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落魄时,读了3遍《道德经》,改变一生:其人、其书、其道
为什么读《道德经》?
一年前,我的工作很不理想,那时候一门心思想着升职,可最后却不尽人意,不升反降。
在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困惑。
我开始反思自己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几个月下来,头发掉了不少,还是没走出困境。
有一天,一位高升的领导找我聊天,我就把自己心里的困惑和他讲了。
他听完后,给我讲了一番话,我突然觉得茅塞顿开,感觉他给我打开了一扇门。
他说:
在职场中,技术能力很重要,它能让你活下去。
如果你想升职,光靠技术能力还不够,因为只有你的思维才能让你走得更高。你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大到圣贤,小到身边的这些领导,哪个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
你要多读几本经典,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再形成自己的思想框架,这样不管你做什么决策,都有依据。
他建议我先读《道德经》,再看看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书。
南怀瑾先生有个比喻:
《道德经》就像一个药店,当你有病,有问题的时候,你需要进去看看。
读了几遍以后,我感觉对我个人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把它推荐给你:
其人
大家都知道,《道德经》是老子写的。
“老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而不是他的名字。
在古代的时候,“子”是老师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等等,而“老”在中国的文化里代表着很高的智慧和境界。
所以,人们对老子的尊敬是非常高的。
老子是干什么的呢?
我们都很熟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在西周时,周幽王为了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台,各诸侯一看以为是周王朝有难,都来救援,当大军赶到后,才发现是周幽王的玩笑。
所以,后来西周面临危险的时候,周幽王又点燃了烽火,向各路诸侯求救,结果谁也不来。
西周就这样戏剧性的灭亡了。
随后,剩下的残余力量迁都到了洛阳一带,也就是今天历史上说的“东周”。
据《史记》记载,老子在东周为官,官职为“守藏史”,按照现在的话讲,守藏史是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档案馆馆长以及天文台台长。
所以,他老人家不仅可以博览群书,还能了解前朝今朝的各种档案。
在那个年代,书真的是太少了。
一是大家都不愿意写书,怕自己的思想被人抄袭,你看孔子,他就是给弟子讲学,但不写。
二是写书实在是太费劲了,要在竹简上一刀一刀地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不就是竹简的意思吗。
老人家看了很多书,也知道很多事,非常有思想,那时候已经很出名了,所以这些王公大臣,都喜欢找老子聊天,让老子给自己解惑。
但周朝衰败得太厉害了,老先生对这个国家看不到希望,他准备出关隐居。
老先生准备从洛阳西出函谷关,目的地去哪,谁也不知道,史书也没有记载。
函谷关是从洛阳到长安的必经之路,当时函谷关的总兵叫“喜”,他对老子的智慧和思想非常崇拜,等老子到了函谷关,他就把老子拦了下来。
他说:你不能过关,你要是非走不可也行,你得把你的“道”留下来。
老子没办法啊,不写走不了。只好待在函谷关,一刀一刀地刻下了这部5000多字的传世经典。
写完以后,老先生骑青牛西去,去哪了,莫知所踪。
很多人说去了终南山,还有人说去了印度,把释迦摩尼给教出来了,都没有依据。
但据说总兵“喜”看了老子的著作后,也随着老子西去了。
其书
老子最早写完这本书后,并没有给他命名,这本书原来就叫“老子”。
汉朝的时候,在山东日照天台上有一个隐居的人,叫“河上公”,这个人一直研究“老子”这本书。
他研究完后,就把这本书按照“九九归一”分成了九九八十一章,我们今天看到的《道德经》都是河上公分的章。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人都注解过《道德经》,像韩非子,朱元璋,爱新觉罗福临等等,研究人多了去了,不仅有学者,还有很多皇帝。
为啥要注解呢?因为老子写的书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大家都在解读这本书。
现在公认的是两个人注解的本子:
一是:河本,就是河上公注解的
二是:王弼注解的。
王弼是魏晋南北朝的一个青年天才学者,英年早逝,去世的时候才二十四岁。他有注解了很多著作,包括《周易》、《论语》、《道德经》等,但最好的是《道德经》。
毛主席也说:《老子》,王弼的本子最好。
那么,谁给这本书起的《道德经》这个名字呢?没有具体的记载,但在汉朝的时候这个名字就已经坐实了。
《道德经》里面的“道德”并不是指我们现在说的道德,如果这样理解就太狭隘了。
正确的是把“道”和“德”要分开来理解。
“道”是啥呀?
老子说这个东西太高深了,所以在书中一开始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是:可以说的“道”,便不是长久的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名可名,非常名。语言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有局限的,你拿它来解释道,不就是有点太low了吗。
正所谓: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就是这个道理。
那怎么才能理解“道”呢,需要“悟”,能悟出道的,才是高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悟性”。
你看职场中,很多能升职加薪的人,都是很有悟性的人。
能通过具体的事摸索出其中的规律,懂得其中的关键和本质,所以混得就比较好。
如果老子他老人家现在坐在你的对面,你问他:老师,什么是道?
