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出伕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为防洪抗旱,抵御自然灾害,政府都会利用秋末春初,农活较少季节,安排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去开挖河道,清淤筑坝等水利工程建设,有的地方叫“出河工”,在我们家乡叫“出伕”。

记忆里,每年元宵节刚过,工程建设的任务就分配下来,村庄也沉浸在为出伕做准备的忙碌之中,大喇叭广播,红标语宣传;生产队磨坊连夜加工所需面粉;铁匠当街支炉,淬火镐头铁锨;木工师傅场院内赶修车辆;婶娘、媳妇们灯下为亲人缝补衣服,添加被褥;因我村是闻名四乡的先进单位,乡亲们思想红,觉悟高,青壮年都踊跃报名出伕,把能参加国家建设作为一种荣耀。一切准备就绪,出发时,大马车拉着伙房和搭建窝棚用品,小推车装着施工用具和被褥,白发老娘村头叮嘱出门的儿子,新媳妇含泪望着丈夫,孩子们跟着车辆嬉闹,目送分别时间或长或短的亲人,奔向那或远或近的劳动工地。

常言说:农村活儿三件苦,出伕挖井垒墙屋。出伕排在首位,我只在一九七五年春天,十八岁时出过一次伕,到纯化镇北边开挖“工农河”,第一天干活,装土,推车不知往返重复了多少趟,上午劲头还足,下午就感觉力不从心,腰酸背痛,两腿乏力,双手起了血泡,晚饭只觉口渴,很难咽下那带有苦味的地瓜面粉做成的窝头,我亲身体会到了出伕的辛苦,想家的泪水夺眶而出。刚回到工棚,领工的大叔就来到我跟前,首先给我挑开血泡,敷上马包粉(故乡一种野生菌菇,干粉治疗创伤),并把一个大窝窝头塞给我说:“侄子吃了它,人是铁,饭是钢,不吃下去明天哪有力气干活,出伕的人都有累哭的这第一次啊!”我望着慈祥的大叔,想起离村时表的决心,明天的劳动,苦味的窝窝头,伴着咸涩的泪水,慢慢咽到肚子里。几天后手上的血泡变成了老茧;饭量也增了,每顿饭吃两三个窝头还不觉得饱;劲头也大了,能推五六百斤重的车子。后来河越挖越深,生产队里牵来耕牛拉车,村庄领导也带着猪肉和大白菜慰问民工,吃到了一个月里唯一的一次猪肉炖白菜,四十多年过去了,出伕的情景却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听乡亲说,春秋两季工程,最艰苦的是秋后的工程,因为要干到寒冬腊月,在冰天雪地里劳动,在冻土三尺里开凿,究竟有多辛苦?我专门拜访了街坊传武叔,记忆里他年轻时,身体好,力气大,思想先进,工作积极,做过生产队队长和民兵排长,每年春秋两季出伕,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交谈中,他并没有向我讲述出伕过多的辛苦,而是告诉我:“那时年轻,为了国家建设,村庄荣誉,吃苦受累,心中无一丝悔意”。说话间,他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珍藏的纸包,里面有出伕时获得的立功奖状,几本多年来写的笔记与诗歌。从立功奖状上,我知道他在工地上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艰辛,笔记里了解到他到过东营海潮坝,惠民黄河展宽;远至马家沟,近在小清河……

一九七八腊月小清河筑堤工程,他在诗歌中写到:

寒冬腊月红旗展,

清河筑堤意志坚。

顶风冒雪战严寒,

地冻三尺又何难?

拼拼拼来干干干,

敢叫日月换新天。

不忘领袖毛主席,

建设祖国青春献。

从这些豪放的诗句里,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北风呼啸,漫天雪飘的寒冬腊月,乡亲们在工地上为了国家建设,为了村庄荣耀,为了不屈的“耿刘精神”(我村年年参加工程建设一直是先进集体),拼命大干的场景,他们用满脸汗水浸透了冻土与雪地,使工程快速进展;那双手冻裂流出的鲜血,染得旗帜更加火红鲜艳。

每次和乡亲们交谈,他们都乐于回忆,因为在那个年代,他们不因虚度青春年华而羞耻;也不为无私奉献而懊悔。这就是我可爱的乡亲,祈请苍天!您要恩佑这一代人的诚心付出,让他们晚年幸福,身体康健;伟大富强的祖国啊!请牢记这一代人的无私奉献,让他们老有所依,福禄双全。我愿用四海之水为墨,书写乡亲们的功德,愿借七彩长虹之色,描绘村庄的容颜;愿一生以故乡为傲,为父老乡亲而歌。


