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010年北邮毕业,11年教龄。
✅2020年10月靠教课走进央视朱迅栏目【企业家精神】;
✅2019年出版【学好不难】、【学好不难2】,【初中物理题型方法一本全】,销量12.7万册;
✅2018年创立在线教育公司,1年半内融资3轮,估值过亿;
✅有10岁女儿,现在的我为一名物理老师;
我朋友圈分享了,初高中物理题型方法PDF电子版,您若需要或与我沟通,不要公众号留言,可加我个人微信
好多家长朋友和我留言说:“柴老师,孩子写作业时老听音乐,怎么说也不听,该咋办?”还有“柴老师,我家孩子,老不听我话,怎么能让他听话呢。”什么“写作业时听歌啊”、“写作业拖拖拉拉”、“上课不好好听讲”,家长所言的其实都是现象,而不是本质。为什么没兴趣,这跟我们成年人,工作的原理是一样的。深层次原因是,“没成就感。”成年人的工作,有时还有个外在压力,得养家糊口啊,得养孩子,娶媳妇儿,或买化妆品!但孩子的压力则小的多,顶多是考试压力,所以,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快考试了,大部分孩子,都会紧张起来,努力一段时间。。。但一考完,就又恢复原样了。成年人,干事业也是这样。得有“成就感”,才会越干越欢。成年人的成就感,非常简单,就是“加官进爵”——即升职、多赚钱!年底多拿奖金,赢得同事、同行的赞誉!确定自己的江湖定位!所以,您看很多人累的跟什么似的,人家也不差钱,天天还特忙。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说,就是干事业能获得成就感,有收获,有江湖地位。这一天天的过的踏实!!(这是人的心理诉求!)但凡学习好的也一样!考一次,“诶,不错!成绩挺好!”考一次,“诶,不错,有进步!”老师夸奖、夸奖,班里也重视,难题大多数同学不会,老师就专挑您家小朋友压轴,说出正确答案!您瞧,咋着,那能学的不欢吗?家长再请吃顿好的!小伙伴群里,也倍儿有面。所以,您看,学生学习和成年人工作的心理原理是一样、一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常识,没有孩子,一下生就抱着本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对着柴顿的肖像“呱唧、呱唧”亲两口,突然开始刻苦攻读,说:戴迪,以后长大了,我要成为柴顿、柴因斯坦、柴里夫人。。。而反过来,有的孩子不爱学习的根本,是他在学习上,天天被打击,各种考试,班级各种排名,年级各种排名。天天让他颜面扫地,抬不起头来。。。考不好之后,学校老师一般不待见他。中下等、下等的小朋友,老师也一般关注不到他/她。(别怨老师,尊重强者是人的本能。这跟公司里是一样的,一个团队,领导永远只对业绩优秀者有印象。对大部分业绩中下等的员工,脑瓜儿里没啥印象。。。别怨领导,人性即如此。。。)差生,还有就是小伙伴堆儿里没面子,在心里偷偷喜欢的小男孩、小女孩面前也牛不起来。。。回到家,天天妈妈、爸爸催着他学习。只不过好多孩子,在最开始成绩下滑的时候,没有父母去抱抱他,给他力量,引导他走出困境。或者,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不会引导,让孩子成绩再次上来。(有好多小孩,都是这样,小学成绩很好,到了初中、或高中突然就不行了。而刚刚不好的时间,此时这个时间节点,就特别重要!父母有方法,是完全能拽上来的。)反正疲疲沓沓,就跟着学呗。作业也做。整完了就行。课堂上也学。差不多,好像是那个意思就行。反正也不能退学。就这么晃晃悠悠、疲疲沓沓跟着呗。。。孩子为什么写作业时听歌,因为听课能带来愉悦感,而作业是不得不,必须得应付完的东西。人都是躲避挫折、躲避麻烦,躲避不愉快,而追求愉悦、快乐的。这是人的本能心理。应付作业的恶果,就是本来做这100道题,能有20~30%的收获。而好好完成的,能有70~80%的收获。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班里的同学,大家都做同样的习题,都同样的学,用功程度,也没差哪去!因为效率不同,收获就迥然不同!我为什么了解的还算比较清楚,第一是因为大量和中学生聊天,自然知道他们的心理过程。第二,我自己当过数学150满分的好学生,也当过88人考57名的差生。