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一砖一瓦皆历史

作者:高志奇,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建筑并不单是起到居住作用,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其象征性。一个有着特殊明显特征的建筑,往往是一个国家或社会文化的象征。今日之建筑大多已非昨日之建筑,昨日之建筑大多今日已不在。中国的建筑,最为讲究的格局便是对称,即便今天农村的窑洞、平房,或者城里的楼房也都体现着对称的文化。而对称运用最极致的建筑,莫过于古代皇帝的宫殿。

在中国历史上,但凡做过都城的地方,都曾有一座为皇帝服务的皇宫建筑。然而,出名的皇宫建筑还是屈指可数,诸如秦代的阿房宫、唐代的大明宫、宋代的汴梁城、明清的故宫。有些宫殿被人遗忘了,不仅因为宫殿被毁,更因为宫殿的规模和历史影响力有限。历史抹去的不仅有时间,也有这些见证历史发展的皇宫建筑。

今天,故宫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宫殿群。或许曾经的阿房宫、大明宫,其辉煌程度确实超过故宫,但我们也只能是根据历史记载和遗址进行推测,并未亲眼看到。而故宫就不一样,故宫的完整保存,使600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近距离亲眼看看这座象征中国的建筑。这是真正的眼见为实,它不是要否定耳听为虚,而是要用宏伟的建筑实体击垮那些毫无意义的虚言。

北京在元朝时,就是都城,当时称为元大都,到明朝时,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手里夺走了皇位,这为后来北京成为都城奠定了基础。朱元璋立国之时,以应天为都城,即今天的南京,建文帝当皇帝时,也依然以南京为都城。等到朱棣做了皇帝,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朱棣曾被封为燕王,封地在北平(当时北京称北平),即北京才是他安心的家。

此外,明初时期,北方的蒙古不断骚扰边疆,而朱棣当上皇帝后还遭到过遇刺,因此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朱棣决定迁都,即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迁都是不容易的,必然会遭到朝臣反对,但皇帝一旦下了决心,迁都也就只是时间问题。朱棣最后还是如愿以偿,把都城迁到了北京,此后,明朝的皇帝都住在故宫里。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在面对李自成的起义军进军北京时,也曾有过南迁的想法,无奈朝臣反对,最终吊死煤山。看来,崇祯皇帝与他的祖先明成祖朱棣相比,其魄力和能力还是逊色了不少,他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拗过他的那些所谓的爱国臣子。

拥有600年历史的故宫,不知里面发生过多少事情和见证过多少历史事件,而琐碎的小事情就更是不可胜数了。故宫里的每一座建筑,哪怕是最小的一个偏殿,一定都上演过不少传奇故事。因此故宫是一座故事之城。

今天的故宫与明清时期的故宫已有所不同,比如,现在的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等也曾经是故宫的一部分。故宫的宏伟大气,象征的不仅是皇家威仪,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体现,是中国文化最好的表征。小时候,父母或周围的大人都会告诉我们,中国的首都是北京,一说到北京,就自然提到天安门,所以天安门不仅是北京的象征,更是中国的象征。到北京,最想去也必须去的就是故宫。

现在,我已去过三次北京,而每次到北京都要想办法抽时间去游览故宫。故宫太大了,每次只能粗略地看一下,根本无法细致观察每座建筑的细节特征。我想,几乎所有以游客身份进去游览故宫的人皆是如此吧。故宫太大了,故宫的文化太深了,故宫的历史太悠久了,这就注定一般的游览,是不可能理解故宫的。去了三次故宫,都未曾动笔写过任何关于故宫的言论,这是因为简单的游览只能带给自己无数的感慨和感叹,着实难以下笔。对故宫的了解,需从细微处入手,这样才能真正看懂故宫。

除了曾经生活在故宫里的人外,如皇帝等,没有人比在故宫工作的人更了解故宫了,现实条件决定了只有他们才能从细微处感受故宫的历史和文化。因为他们不仅专业,而且也有足够的时间去细细观察故宫的每一个角落。

