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五台山寺庙群(菩萨顶、罗睺寺)
因西台方向有塌方,五台山景区西门关闭,我们得绕到景区南门进入。从南禅寺到五台山台怀镇,又开车1个小时左右。进景区得买门票,145元。好不容易找到我们订好的客栈,离菩萨顶很近,安顿下来,天早已黑尽。
过牌楼,又有一段石阶连接山门。此段石阶与所有寺院中见到的都不同,中间铺设斜面御路,雕有九龙吸水图案。九龙翻腾,互相缠绕,真可谓"活龙活现"。
面阔七间的大雄宝殿内,后部供着毗卢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前面则供着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文殊殿内的文殊像,与青内的文殊菩萨像不同,它是按藏传佛教的经典规定制作的,头取旁观势,腰取扭动势,发取散披式,同时身挂璎珞,显得特别活泼、生动。两侧墙壁上,还挂着唐卡。另外,大雄宝殿、文殊殿的柱头上,还挂着桃形小匾,上写梵文咒语。这些,都是藏传佛教寺庙建筑装饰中所独有的。在这座庄严的大雄宝殿里,我国藏传佛教的活佛达赖、班禅,朝拜五台山时都曾在这里讲经说法。
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建筑。各殿均用黄绿蓝三彩琉璃瓦覆盖。
文殊殿重建於清朝,阔三楹,进深二间,单檐庑殿顶,殿顶覆盖琉璃黄瓦,历经寒署数百年,色泽依然如新。殿脊正中置金碧辉煌的鎏金铜法轮。殿内佛坛上供文殊菩萨骑狻猊彩色泥塑像,东西两侧佛坛上则供十八罗汉塑像。菩萨顶的文殊菩萨殿,是朝山信徒必定要叁诣礼拜之处。
文殊菩萨大殿院前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字。据说是五台山景区唯一一处写五台的碑刻。
值得一提的是,文殊殿还有滴水大殿之称。过去,文殊殿有一块檐瓦,无论春夏秋,也无论阴晴雨,总是往下滴水。时间长了,文殊殿前的一处阶石上面成了蜂窝状。什么原因呢?有人说,这是文殊菩萨灵验,广施雨露的缘故。实际上,这是建筑上的一种巧妙设计。过去,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有小孔,瓦下有储水层,储水层下又有防漏设施。每当雨天,雨水透过琉璃瓦孔而存于储水层内。在阴天或晴天时,储水层中的水便慢慢地从檐瓦滴下。以后,由于文殊殿在翻修施工时,不知保护殿顶存水的奥秘,如今已不再滴水了,实在可惜。
菩萨顶东禅院内两座高三米、宽一米的四楞碑上,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的碑文,则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没请导游的缘故,没见着)
一九四八年春,党中央机关从延安开赴河北省西柏坡,途中路过五台山,陈毅同志作诗道:"本不游五台,迂道时日紧,至今有余欢,曾踏菩萨顶。”
释迦牟尼出家前曾娶妻生子,儿子取名罗睺罗。罗睺罗15岁出家,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
门旁有石狮子一对,系唐代遗物,五台山中心区的唐代的石雕卧狮仅此一处。
罗睺寺充满神秘色彩者最数 “开花现佛”殿。“开花现佛”,是一座有绞丝齿轮转木盘的佛像装置。 五开间殿,二层重檐硬山顶,殿内正中砌砖台一座,呈正方形,砖台正中装木制圆盘,上刻水浪图案代表苦海,水浪之上刻着行走的18罗汉,盘外塑24诸天,圆盘正中,装木制莲花1朵,高达丈余,花心一支花蕾伸入二层楼内。圆盘由8片莲瓣组成,合围于外。花心内背靠背、面朝外塑着4方佛,分别为释迦牟尼佛、阿弥托佛、药师佛、弥勒佛。伸入二楼的花蕾由8个木格合围而成,每个格子里供奉一尊佛。花柄是一根粗壮的主轴,下部通过一很大的圆木盘,底部装有绞丝齿轮。木盘下设活动机关,经人操纵,绳索牵动,莲瓣或开或合,圆盘上的24天便围着花柄转动起来,与神台上不动的佛像相辉相映,似舞蹈、似朝拜,这时,八片莲花瓣徐徐张开,露出了里边的佛容,谓之“开花现佛”。殿后壁中供奉观音善萨、金刚萨埵。两壁布满木格,内放着由藏、蒙、汉3种文字译的《大藏经》各一套。楼上北面供奉罗喉罗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