我自己也戴耳机写过作业,应付完成过。但也有认认真真,一个题不会,反复问的非常认真的完成过作业的经历。所以,我特别明白有什么不同和区别。对孩子的要求,不再是什么考上哪所重点大学?哪个重点高中?而是“尽全力!”这一条,最大的好处是,减压!在孩子感觉,父母不再是以前的咄咄逼人,天天逼着他学习!而是,有温情了。孩子,尤其是高三、初三的孩子,心理压力,会舒缓一点点了。。。我们抱着尽全力的努力去拼,但我们每次的目标仅仅是:比上次考试前进1名,或者比上次考试前进1分。核心根本是:给孩子制定蹦一蹦就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感觉稍微用一点力,这目标咱就达成了!本质是因为,孩子的小信心早已千疮百孔了!我们得先给Ta粘好、补好!这个原理其实,特别简单!大部头的学习书,比如1000多页,咱一般看的下去吗?一般看不下去!觉得要看完遥遥无期。看不到希望!但若给我们一本3页的学习小册子,随便一翻就完了,那一般能看的进去吗?绝大多数人都能!为啥?因为少!因为蹦一蹦,稍微努力就能完成!让人感觉成功触手可及。要想当个好老师,必须深入的挖掘人性、挖掘人的心理!又或者,一想到要跑马拉松,4万2千多米,完成的人肯定很少!但把马拉松改成100米,或500米,那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完成。我们在干啥?我们现在就是在一点点,引导着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找到成就感!这次考试前进了一名,或者1分,完成了目标。那么下次考试,就再制定“前进1名、或者1分”的目标!千万不要好大喜功!觉得,这一分,或1名太简单了。咱这次制定,前进3分,或前进3名吧。千万别这样!永远要记得,我们的目标,其实不是真的前进那所谓分数、或名次。而仅仅,就是先帮孩子,找到信心,获得成就感!因为这是差生,最稀缺的东西!且里面,还有一个心理学小因素,就是“超越预期”,所带来的愉悦!!!我们每次的预期,才是前进1分,但假设,每次前进的都是3分,那带给孩子的快感、成就感,超越预期的欣喜,都是很大的!都属于“额外赚到的!”这比,设定前进3分,就果真考了3分。能带给孩子的愉悦感,成就感,要好得多!!!就这样一次一次的设定非常小的目标,不要好大喜功,不要贪。就这样一点点的建立信心。永远记得:我们的目标,不是孩子的具体分数!而仅仅是:建立信心、找到成就感!建立信心、找到成就感!建立信心、找到成就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连续三次、或5次这样设定目标。一旦真的建立起来了,孩子的内心就似上了发条的小火车,自己就跑起来了,我们所希望的好分数、好学校,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所以,多说一句,管理孩子,有时候和管理员工是非常像的。核心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引导他们朝着大家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所以,有管理经验的家长,一定在教育孩子方面,会更得心应手!关键是您舍不舍那心,有没有那耐心。说句大实话:其实大部分家长,没啥耐心。所以,这是家长应该改正的地方。这就跟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但千万别天天想着赚钱,那永远赚不到钱,而是天天想着把工作做好,自然赚钱、社会成就、江湖地位,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谢谢好多家长朋友,对我的认可。我可不是什么教育“专家”,也不是什么名师,就是一个非常简单、非常普通的老师!我也不是毕业于什么师范院校,也不是公立学校老师,仅仅是个辅导班老师。我所有的经验,都来自于自己的教学和每天和中学生们大量的沟通!我也没有读过大量关于教育的书籍。但我读过大量关于“互联网”、“商业”、“心理学”的东西。并把他们运用到了教育领域。因此,肯定有很多说的不对的地方,恳请大家多批评,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