《故宫院长说故宫》则是从微观的角度诉说着故宫的历史和文化,不再是大而化之,也不再是讲故宫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故宫的一砖一瓦,诸如故宫的颜色、门、墙、广场、屋顶、栏杆、窗子等阐释故宫。宏观的故宫,大家是能看到的,细微之处或许也能看到,但无法深入理解。细微之处见学问,故宫的细微之处,我们一般人没有时间去看,也没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去理解,更没有长期身临其境的触摸和感受。

可见,要理解细微之处的故宫,还需要依赖于学习,《故宫院长说故宫》,则为普通大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捷径。每个人对故宫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但作为中国人,确实需要知晓一些关于故宫的知识,这是作为中国人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担当所在、文化自信所在。

一般的游览观看,总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和吵闹中进行的。这就无法静下心来看故宫,或者无法看安静状态的故宫。如此可知,一般的游览观看会影响我们对故宫的理解。故宫从筹建到建成,历时14年时间。这样一座宏伟建筑,用时如此之短,足见古人智慧之大,勤劳之甚。“紫禁城,这座中国最后的皇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皇权文化在建筑形态上的集中呈现,是中国帝制文化的立体化、符号化、图像化”(序二P4)。

凸显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有多种方式,而建筑是最为明显的方式。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尊贵无比,只有用举世无双的建筑才能体现出他的高贵地位。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皇家建筑,最为看重风水,其建设原理多以《易经》为指导,即皇帝的位置必须和天帝的位置相对应,这种想法有时候会忽略掉地形的限制,如隋朝的太极宫选址就不是很理想,到李治做皇帝时则修建了大明宫。大明宫落成后,皇帝就搬到了大明宫。搬到新建宫殿,不是简单的换个新的居住地,它更有着现实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和军事意义。毫无疑问,朱棣建故宫,迁都北京也是出于各种现实因素的考虑,绝不只是简单的搬家而已。

在皇权文化的熏陶下,故宫的选址也必然遵循的是《易经》的原理。故宫的宫殿布局以最为尊贵的太和殿为中心,而且主要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体现出封建帝制时代的等级和秩序。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达到了顶峰,而故宫是其最好的见证。走进故宫,你可以想象朱棣搬入故宫后的喜悦及三大殿被天火所烧时的愤懑;你可以想象皇帝登基和大婚时的隆重;你可以想象朝臣跪在午门外的狼狈;你可以想象朝代更替时崇祯的悲愤和隆裕太后的痛苦;你可以想象明宫三大案和清宫四答案的神秘;你可以想象故宫里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情形。

总之,故宫之大,故宫之雄伟,故宫之神秘,任你想象。历史已经随着岁月的流失成为了过去,但见证历史的故宫依然矗立于北京。很庆幸,这座中国最后的皇宫保留了下来,它的一砖一瓦见证着中国600年的历史,它见证过战争,见证过耻辱,见证过新中国的成立,见证过中国的改革开放,等等。

有历史的建筑是一种辉煌,有建筑的历史是一种见证。故宫见证了中国600年的历史,它还将要见证中国更伟大的历史。故宫应该是地面上最大的文物,经历600年的风风雨雨,故宫依然没有失去文化灵性。因此看着故宫,瞬间觉得文化自信满满。没有比故宫更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没有比故宫更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没有比故宫更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故宫,看不完的故宫,说不完的故宫,理解不完的故宫。故宫,不仅可以让我们追忆过去,更可以让我们自信满满的展望未来。《故宫院长说故宫》从细微处讲故宫,是对宏观游览故宫的一个必要补充。懂故宫,懂中国。看中国,看故宫。《故宫院长说故宫》,用“不一样的角度看故宫的前世今生”(封面),让你可以真正了解故宫的文化,而不是单纯的有关故宫的历史故事。

《故宫院长说故宫》,李文儒著,天地出版社2017年版,文中标注引文皆引自本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