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激荡年代的武士哀歌

先看一首诗。
车夫何早起,拂拭车上尘,车客犹未到,结束立凌晨。昔日胡为者?三千石幕臣。出门乘舆马,扬扬上士身,今日浑忘此,快载商贾人。东西南北挽,终日得数缗,妻子待薪米,余钱能饮醇。
字不多,很多朋友读完,大概只有一个词不懂。
而懂了此词,就一通百通。
幕臣。
幕者,德川氏建立的江户幕府;
臣者,幕府的臣属。
能为幕臣的,多数都是高级武士。
三千石,亦是强调其职务较高。
为何好好的幕臣不做,要去拉车?体验生活吗?
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被抛弃了。
我们不妨联系日本的历史,脑补一下这位前幕臣的经历。
1853年,美国人开着军舰到了江户湾,德川幕府一片惊慌。史称黑船来航。
(日本人看黑船 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二年,双方签订神奈川和约,日本原来仅对清朝跟荷兰打开一线的国门,被美国挤开了。
之后,英法俄列强纷至,德川幕府不得不门户开放,签订更多条约。
孝明天皇极恨洋人,恨他们搅乱了扶桑安定的小日子;
萨摩、长州等藩的少年低级武士,如高杉晋作、伊藤俊辅(博文)、桂小五郎(木户孝允)等人,起而攘夷。
1858年,幕府大佬井伊直弼,为在将军继任人选上占取优势,且很不爽攘夷者在各大城市搅浑水,掀起安政大狱,伊藤俊辅的老师吉田松阴被抓,枭首。
作为幕臣,他很矛盾。
一方面,他也不喜欢洋人,对于井伊大老的做法,有点看不惯;
另一方面,为了生活——何况工资不低——他只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压在心头。
之后井伊大老遇刺,尊王攘夷运动越来越狂暴,幕府与朝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1867年,孝明天皇暴毙,坊间传言,乃大臣岩仓具视,将其当成攘夷的拦路石——因为他支持与幕府联姻的公武合体,不愿推翻德川将军——因此利用其得天花之机,进毒药。
明治天皇即位,将军德川庆喜欲以退为进,大政奉还,以求由自己组织议会,但被人识破。
最终,双方在1868年大打出手,内战打了近两年才结束……
(内战中的幕府军 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此期间,他一直跟幕府站在一起,直到将军主动隐居——实际就是投降。
新政府对幕府的武士们采取了宽大政策,没有杀人,只要他们效忠天皇。
很快,明治维新开始,剃发令,脱刀令,四民平等令……
德川将军一家以及藩主们,都成为了华族,也就是贵族,但绝大多数武士,在领了一笔工资之后,被遣散了。
从此,他们只准效忠于天皇,而不必效忠领主。
他们与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复存在,而天皇,只要他们表面上的忠诚,而不会给他们安排工作。
他也领了一些钱,但一大家子要养,又没有其它来源,很快,钱就用光了。
他把刀卖了,买了些食物……
可不行啊,几张嘴天天要吃呢!
怎么办?
去做以前压根瞧不起的平民们做的事?
太没面子啊。
然则,形势比人强,那么多人都丢下面子了,我能怎么办?
作为一个男人,不养活老婆儿女,才真没面子啊。
于是,他租了一辆人力车,当起了车夫……
他早出晚归,早已没了锐气。生活的重压之下,唯在梦里,才会想起自己的辉煌岁月。
诗人大沼枕山一直在观察着他,写出了一首诗。
这首诗记载了日本新旧交替,石破天惊的时局中,被迫自谋生路的武士们的辛酸人生。
值得一说的是,有一部电影,叫《石榴坡的复仇》。
(两人对决 剧照)
男配角参与了刺杀井伊直弼,在明治年代,他成为一个人力车夫。
而井伊的一个侍从,则几十年来,一直不忘复仇,一直在找他。
最终,主角坐上了配角的人力车,在石榴坡展开了一场厮杀。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这部电影,它展示从樱田门外之变到明治维新时期,遗老遗少们的坚守与嬗变。砍砍杀杀的场面不多,却可称是史诗电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