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十篇,与您共勉,多提建议,损者改之!下篇
病案6:腰腿痛
患者刘*方,男 **县埠河镇人,当时居住荆州区南门外,现在住长港路**花园
初诊:2014年9月13日。
患者是一个做外墙涂料的老板,头一天12日天都黑了,我已经回去了,妻还在门诊做治疗,来了一位50岁左右的妇女,说老公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致腰痛,右侧腿部胀痛,已经两个多月了,在**医院牵引、输液多日还是疼的厉害,夜间加重,是经人介绍想在我这里治疗,当时就问能不能治好?多久可以治好,妻说我们诊所都是看好了病人经人介绍过来的,都不能打包票,先治疗一个疗程看效果,有效果再接着治疗。
13日上午,那个病人坐车来了,走路成跛行,进门不敢坐下也不敢久站,当时记得给他拿脉都是半蹲完成的,患者腰痛,左侧臀部环跳穴胀痛明显,腿部向下肢放射,脚麻,肢冷,小便频数,其他尚可,舌苔白腻,脉沉弦。因大腿胀的厉害,马上就睡在旁边沙发上了。
中医诊断:腰腿痛
病因病机:寒凝经脉,血脉不通。
治疗原则: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
治疗方药:补阳还五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
黄芪30克 当归15克 川芎15克 赤芍20克
地龙15克 桃仁12克 红花12克 独活30克
寄生20克 桂枝20克 细辛6克 制二乌各10克(先煎)
防风15克 秦艽15克 田七12克 血竭10克
乳没20克 牛膝20克 甘草12克。
五剂
煎服方法:将制二乌与甘草加生姜先煎半小时,纳诸药加水同煎,共煎2次混合,饭后半小时服用150ml.每日2次,将药渣加水熬开, 熏蒸腿脚,每天一次。
外用先针灸再火针:
患者当时不能俯卧,下肢不能伸直,只能侧卧理疗床上,局部常规消毒,用火针点刺次髎,穴,肾俞穴,环跳穴,委中穴,昆仑穴;每5天治疗一次。
二诊:2014年9月23日
患者药已经服完,诉到第四服药后疼痛减轻,夜间可以正常睡觉,脚麻好转,但感觉服药后胃部胀痛,今天过来患者可以坐在凳子上拿脉问诊,原方去乳没加枳壳,焦山楂。
黄芪30克 当归15克 川芎15克 赤芍20克
地龙15克 桃仁12克 红花12克 独活30克
寄生20克 桂枝20克 细辛6克 制二乌各15克(先煎)
防风15克 秦艽15克 田七12克 血竭10克
牛膝20克 甘草12克 枳壳20 炒山楂30克。
五剂
煎服方法:同上。
另继续用火针局部治疗一次。
三诊:2014年10月14日
患者胃胀缓解,腿疼减轻,最近下雨可以坐着打牌2-3个小时,脚麻减轻,药渣泡脚对温度很敏感,近来牙痛明显,按原方加金银花继续治疗。
黄芪30克 当归15克 川芎15克 赤芍20克
地龙15克 桃仁12克 红花12克 独活30克
寄生20克 桂枝20克 细辛6克 制二乌各15克(先煎)
防风15克 秦艽15克 田七12克 血竭10克
牛膝20克 甘草12克 枳壳20 炒山楂30
金银花20克。
五剂
煎服方法:同上
因疼痛减轻,已经害怕做针灸,放弃火针治疗。服药还是继续。
四诊:2014年10月27日
患者可以正常行走,小腿部偶尔感到酸痛,已经去做事了,诉喝药不便,要求做蜜丸,既然病痛已去,必有正虚之像,巩固以补益肝肾,养血活血,
方药:独活寄生丸加减
黄芪90克 红参60克 独活60克 寄生60克 当归90克 川芎45克 白芍60克 熟地60克 桂枝30克 细辛30克 秦艽30克 防风60克 防己60克 杜仲60克 枣皮60克 牛膝60克 田七60克 白芍60克 制二乌60克蜈蚣30克
上方做蜜丸服用,每次9克,一天2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后来病人就可以正常劳动了,没有出现疼痛,也给我介绍了好多的腰腿痛患者。
注:关于火针-----修剪一根-大约15公分长,1公分宽的竹片,将两根缝衣服的大针用细铜丝固定在一头的两边,用桐油片穿在针尖上,点火燃烧致通红,迅速点刺于局部穴位,可起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疗效,故在临床中运用广泛。
病案7:呃逆
刘*军 男 开发区建华管桩
初诊:2017年10月27日
中医诊断:呃逆
病因病机:暴食伤胃 胃气上逆。
治疗原则:和胃降逆,顺气止呃
治疗方药:旋覆代赭汤
代赭石50g吴茱萸15g丁香6g槟榔20g
大黄12g旋复花15g柿蒂20g干姜15g
黄连 10g寇仁12g木香15g大枣15g
三剂
11月4日其老婆过来妇科病(附件炎)复诊,服药2天症状减轻,服药4天呃逆基本消失。
病案8:梅核气
冯*河 男 44岁 开发区新华村人
初诊:2017年11月20日
中医诊断:梅核气
病因病机:气机不畅 痰气互结。
治疗原则:行气散结 开郁化痰。
方药:半夏厚朴汤合玄麦甘桔汤加减
法夏15克 厚朴20克 茯苓20克 苏叶20克
生姜20克 玄参30克 麦冬30克 桔梗12克
甘草15克 川楝子20克 青皮20克 甘草10克
五剂
服法:将上药加水3斤,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然后小火煎煮20分钟离火过滤,兑真蜂蜜100ml、分3次口服。
二诊:2017年11月26日
患者服药后喉中感觉舒服多了,再无咯痰症状,口干减轻,舌淡苔白,脉浮,按原方加百合巩固疗效。
