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感五十四——戴着镣铐跳舞的小丑
每当我周末洗完澡以后,我就觉得自己是个即将被送往屠宰场的羔羊,我经常不自觉地在周末时间看手表,看手机时间,看天色,看电子表,看路人的走向,我像是一个被上了发条,随时准备爆炸的闹钟,叫醒的不是别人,而是不断催眠自己。
昨天我看了一篇科普文章,大意是即使一个人不是色盲,那你看到的红色未必和别人眼中的红色一样,进而我想到了人类的规则是人类通过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的规律制定出来的,这也牵扯到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人无时无刻不在服从规则,有些规则很重要,一旦不遵守就会危及生命,有些规则是为了保护弱者限制强权,有些规则完全是由人决定的,有些所谓的“规则”就是披着正义公平甚至最简单的“为你好”的外衣,还好,被这种规则“豢养”的鸟是永远不会知道这其中的秘密。
《飞跃疯人院》里的麦克墨菲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假装有精神病,被送到了疯人院,在这个被定义为“疯人院”的地方,麦克墨菲是一块打破“平静”的石头,他不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更多时候他是按照自己人生的惯性进行选择,他不是一个充满领导力的自由主义者,姑且叫做一个正常人,他想要的只是一个普通人想要的“自由”,甚至是公平地对待。可以预见,在疯人院这个地方,这块不合时宜出现的“石头”一定沉底,他不会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一样逃出生天,这部片子营造的每个细节仿佛是无懈可击的盔甲,将人们紧紧地罩住,即使离开疯人院,肉体和精神上的实质性迫害都是不可逆的。
麦克墨菲领着“病友”出海,他是乐在其中的,类似的场景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通过“规则”与狱警“谈判”,帮助狱友喝啤酒的机会,麦克墨菲喝安迪不同,一个单纯地破坏“罪恶”的规则,一个利用“罪恶”的规则周旋。最后他们都一定程度地破坏了“规则”,救赎了自我,也帮助身边的人获得了“自由”,不过麦克墨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种对活人来说更为抽象的自由。
几个跟着麦克墨菲逃出疯人院的“病人”受到了更多的折磨,因为他们触发了这个制度内的“惩罚”机制,每个制度都有一个自动惩罚“异类”的标准,麦克墨菲面对一次一次地惩罚始终徘徊在底层的自由欲望层面,他不明白他所面临究竟是什么,没有系统的深层次的认识,凭着直觉为所欲为,带领“病友”大闹因为喝得酩酊大醉以至于错过了逃出疯人院的最好时机。
不能否认的是,麦克墨菲内心自发的原始自由欲望一旦肆意扩大,在有力地破坏旧体制的同时,极易引导人类进入一种无序状态,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潜在危险。
麦克墨菲眼睁睁地看着护工关掉了通往自由的窗户,再也打不开了,任何正面地抗争是徒劳的,被疯人院变成了行尸走肉,一个牺牲品,他在池塘中沉底了……
疯人院的好朋友印第安酋长拥抱了他,亲手闷死了麦克墨菲,这个场景成为本片争议之所在。酋长按照麦克墨菲的提议,拿压水龙头砸碎了窗户,奔向自由的远方,不能不提的是,这种自由的欲望也是原始的,因为这个角色的设定是印第安人酋长,原始部落的制度相对落后,还未丧失理智的他们两个人有着相同的人类本能,麦克墨菲内心的放纵不羁恰恰点燃了酋长沉睡的欲望,我忘不了当病友们谈论麦克墨菲已经逃出疯人院的消息时,酋长失焦的眼睛突然有了光芒。
据说电影里给精神病人做脑额叶切除术,这项摧残人类大脑的臭名昭著的手术竟然获得了诺贝尔奖,当然,人类不可能精确预料一项科研成果到底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后果,落后的制度糟蹋人,现代的制度好像也可以披着“文明”的外衣继续毒害一部分不融于制度的人。
人类对于自由的渴望是模糊的,我的这种讨论是苍白的混乱的,我只不过是一个戴着镣铐跳舞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