审阅:高杰

简评:以故乡为傲,为勤劳朴实、在特殊年代无私奉献的父老乡亲而歌。作者的一片赤子之心,令人肃然起敬。

组稿:中国乡村重庆基地编辑部副主编 晨希

终审:严景新


作者:刘福增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0)

相关推荐

  • 蝶变的家乡【叶勤海 | 文学看台1704】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

  • 安平县中石丝网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占力的创业经

    他是安平县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在安平县轧花网行业,建设了第一个工厂:他是安平县最早的一批敢于在网络上驰骋,把生意之网撒向四面八方的人,并且把企业经营的红红火火,带动了安平丝网从业者的素质总体提升,他是 ...

  • 情系故乡 作者:段永铭【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情系故乡 文|段永铭 (一) 提起他,不仅仅是家乡的父老乡亲.就是四邻八村周边乡镇但凡认识他的人,都会异口同声的赞誉他说: "人家乃才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利益脚踏实 ...

  • 我市全面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步伐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是强化水旱灾害防治.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措施,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 我市全面推进两项重大防洪 ...

  • 海南:共享农庄民宿可租赁给消费者 租期可达20年

    近日,海南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共享农庄发展的十一条措施>,旨在解决共享农庄发展中存在的"堵点.难题",促进共享农庄健康有序发展,把共享农庄作为乡村振兴有力抓手. 主要亮 ...

  • 年画里的山村露天电影、五好社员、赤脚医生等,让我们想起旧时光

    看高清年画,品陈年佳作. 每一幅作品均经过高清修复,不添加任何的水印.商业标志和广告图标,确保把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年画海报作品,原汁原味的复原奉献给朋友们. 凡我所发,必是高清 <五好社员&g ...

  • 乡土散文:家

    老家怀想 家对我来说太普通了,可什么是家呢?是高楼别墅还是民房土瓦?是生活的港湾还是不老的牵挂?家对我来说就是父母住的地方,有父母就有家.有一首歌唱得好"家有父母的情,家有父母的爱,父母在家 ...

  • 乡土散文:交公粮

    难忘那时交公粮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并且亲身经历过多年的交公粮过程,品透了交公粮的滋味.而这种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制度,于2006年给全部取消了.那一时刻的如释重负之感和无比愉悦之情,充满 ...

  • 乡土散文:菜窖

    记忆中的菜窖 "菜窖"一词对于现在人来说可能是陌生字眼.可对于我这个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因为小时候北方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菜窖.菜窖是北方农村用来储存 ...

  • 乡土散文:老屋依旧在,无处话凄凉

    任凭时光如何变迁,留在心底的那份记忆是无法忘怀的.曾经满园的欢笑,吵吵闹闹,鸡鸣狗叫,上树爬墙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而有些人却再也见不到了. 再一次老家,回到爷爷奶奶曾住过的老屋,心里 ...

  • 乡土散文:推磨

    磨道·推磨·磨面 总有一块热土令人魂牵,总有许多往事记忆犹新. 一个阳光明媚星期天,我回到五十里外的老家.吃过午饭,闲着没事儿,出大门右拐正北走了百十米远.走到路口往左前方看,有一块不太规则.有点艺术 ...

  • 乡土散文:远去的土灶台

    2021-04-27 08:30:00 这些日子,每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常常在梦境里穿行,在故乡的烟雨中徘徊.饱经风霜的老树在浅睡低眠,孤独寂寞的老屋亦沉默无语.脑海中忽然想起老家的土灶台,那红 ...

  • 以张文翰散文《忆母背柴》为例谈乡土散文的重构和本土化语言之美 || 作者 尹新武

    乡土散文的重构和本土化语言之美 --以张文翰散文<忆母背柴>为例 作者    |    尹新武 乡土散文是和乡土小说并驾齐驱的重要文学现象.随意翻开一本中国散文集子,其中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 ...

  • 乡土散文:推磨人

    推磨 我家院子的角落里有盘老石磨,像一个隐退的孤独老者默默地蹲在墙角.抬眼看去满目灰尘,没有当年的丰润和活力.看着眼前的些许凄凉,我突然想起老石磨从前热闹繁忙的红火时光. 在我幼小的时候,适逢使碾推磨 ...

  • 乡土散文:回忆农村脱坯

    文:乔玉璞 脱坯(鲁西阳谷一带说pēi,普通话说pī),就是制作土坯."脱坯"的事儿,恐怕40岁以下的人没有记忆了. 以前,很多地方,盖屋垒墙用不起砖而以土坯代之,而我的老家阳谷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