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生活》-92【豆腐皮】

豆与卤水

压力与皮

豆腐皮,一种豆制食品。纵可追溯到前164年的淮南王刘安,横可遍布全球,几乎是世界餐桌上的美食。豆腐皮源于豆腐,豆腐因地域不同而略有差异,从制作上有南豆腐用石膏点制,北豆腐多用卤水或酸浆点制。

豆制品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味美而养生。 一般意义上的豆腐多用黄豆、黑豆和花生豆、大豆等含蛋白质较高的的豆类制作。其富含完全蛋白、氨基酸,卵磷脂、可满足人体营养需求,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

其具体制作方式因地域不同,差异多样。一种食物之所以在当地家喻户晓,必然是汲取了当地物产特征、人们的饮食习惯及人文情怀,然后佐以特殊技艺经历数代人的精心改良而形成。我的家乡文水县的五香豆腐皮便是如此,它与煮浆、成膜的豆腐皮不同,倒是与‘千张’的制作工艺类似,多了腌制五香作料的工序,成为家乡人念念不忘的一种美食,也寄托了文水人魂牵梦绕的乡愁。

文水豆腐皮的制作是一件苦差事,需要三更睡,五更起。一代一代口口相传,用心掌握每一道工序的诀窍,才能制作出色泽鲜亮、柔韧耐嚼、余口留香的豆腐皮。具体工序很是繁琐,我选择了文水大象镇一个父子四人的作坊了解拍摄,基本有十余道工序。

一,选料:要选择无污染,色泽光亮,籽粒饱满,无虫蛀和鼠咬的黄豆,存放3个月后使用。

二,泡豆:用水在大缸内泡制。时间按照季节不同而不同。如果是冬天建议泡10到12个小时;如果是春季和秋季,可以选择泡6个小时左右;如果是夏季,泡3到4小时就可以了。

三,磨浆:磨浆的目的是为了将泡好的大豆中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关键掌握好豆浆的粗细度,过粗影响过浆率,过细大量的纤维随着蛋白质一起进入豆渣中,一方面会造成筛网堵塞,影响滤浆,另外,会使豆制品质地粗糙,具体掌握全凭制作人的一双眼睛和手感。磨料的同时需要添加适量的水,随着石磨转来转去,白花花的豆浆就流了出来,顺着周边的槽流入下边的桶中。

四,分离:磨完豆子,就要过滤渣子了。在大大的锅上支一个架子,吊上吊单,把刚磨出的豆浆倒进吊单,兑上水,有规则地前后左右摇来摆去,豆腐渣就留在了单里,而白白的豆浆则流到了下面的锅中。吊单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一锅豆腐吊完,要大半个小时左右。

五,煮浆:豆浆过滤好了,接着点起火来,用小火慢慢地熬上三、四十分钟。千万要注意火候,只能用温火,不得用大火,不然就会糊锅,豆浆要坐锅底的。

六,点浆:用卤水做为凝固剂进行凝固。熬好的豆浆再放到缸中,然后用卤水点豆浆。豆腐皮的口感好不好,这个环节很重要。卤水的用量及点豆浆的时机一样靠的是制作人的经验来感知。原本粘稠一缸浆子,随着卤水急缓点入,豆浆开始变成清凉,浑浊的豆腐脑和水的分离状。

七,醒脑:点浆后醒脑10到12分钟,然后开缸,搅动1到2次,静止3到5分钟。

八,支模:将压制豆腐皮所用的框式模具一一备好,铺好笼布。

九,浇制:将醒好的浆子舀到模具内,动作要干净利索,不可以抛洒。一般两瓢即可浇制好一片,用笼布覆盖后再加新模具。

十,压榨:约有十层后,利用自身重力沥水约1分钟,再添压有一定重量的石头或利用特有的杠杆工具压制,一定时间后取掉模具再加重量压制约十五到三十分钟,具体看压力大小而定。其含水量达到质量要求,即可放压脱榨。

十一,撕取脱布:压榨后搬离到另一开阔处,这时,家里的女性便会用手工将笼布剥离,叠成整齐的形状。

十二,裁割:将叠好的豆腐皮用特制的尺子比量,用锋利的道具将豆腐皮裁割成统一大小的长方形。

十三,腌制:在大缸内加入沸水,加入秘制的五香调料包及酱油、盐等佐料,将豆腐皮以框为单位浸入腌制、上色、入味。

十四,阴干:这时,白色的豆腐皮呈现出金黄色的色泽,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这时的豆腐皮已经可以食用。为了存储、销售,最后放置到阴凉处阴至半干即好。

工序必不可少,其中要领却是凝聚了千年的精髓,若干代人的心血与经验。每一个程序,每一道环节都得小心翼翼,不能有半点疏忽,稍有闪失和漏洞,都直接影响着豆腐皮质量。

许是那直入心扉的味道难以抵抗,不再矜持的我边拍边吃,顺手拿起几张卷起来塞满了口腔。也许是这样的吃相让女主人不忍直视,她掩饰着笑意转身走去厨房,只是瞬间的功夫,便端出一盘刀工精细,搭配了青葱、滴上了香油的豆腐皮。那葱香混着豆香,迎风扑鼻。夹几根入口,便有满口透鲜,回味无穷。

