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泻并用,以补为通,以通促补,治疗胸闷胸痛气短症状
胸部胀闷憋痛,或者伴有气短、乏力、喘息不得卧等症状,很多跟阳虚寒凝心脉,或者气血瘀滞有关系,饮食生冷寒凉或忧思恼怒,导致气血瘀滞,容易痹阻心脉,导致血脉运行不畅,加之阳气亏虚气血不足,容易综合导致胸闷气短等症状的发生。
曾经治疗一中年男性,因为劳累过度导致出现胸闷隐痛的症状,伴有气短乏力、饮食减少、心烦失眠,观面色舌质紫暗,辨别为中气不足,心气亏虚并伴有心脉瘀阻,心神失养。
治疗采用补泻并用方法,以补为通,以通促补,采用人参、黄芪、桂枝、炙甘草、当归等温阳补气血,加上山楂、赤芍、桃仁、红花、川芎等药物行气活血,再适当的加入酸枣仁远志等,宁心安神,采用以上的治疗方法,共同起到补气养血、活血通脉的作用,经治疗症状逐渐康复。
很多中老年男性出现的气短乏力胸闷症状很多跟气虚血瘀相关,多属本虚标实证,单纯补或泻都不适宜,需灵活辨别虚实的轻重,酌情增减补泻的药物,以求更加对症,疗效更佳。
关注我
更多的中医养生文章的分享
相关推荐
-
异病同治之归脾汤
中医讲"辩证论治","证"很重要.中医的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机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 ...
-
人参归脾丸和人参养荣丸怎么选择?
如果感觉体虚了,想要吃些中成药补补,那么,一走进药店,也许无所适从,不知道挑选哪个. ( 图中为人参 ) 比如说,"人参归脾丸"和"人参养荣丸",药名里面都有大 ...
-
益气养血安神: 适用于由于气血两虚所致的心律失常,主要症状如:心悸,头晕,失眠,气短,肢倦,食少,面色[白光]白。苔薄白、舌质淡,脉细无力并叁伍不调。
黄芪10克,党参12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当归.熟地.丹参各10克,酸枣仁6克,茯苓9克,茯神.五味子各6克. 本方:益气养血安神: 适用于由于气血两虚所致的心律失常,主要症状如:心悸,头晕, ...
-
心系疾病的外在表现
心系疾病包括各种心脏及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对人类的威胁极大,而在人类死亡率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探索心系疾病的先兆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藏神,主神明,主血脉,属火.故心系疾病多有惊悸.怔忡.健忘 ...
-
【心脑患者必看 】心梗的原因
<心脑患者必看>:冠心病.心梗.心绞痛.心慌.胸闷.气短等真要终身服药吗?教你快速远离心肌梗死! 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慌.胸闷.气短.失眠多梦.难入睡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 ...
-
患者,女,36岁,已婚,面色萎黄,神疲乏...
患者,女,36岁,已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月经淋漓不断,经血色淡,舌淡无苔,脉沉细无力.其病机是 A.脾不统血 B.脾肾阳虚 C.气血两虚 D.脾肺气虚 E.肝血不足 正确答案( ...
-
补泻手法--己丑.《人纪》针灸篇19.【呼吸补泻法:鼻吸针慢提为补,鼻吐针慢按为泻】
17 - 呼吸补泻法:鼻吸针慢提为补,鼻吐针慢按为泻 平常在做扎针补泻时,使用最多的.最强的是呼吸补泻.倪师这介绍了很多的扎针手法,比较重要的补泻要知道. 呼吸补泻法,使用在肉比较多的地方.所有脏腑对 ...
-
胸闷、气短、乏力......冬季易耗损心气、宗气、肺气,到底怎么补?
入冬以后,有些朋友告诉百草君觉得自己胸口憋闷,身体乏累,容易气短,这样的情况到底怎么回事? 其实这样的朋友是气虚,特别是心气不足.中医讲心气与肺气.宗气(胸中大气)相关,冬季寒冷,需要消耗身体更多的能 ...
-
气阴双补汤——主治肺气肿、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
气阴双补汤--主治肺气肿.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 药物组成:南沙参.苏子.赤芍.木蝴蝶.地龙.制南星.葶苈子.黄芩.甘草等药物.(中医讲究辩证,一人一方,所以这几种药物未标明剂量, ...
-
一个心阳肾阳双补的小经方,治阴寒邪盛的冠心病、胸闷、心悸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伤寒论里开头的一个经方,属于桂枝汤的加减方.桂枝汤的本意就是壮心阳,补营阴.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去掉了芍药,增加了炮附子. 方子构成:桂枝 ...
-
通冠宣痹汤主治:胸痹胸闷,心悸心痛,痛彻胸背,气短喘促,不足以息,咳痰浊唾,呕逆烦满,脉缓或沉细,舌质淡紫,苔薄白
通冠宣痹汤 组成:瓜萎实 15 克.薤白 15 克.半夏 10 克.丹参 30 克.檀香 15 克.砂仁 10 克.红花 15 克.川芎 15 克.赤勺 15 克.细辛 3 克.荜菝10 克.田七 1 ...
-
胸痛、胸闷、气短?老中医宣通心阳、散寒化浊,闷痛消失心脏舒服
胸痛、胸闷、气短?老中医宣通心阳、散寒化浊,闷痛消失心脏舒服
-
仲景方与十剂疗法!(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
仲景方与十剂疗法 仲景先生比魏晋南北朝的徐之材早很多年,但根据徐之材先生归纳的"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用方分类十剂,我们可回溯探讨如下: 1.宣可决壅 仲景先生的 ...
-
大黄 附子 二者伍用寒热并用补泻兼顾
大黄--附子 [配对奥妙] 大黄与附子相伍,为临床最常见的温下药对.大黄 苦寒泻下,治胃肠积滞,瘀浊内生:附子大辛大热,温阳散寒,通行阳 气,治寒气生于中,卫阳虚于外.二者伍用,寒热并用,温清并施,补 ...
-
中医眼科:目病治法(散清补泻,通利玄府)
识经络之通塞,辨形势[1]之进退.当补当泻,或止或行.内王外霸[2],既了然于胸中.攻守常[3]劫[4],其无误于指下.知病症之虚实阴阳,熟药性之温凉寒热,症的治当[5],百发百中.吾辈能以药代刀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