意思是说,自己都自身难保,还有心思去帮别人。
无疑是打肿脸充胖子,帮不到别人,也害了自己。
就像有些人,自己家里的日子,过得都紧巴巴,竟然在别人上门借钱时,还把家里仅有微薄的备用金借给他人。
等到自己有事时,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还有些人,一心想着帮别人,好人为师,结果,到自己头上,办什么事都办不成。
真的是,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
人最大的自知之明,应该是量力而行。
想救落水的人,自己得会游泳。
一个不懂得保护自己的人,大多数的善良,都会变得滑稽。
行善积德,永远是高尚的情操。
做个好人的前提,是有能力、有智慧。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