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选萃:独参汤 人参蛤蚧散
独参汤(益气固脱法)
元葛可久《十药神书》
大人参二两,去芦
上fu咀。以水二盏,加大枣五枚,煎至一盏,细呷之。服后熟睡一觉,后服诸药除根。
【主治】大汗大下之后,及吐血、血崩、血晕诸症。
【方论选萃】
清吴谦等:若病兼别因,则又当随机应变。于独参汤中或熟附补阳而回厥逆,或加生地凉阴而止吐衄,或加黄芪固表之汗,或加当归救血之脱,或加姜汁以除呕吐,或加童便以止阴烦,或加茯苓令水化津生,治消渴泄泻,或加黄连折火逆冲上,治噤口毒痢,是乃相得相须以有成,亦何言其为独哉。如薛己治中风加人参两许于三生饮中,以驾驭其邪,此真善用独参者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清唐容川:浓煎细咽熟睡,取养胃之阴,安护其气,气不脱则血不奔矣。世以党参代之,并认为阳药,不知人参柔润甘寒,乃滋养中宫津液之药。人之真气,生于肾中,全赖水阴含之;出纳于肺,又赖水津以濡之。故肾中水阴足,则气足而呼吸细;肺中之水津足,则气足而喘息平。人参滋补中宫之津液,上布于肺,下输于肾,故肺肾之气得所补益(《血证论》)。
近代程门雪:气脱证,口开眼闭,手足厥冷,汗如雨泼,六脉微细。非独参不救,古法用一、二两。今价贵,亦至今必用二、三钱,始有力,也有童便冲入更佳。此症至急,不能久待也(《书种室歌诀二种》)。
人参蛤蚧散(肃肺纳肾法)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蛤蚧河水浸五夜,逐日换水,洗去腥,酥炙黄色一对 杏仁去皮尖,炒 炙甘草各五两 知母 桑白皮 人参 茯苓去皮 贝母各二两
为末,茶水冲服。
【主治】治久病气喘,咯唾吐脓血,满面生疮,遍身虚肿。
【方论选萃】
明吴昆:二、三年肺气上喘,则病久而肺损矣。咳嗽出脓者气病,出血者脉病也。面为清阳之分,六阳之气皆会于面,其气常实,不易受邪,今满面生疮,此正气衰而邪气盛,乃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象也。是方也,人参益气,蛤蚧补真,杏仁利气,二母清金,桑皮泻喘,若甘草、茯苓,乃调脾而益金之母也。又曰:蛤蚧为血气之属,能排血气之毒,故此方用之调脓理血,亦假其性而伏奇于正也(《医方考》)。
【按语】
清王旭高氏谓其方治水寒久嗽、咯唾、喘逆者。盖人参、茯苓、甘草补后天以养先天;蛤蚧纳气归窟;桑皮、二贝、杏仁清金止嗽,乃肺肾同治法焉。明朱橚《普济》载人参蛤蚧散,只人参、蛤蚧二味,重在摄纳肺肾元气,与本方名同而实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