老子会给甩你一个形象:你走在路上。
当我们走在路上的时候,你就需要考虑方向、目标、交通规则、境界、路的边界、底线、路况等。对于个人的一生来讲,不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
放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你工作是否有目标,你是否违反规则做事,是否守住了底线......
这就是道。
“德”又是什么呢?
我记得小时候,大人总给我们说一个谜语:“双人十四一条心”,谜底就是这个“德”字。
实际上这个谜语的说法是有一点错误的,“十”下面的这个字不是“四”,而是“目”,叫做横波目,早期的目就是这种写法。
我们一起走在路上,在一个十字路口,大家看着前面的路,一心遵循这个“道”,大家同心同德,没有异心,这不就是按照“道”去做事吗。
按照“道”的方式做事,就会有德。
德者,得也!
前人为什么把这本书叫《道德经》,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逻辑就是道在前,德在后,有道才有德。
在《道德经》的前三十八章,讲的都是“道”相关的内容。三十八章以后,讲的是“德”相关的内容。
其道
我引用《道德经》中几条来分享一下“道”的内容: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摘自《道德经》第七章。
我有一个领导,他当时是我们公司最年前的高层,80后,担任公司副总。从我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和他在一起共事,他的言行就非常的符合这句话。
在他做项目经理的时候,大家都非常喜欢到他的项目组中做事。
他会经常深入到一线当中,和手下的兄弟们在天寒地冻的外边一起修车。苦活、累活、脏活他都会伸手干,而不会只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
请兄弟们吃饭喝酒都是家常便饭了,有人算了一下,他干项目的时候,所有项目奖基本都拿来犒劳兄弟们了。
有一次发年终奖,根据公司的年终奖制度,有一个员工没有发到年终奖,但平时的工作大家都看在眼里,是值得肯定的。
这位员工找到他,希望他能和公司的领导沟通一下。
他几次和公司领导争取,但公司给出的答复是已经板上钉钉了,没办法改了。
最终,他从自己的年终奖里拿了6000元,给了这位员工。
这位领导很有团队凝聚力,就是因为平时很照顾手下员工的利益,而舍得放弃自己的利益。
在他准备出去创业的时候,几十号员工自愿出资,有的人甚至直接出去和他一起干了。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摘自《道德经》第十五章。
现在大家说犹犹豫豫,是个贬义词。
在古代的时候,犹和豫是两种动物,它们出门的时候就非常的小心谨慎,就像我们行走在冰面上一样,一刻不敢松懈。
在工作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工作快结束的时候,大家就放松了警惕,通常的心理是“最后这点,差不多就行了”,反而会酿成大错。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行百里者半九十”,“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做事保持谨慎的作风,贯穿始终,才不会功亏一篑。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摘自《道德经》第十五章。
敦厚朴实,做人要厚道。这个世界最不缺的是聪明人,很多人喜欢耍心眼,编谎话骗人,以次充好,自以为很聪明,实际上别人不拆穿你罢了,照顾你的脸面而已。
尤其在职场中,你能骗别人一次,骗不了别人两次,到头来把自己的人品给废了。
所以厚道才是最有价值的聪明。
我们也常说“虚怀若谷”,就是做人要宽容。
无论你是领导也好,同事也罢,还是夫妻共同生活,心里得容得下人吧。
尤其是做领导,想领着别人做事,没有格局,谁愿意跟着你啊。
再有,什么叫“情商”?哪怕你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你不喜欢这个人,也要容得下别人把话说完的权力,这才能显出你的格局。
“上善若水”,摘自《道德经》第八章。
最高的智慧和品德就像水一样,润泽万物,滋养生息。
一个人想要成就自己,就先要学会成就别人。
原来我们公司有一个领导,看谁都看不惯。总说这个人有什么缺点,那个人有那个缺点,最后大家都不愿意说他的好话了。
在职场中,要有成人之美的风度。想要让别人信任你,跟随你,就得有成就别人的信念,否则凭什么人家愿意跟着你干啊。
“反者,道之动”,摘自《道德经》第四十章。
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查理.芒格对老子特别崇拜的地方。
很多时候,大家相信看见的,容易忽视看不见的东西。
就像工作中解决一个问题,如车辆馈电,大家看到的都是问题的现象,解决方案都停留在换电池,充电,却疏忽了问题的根本原因。
再比如当面对复杂任务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恐惧、退缩,却不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的道理。
写在最后
一个人的进步是不断学习和反思的产物。
人的能力就像汽车的各项性能一样,是一个综合的结果。偏执于某一方面,必定会失去一隅。
职场中,有一颗智慧的大脑远胜于强壮的双手。
如果一生中认真看几部经典,选择几部自己精读的书,应该是进步最好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