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阅读易丢分点:古代文化知识中的6种误区,一定不要踩!
对古代文化知识正误的判断,主要靠复习备考时的大量积累,但在考场上碰到平时没积累到的文化知识,就需要通过词语出现的语境和拆分词语判断选项的解说是否正确。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重把握具体的语境,从语句体现出来的相关背景、句意等来判断。比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中11题的D项,“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根据原文“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分析,选项解释“御名”指皇帝名讳是正确的。
虽然文化知识的意思未必就是构成这个词语的各个语素意思的叠加,但从每个语素的意思能够进行初步判断。比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中11题的C项,“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前”有前任的意思,“尹”是职官名,如果联系语境,把“前尹”解释为开封府前任府尹没有错误;但联系“令尹(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京兆尹(国都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的意思看,选项在这个方面有误。
1.望文生义
考生容易根据有些文化知识的表象进行判断,从而导致失误。比如,科举考试的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而有些考生常常用现代人的思维去判断,因为现在的乡镇是基层,从而误认为最初的一级科举考试是乡试。
2.多义误判
古代的一些词语有不止一个的含义,考生如果仅知其一,就容易出现错误。如“迁”,作为官职调动的专用词,既指晋升或调动官职,又指贬谪、放逐。
3.近义误判
有些词语极为接近,导致考生常常误判。如谥号、庙号、年号,很多考生就经常混淆。比如“孝武皇帝”是谥号,“清世宗”是庙号。
4.静态理解
有些名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应该动态理解,考生如果对这些词语总是作静态理解,就难免会出错。如“三公”,周朝时指太师、太傅以及太保。西汉时改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东汉时改为太尉、司徒、司空。唐宋沿东汉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明清沿周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
5.夸大其词
有些名词意思并不能无限扩大。如“有司”只是“官吏的通称”,各有专司,不能用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6.脱离语境
考生平时很少关注的一些生僻词语,往往可以利用文言文中的一些表述进行分析判断,而有些考生由于没有这种意识,答题的准确度自然是很难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