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山药:得土气之冲和,到底能不能健脾?|本草图经•薯蓣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本草图经辑校本》,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怀山药:得土气之冲和,

到底能不能健脾?

薯蓣,生嵩高山山谷,今处处有之,以北都、四明者为佳。春生苗,蔓延篱援;茎紫,叶青有三尖角,似牵牛,更厚而光泽;夏开细白花,大类枣花;秋生实于叶间,状如铃。二月、八月采根,今人冬春采,刮之白色者为上,青黑者不堪,曝干用之。法取粗根,刮去黄皮,以水浸,末白矾少许糁水中,经宿取浄,洗去涎,焙干。近都①人种之极有息。春取宿根头,以黄沙和牛粪作畦种。苗生,以竹梢作援,援高不得过一、二尺,夏月频溉之。当年可食,极肥美。南中有一种,生山中,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味更珍美,云食之尤益人,过于家园种者。又江湖、闽中出一种,根如姜、芋之类而皮紫。极有大者,一枚可重斤余②,刮去皮,煎、煮食之俱美,但性冷于北地者耳。彼土人单呼为𦼥(音若殊),亦曰山落。而《山海经》云: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𦼥藇(音与薯预同)。郭璞注云:根似芋,可食。今江南人单呼𦼥(音储),语或有轻重耳。据此注,则薯蓣与𦼥乃一种。南北之产,或有不同。故其形类差别,然字音殊、储不同,盖相传之讹也。(《大观》卷六页62,《政和》页160,《纲目》页1223)

①都:《纲目》作“汴洛”。

②斤余:《纲目》作“数斤”。

山药

得土气之冲和

山药是养脾阴的药,《神农本草经》中叫薯蓣,薯,通署,就是部署,蓣,通预,就是预备。有书上说,当地人种山药,先用木棍在土里戳一个洞,然后再放一块山药进去,山药就在这个洞里生长,正好把预先戳好的洞长满。预先部署好一个生长的空间,山药就能长成你想要的形状,所以山药都是直直的一根,据说山药就是这么长出来的。我在河北还见过长得奇形怪状的山药,可能当时没有扎木棍,让它随便长了。

山药是河南怀庆产的最好,怀庆产很多好药,比如怀牛膝、怀熟地、怀山药,于是我们把山药直接叫怀山药,但我们现在所说的怀山药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怀庆府产的。怀庆府产的山药主要用来入药。而平时我们吃的山药是做菜用的,还是有一点区别的。

山药入肺、脾、肾三经,可以养阴益气、涩肠固精,是一味养脾阴的药。它长在土里,得土的冲和之气。为什么以河南怀庆府的山药最好呢?因为这里地处中原,中原是一个很厚重的地方,土气很重。你看河南人,长得都很敦实,体格特别好,不像我们太瘦。河南的山药得土气,所以能够养脾阴。

山药散邪

山药又是白色的,能入肺,入肺意味着它能透散,透散就能打开毛孔,就能把皮下一些不好的东西给散掉。有过削山药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千万不要把山药的黏液粘到手背上,一粘到手背上就会痒,痒是因为它打开了毛孔,其透散之性动了你的气血。这时候如果你的手里含有什么毒,可能就趁着痒透散出去了。

有一个偏方,先把川芎打成细末,再把去皮的山药与川芎末一起捣碎,再加点白糖,就可以用来治疗乳房中的结块。当你把它涂上去以后就会痒,奇痒无比,你忍着,多涂几次,乳房结块就会变小。还有外科的一些疼痛,疼得太久了就很硬,一股邪气在皮肉之间散不去,也可以用这个偏方来涂。

这是书中讲的,我没有用过,不过觉得它还是有道理的。当然我们治疗各种乳腺疾病或疼痛症,还有更为对证的方法,有整体调理的方子,也非常有效,所以就不用这个偏方了。

固精强阴

山药属土,属土就能生金,金又能生水,所以它能入肾,同时又有一些涩味,涩意味着能固精,所以山药不但有透散的作用,还有固涩的作用。这又是一味药的双向作用。

山药能固精、补肾、强阴。强阴就是让肾的固涩的功能更进一步加强。阴主收敛,主静,阴越强,人就会越安静,精气就越能固。什么东西的阴最强呢?乌龟。乌龟不爱动,能耐得住寂寞,所以它很长寿,这就叫强阴。

山药是固涩之品,所以不要以为吃了它就会让性欲怎么膨胀,并没有这回事。如果真有这回事的话,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或山药的品种变了。真正用来入药的山药不是这样的,它能固精,使人容易节欲。

不能笼统地认为山药健脾

人们都说,吃山药能健脾。其实不能说得这么笼统。白术、苍术不也健脾吗?但它们跟山药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脾苦湿,脾不喜欢湿,苍术、白术主要是香燥的,健脾而化湿,这是养脾阳的。山药滋润,其实是养脾阴的。

我们不能因为山药健脾,就认为只要是脾虚它都能治。山药本身是黏黏糊糊的,它只是养脾阴。当体内多湿,脾被湿气困住了;当肠胃消化不良,舌苔比较厚比较腻的时候,用山药反而不行,因为脾本身就运化无力了,再运化这种黏黏糊糊的东西就更费力,山药的湿气又进去,会进一步把脾胃之气困住。

而且,有的山药还是有粉性的。你把它蒸熟,它就是粉粉的。一切块状根类的东西,都有粉性,凡是粉性的东西,都会滞气。比如红薯、土豆,吃多了都会不舒服,主要是因为滞气,山药也是这样。说山药能健脾,是因为它对脾阴虚确实有帮助作用。但是如果执着于它能健脾,可能你就会用错,在不当用的时候用到它。

山药的使用场合举倒

如果病人舌头伸出来,很小,且舌苔也比较干,同时又没有痰,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用山药;如果舌头胖大有齿痕,苔厚腻,此时千万不要用山药;如果脉滑,也不要用山药。

糖尿病人特别容易饿,如果用山药配黄芪,他就不会这么容易饿了。糖尿病之所以特别容易饿,是因为脾阴虚,脾阴虚就会有胃热,而邪热不能杀谷,所以吃的东西还没来得及很好地吸收消化,就被排掉了,所以会饿。此时山药养脾阴就是再好不过的了,再加上黄芪补益脾气,脾就振奋了。如果大便偏稀,还可以略微放一点苍术化湿健脾,这样就可以把山药黏黏糊糊的性质稍微地减轻一点,这是一个佐药。

六味地黄汤中用到山药,为什么呢?就像拔牙和补牙,补中间这颗牙的时候,边上的两颗牙你也要注意到,要把它固定好。地黄补肾,好比补中间的这颗牙,旁边那两颗牙一个是肝,一个是脾,用山萸肉把肝固涩住,再用山药把脾固住,再用地黄养肾阴,这样肾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养护,正气就能得到很好的收敛。

当然这是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但我们可以这样去想,因为这些生动形象的东西有助于我们把知识记住。医学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问,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带着一种好奇、快乐、有趣的心态去面对它。即使是面对一个大病,也要有一种很轻松的心态,这样才不至于慌了手脚。

许来日方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