法夏15克 厚朴20克 茯苓20克 苏叶20克
生姜20克 玄参30克 麦冬30克 桔梗12克
甘草15克 川楝子20克 青皮20克 甘草10克
百合30克
五剂
煎服方法同上。
患者于元月15日因感冒出现鼻塞,咳嗽,咯痰白色泡沫状,诉咽喉没有不适,舌淡、苔白薄,脉浮,
证型:风寒犯肺证
治法: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炙麻黄12克 杏仁15克 荆芥12克 紫苑20克 百部15克 桔梗12克
陈皮15克 白前15克 细辛6克 辛夷花15克 苍耳子15克
三剂
煎服方法:将上药加水3斤,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然后小火煎煮20分钟离火过滤,每次饭后服用150ml左右。
体会:患者因心情不爽,属情志不随,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司,津液不下,气机瘀滞,故胸膈满闷,痰气上逆,肺失宣降,则咽中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方中以半夏厚朴汤,行气解郁,降逆化痰,玄麦甘桔汤滋阴养肺,故气得下,痰得化,咽得舒,肺得养。
病案9:胁痛(肋间神经痛)
姚*平 男 47岁
初诊:2017年8月17日
患者做体力活,砖瓦厂做搬运的,用力不当,致右侧肋间及前胸疼痛,按压加重,咳嗽疼,翻身疼,呼吸疼,口服芬必得三天效果不显,伴腹胀,大便三天未解,舌黯脉沉弦。来我处中药治疗,给予内服中药,外敷自制活血止痛散。
中医诊断:胁痛
病因病机:气滞血瘀 肝经受阻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 活血通络
处方用药:复元活血汤加减
柴胡30克 当归30克 桃仁20克 红花20克
花粉30克 土鳖15克 大黄20克 甘草15克
玄胡20克 青皮30克 川楝子15克。
三剂
煎服方法:将上药除大黄外,加水1500ml浸泡半小时,大火熬开,再用小火熬20分钟,加入大黄,再熬10分钟即可关火 ,每次150ml,每天3次,饭后半小时服药。
二诊:2017年8月25日
患者当天服药2次,夜间大便通,次日又解3次,来我处敷药,疼痛减轻,后每隔一天敷药一次,肋间疼痛逐渐缓解,令其第三付药不用大黄,今天过来药已经服完,只开2剂巩固疗效。 原方去大黄加瓜蒌。
柴胡30克 当归30克 桃仁20克 红花20克
花粉30克 土鳖15克 瓜蒌20克 甘草15克
玄胡20克 青皮30克 川楝子15克。
体会:临床总是经常遇到因扭伤或摔跤引起的肋部软组织损伤,刚开始疼痛不明显,随着不停活动,过2-3天,肋间疼痛牵扯致前胸、呼吸疼、咳嗽疼、翻身则更疼,并出现大便秘结,小腹胀痛,这时候往往病人才开始重视,西医服芬必得,B1片,局部擦药、贴膏药等效果不显,来我处采用内服肋损汤(少腹逐瘀汤去炮甲加土鳖、川楝子、玄胡、大黄)疗效确切,
本方主治瘀血停于肋下,痛不可忍,去炮甲价格太高,易土鳖破血行瘀,加川楝子、玄胡入肝经行气止痛,共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病案10:胃痛
刘*珍 女 73岁 荆门市沙洋县人
初诊:2018年2月27日
患者近四个月来胃脘及右下腹胀痛明显,痛及胁肋,矢气则舒,喜打嗝,伴口干口苦,肩背胀痛明显,在当地以胆囊炎治疗效果不显,经儿子带来我处中医治疗。
刻诊:诉胃脘胀痛明显,按之以右侧近肝胆处明显,按压加重,痛及右侧肋间,口干口苦,大便尚可,舌苔黄腻,脉弦。
中医诊断:胃痛、肋痛
病因病机:肝气不舒 横逆范胃。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 和胃止痛。
处方用药:丹栀逍遥散合四逆散加减
丹皮30克 栀子20克 柴胡3 0克 白芍30克
白术30克 茯苓12克 当归30克甘草12克
枳壳30克 川楝子15克 玄胡20克 茵陈30克
大黄20克 半边莲50克。
三剂
煎服方法:将上药除大黄外,加水3斤先浸泡30分钟大火熬开,小火煎煮25分钟加入大黄再熬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2斤左右熬开,小火焖30分钟与第一次药液混合,分6次服用,每次180ml左右,温服。
二诊:2018年3月4日
患者今天由儿子开车带来二诊,诉服药2天后大便通畅,每天2次,矢气增多,打嗝减少,胃痛立即消失,口苦口干明显减轻,胁肋疼痛减轻,食欲也增加,昨天感觉右侧肋间微胀,今晨消失,患者母子非常感激,查舌淡,苔白,脉弦。
治疗以原方加减:去大黄加白术带药回去善后。
开方如下:
丹皮30克 栀子20克 柴胡3 0克 白芍30克
白术30克 茯苓12克 当归30克甘草12克
枳壳30克 川楝子15克 玄胡20克 茵陈30克
白术20克 半边莲50克。
体会:这个患者的儿子是个懂养生的老师,经常给我介绍病人,他也和妻子正在我处调理,因母亲诉胃痛4个月,在药店买药效果不显,特意从沙洋接来我处寻求治疗,经询问平时性子急躁,胃脘近肝胆处压痛明显,有时肋间疼痛,伴口干口苦,考虑肝气犯胃证,日久化热,熏蒸胆汁故口干口苦,选丹栀逍遥散合四逆散,清肝泻火,疏肝理气,茵陈蒿汤加半边莲治清热利湿,共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效。药用对症所以患者服用以后症状减轻明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