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有什么副作用?解决办法有哪些?5篇文章可检索阅读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重要方法之一,I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II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2种)仍然不能控制血糖、或者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和并发症等不适合口服降糖药物时就必须注射胰岛素。在临床工作中,常有患者问:打胰岛素有什么副作用吗?当然,胰岛素同任何药物一样,都有一些副作用,本文简介总结如下:

低血糖反应

这是胰岛素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一般由于体力活动运动太多,偶或饮食太少、减量或者饮食失时等,也有的是剂量偏大,或是由于病人肾功能受损、心衰等原因,导致注射进体内的胰岛素清除速度下降,作用时间延长而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有:饥饿感、头晕、软弱、出汗、心悸,甚而出现神经症状,如定向失常、烦躁不安、语无伦次、哭笑无常,严重者,甚而昏厥、抽搐(状似癫痫),可危及生命。

预防对策如下:

1、注射前仔细核对药名和剂量,避免误操作或注射剂量错误;

2、坚持规律饮食、运动,如有食欲下降、进食减少、不能进食、腹泻或其他不适,尽快和医生联系,遵医嘱减量或停用胰岛素;

3、注射胰岛素后,如果要运动,必须先进食;

4、密切监测血糖。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早吃糕饼糖食或喝糖水以缓解;较重者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以上,继以静脉滴注10%葡萄糖水直至清醒状态;有时可先注胰高血糖素,每次皮下或肌肉1mg,如低血糖反应历时较久而严重者还可采用氢化可的松,每次100~300mg于5%~10%葡萄糖水中静滴。当低血糖反应恢复后必须谨慎估计下次剂量,分析病情,以防再发。

过敏反应

胰岛素为生物制剂,即使纯度再高,也可能含有微量杂质,另外由于剂型的配制要求必须添加某些成分(如锌、鱼精蛋白),这些物质及胰岛素本身均可引起过敏。大部分表现是注射部位出现红色斑疹、瘙痒、硬结等,严重的还可能全身起疹子、出汗、胃肠道不适、呼吸困难,极个别患者有过敏性休克。

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就医急诊,请专业医生救治和制定解决方案。

为减少过敏反应,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射针头必须一次性使用;

2、经常变换注射部位,每次注射免避在前一针位。建议以肚脐为中心分四个注射区,每次按顺时针方向更换部位;

3、开封后的胰岛素不要放在冰箱里,建议在室温25度以下保存;

4、预混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使用前要充分摇匀,以免药液温度过低或药物浓度不均匀,造成对皮肤的刺激;过敏严重时,就诊接受胰岛素脱敏治疗。

胰岛素性水肿

有些患者用胰岛素4~6天后出现水肿,下肢明显(称为胰岛素性水肿)。这是由于血糖未控制前常有失水失钠,细胞中葡萄糖减少,使用胰岛素降低了血糖,同时也促进肾小管回吸收钠,导致体内的水分潴留、排出减少。水肿程度大部分较轻,一段时间后就会自行缓解、消失。不过,还是应注意低盐饮食,以免水肿加重。如果水肿较严重,可以加用小剂量利尿剂,以防止引发心力衰竭。

屈光异常

胰岛素治程中有时病人感视力模糊,由于治疗时血糖迅速下降,影响晶状体及玻璃体内渗透压,使晶状体内水分逸出而屈光率下降,发生远视。但此属暂时性变化,一般随血糖浓度恢复正常而迅速消失,不致发生永久性改变。此种屈光突变多见于血糖波动较大的幼年型病者。

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脂肪萎缩成凹陷性皮脂缺失,多见于女青年及小儿大腿、腹壁等注射部位;皮下组织增生成硬块,多见于男性臀部等注射部位,有时呈麻木刺痛,可影响吸收。

解决的办法就是每次注射要更换注射部位。

体重增加

胰岛素所致的体重增加多发生于2 型糖尿病,特别是治疗前体重超标的患者。胰岛素本身是一种合成激素,会促进体内蛋白质、脂肪的合成和贮藏。严格控制血糖带来的低血糖也会增加食欲,进而导致体重增加。

解决对策主要有增加运动、控制热量摄入,必要时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等有减重作用的口服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