那香味沁入心中,让人心思恍惚。30年前豆腐皮的香味似乎更加醇厚,那时学校食堂的饭菜总是让年轻的我饥肠辘辘,实在扛不住的时候,便攥紧了仅有的几毛钱,急急走去寺楼底,买来5个烧饼、几块豆腐皮,狼吞虎咽之下,那股余香还是让我记忆犹深,陪我熬过一周的时间。

离开学校很多年,也离开了文水很久,但豆腐皮的香味一直萦绕陪伴。也许,这就是一种食物的魅力,它可以留住家乡的记忆、可以温暖离开家乡所有的日子。我现在居住的城市也有豆腐皮销售,每次买来却总是失望。不是因为不好吃,只是这里的豆腐皮没有承载那缕乡愁。

透过家乡豆腐皮的香味,我仿佛便回到了县城的街道,长长的、幽幽的、深深的,或弯曲,或笔直,但是我总能找到暖暖的台阶,放松奔波他乡的紧张。我可以懒散地慢慢走过,让耳朵里的乡音和那声长长的吆喝:“豆腐皮儿,皮儿......”慰藉他乡所遭遇委屈的心灵。

总是会依着小巷口的那棵树遐想,想起出城西去不远的那座山、东去不远的那条河,想起校园内的意气风发、教室内的气宇轩昂,想起清晨环城路上晨跑的矫健,想起绿草地里肆意的欢笑。我还会想起,想起那时的风声、雨声、歌声、公鸡的报晓声、看门狗的狂吠声,这所有的一切都要拜托豆腐皮的香味,丝丝缕缕萦绕中便有了永远的那幅浓浓乡愁的水墨丹青。

时间是可以消磨一切,但时间却无法消磨乡愁,反而却会让乡愁发酵,愈酿愈浓。那块豆腐皮的香味似乎是一条无形的线,让我魂牵梦绕。梦里几回闻着香甜,醒来思念一年又一年。



大山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

(0)

相关推荐

  • 包浆豆腐与普通豆腐有什么不同 包浆豆腐和普通豆腐区别

    包浆豆腐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特色小吃,相信很多人都吃过,它其实也是用豆腐做的,只是在做的时候要多一道工序而已,下面来看看两者的不同点吧. 包浆豆腐与普通豆腐有什么不同 包浆豆腐其实就是比普通豆腐多一道用苏 ...

  • 豆腐带给我乡愁

    关于美味,人人都有独特的个人理解和偏执热爱,食物所承载的,往往不仅是一种味道,而是味道背后难以忘却的记忆.对我而言,最爱的食物是豆腐,这和我童年的记忆,与我对母亲和故土的思念,息息相关. 豆腐是一种很 ...

  • 散文||儿时的"忙年"记忆

    儿时的"忙年"记忆 袁福成||江苏 鼠年初一,为响应政府号召,配合疫情防控,便宅在家中足不出户.打开尘封多年的记忆闸门,儿时"忙年"的景象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

  • 《行摄生活》-147【打铁】

    - - -指尖上的山西 056 打铁 寻找铁匠的路很是曲折,几百公里巡回都是失望而归.铁匠铺有,但全部改良为器械辅助人工,再也听不到那富有节奏感的叮叮当当声. 车行保德县,推杯换盏之余又出遗憾之语,当 ...

  • 《行摄生活》-148【面沙子】

    - - -指尖上的山西 057 面沙子 寻找山西手工业的路延续到岚县,当地朋友热情推荐了面沙子,言语之间有几分自豪,又有几分神秘. 牛怀珠是作坊的主人,也是面沙子传统手艺的传承人.老人个子不高,但腰板 ...

  • 《行摄生活》-149【堆绫】

    - - -指尖上的山西 058 堆 绫 走进交城县堆绫艺术制作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我顿时感觉目不暇接,被作品的精美绝伦惊讶到目瞪口呆.这里是堆绫的世界,更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艺术殿堂. 解爱英是这里 ...

  • 《行摄生活》-146【向阳而生---记左权盲宣队】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50【芝麻饼】

    - - -指尖上的山西 059 芝麻饼 走在柳林县的大街小巷,总是可以闻到一种混合着面香与芝麻香的特殊香气,随风入鼻,吸引着味蕾. 寻香而去,一处僻静的小巷深处,传来一阵节奏鲜明的敲击声,叮当,叮-叮 ...

  • 《行摄生活》-145【向阳而生】19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44【老陈醋酿造】

    - - -指尖上的山西 055 编席 有一种感知叫味觉,有一种生活,叫味道.我们生存的空间中有许多味道,酸甜苦辣在岁月的时空中飘香,在绵绵的回忆中拉长,在分分秒秒中浸润.每一个人都会有刻骨铭心的味觉记 ...

  • 《行摄生活》-144【自如桃源—应县白马石游记】

    <自如桃源>--涂向东书 摄影--涂向东 旅途 光阴流逝着,像丝丝风语,如片片云絮,复制着岁月的山高水长.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而有序地向着无限延伸.行走是一种生活方式,任时光来去,从容面对 ...

  • 《行摄生活》-143【芦苇画】

    - - -指尖上的山西 054 芦苇画 依然是青塘村,依然是芦苇,芦苇画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知的技艺.如果说编席是芦苇生命的延续,那么芦苇画就是芦苇生命的升华. 拾阶而上一处小院,窑洞内外的芦苇画扑面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