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得很好了,如何再上一个台阶?

(被点评的照片:建设者)

..................................

作者提问

徐老师,我是音子,你的摄影讲评非常好,我每期必看,且每期都有启发,今天发来我拍《建设者》,望徐老师帮助讲评下。

....................................

徐晓刚讲评

您的照片用光、构图、影调、色调都很不错了,这张照片在一些比赛中获奖水平也没问题,问题是如何再上一个台阶。

我的想法是多读经典作品,领会经典的奥妙。和“建设者”相关的,有一幅经典的作品,是法国著名摄影家马克·吕布的《巴黎艾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

《巴黎艾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 1953年  马克·吕布 摄

在马克·吕布30岁的时候,在摄影上才刚刚起步。初次来到巴黎,遇到了布列松。在还没有进行任何讨论之前,他就说服马克·吕布使用一个旧取景器,它有颠倒画面的奇异的特性。于是,马克·吕布带着一盒胶卷来到了巴黎艾菲尔铁塔,拍摄下了一个正在给艾菲尔铁塔上漆的工人。照片中的工人戴着帽子、叼着香烟、拿着刷子,感觉是在半空中轻盈飘移的舞蹈者,根本不像在工作,而是正在排演一出轻巧的歌舞剧。于是,这张照片成为了他在《生活》发表的第一幅作品,也促使了他在那之后进入蜚声国际的玛格南图片社。

如果你的脑海中也浮现出这张照片,那么您会发现自己作品里的不完美之处,就是“人物的状态”。您的《建设者》人物姿态、动作和大师的作品比起来比较平实,我觉得还不够传神。可能多等一会儿,多拍一会儿,会得到更传神的作品。

关于人物的状态,我想下面两幅作品也能为您提供借鉴。

《乡村晨曲》  郭川陵 摄  不仅人物姿态各异,动物的姿态也很有戏剧性。确实像一首变化微妙、丰富的乐曲。

《中国古法造宣纸》  闯少芳  摄  人物姿态的变化、影子虚实的变化,使普通的劳动场景变得更加传神。

....................................

徐晓刚总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