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篇:天坛公园游记
天坛公园游记
今天,我俩要去天坛公园游玩。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天坛有两重墙,形成了内外坛,均北呈圆形,南为方形,是当初为了把天地的形象表示出来,以象征“天圆地方”之说。这是古人对天地的认识。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只西面临永定门内大街有两座门:北门是明代旧有的,称“祈谷坛门”;南门是乾隆十七年(1752)增建的,称“圜丘坛门”。两门均为三间拱券式,绿琉璃简瓦歇山式顶。现在的外坛北门和东门,都是1975年以后增建的。而内坛则是四面设门的。天坛公园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的祭坛建筑群。
我们经过几次转车,终于来到了天坛西门,买票进入。首先看到中间是一条石板铺的光滑的主道,两侧各有一条辅道,主道与辅道之间是绿化带,里面栽种着一溜松树。往前看,好深呢,一眼望不到底;右边是并不宽的树林,而左边的松树林却是看不到边。在右边树林里,比较显眼的是较多的老槐树,都有几百年了。在靠近门口观光车售票亭后一堵砖墙旁,有一棵树围近五米的老槐树,它生长在一个角落里,无人注意,我俩若不是过去放包取相机,也不会发现的。我们围着它看了好一会儿,它的根部裸露在外面,特别庞大,向四周伸展,努力地掘住土地,扎入地下,形成了一个很宽大的面,使得大树牢牢地站立在那里,几百年了,依然茂盛,真是令人称奇。
往里走,穿过一座红墙拱形大门口(好像叫西天门),不多远,我们看到一条道通向南边,不远处有一座建筑,就顺着路走了过去。来到近前,看到门额处挂有“斋宫”的牌匾,原来这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地方。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礼制,举行祭祀前人们要行斋戒礼,以示对神的尊重,也表示祭祀的重要性。每次祭祀前,皇帝需提前三天到斋宫进行斋戒,要求不茹荤,不钦酒,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理刑名,不问疾吊丧,清正洁身,以示敬诚。斋宫四周围绕着深而宽的护城河,有一座石拱桥连接着宫门。河里已没有水了,河底长满了杂草。沿护城河外墙是巡守步廊,是供保卫皇帝的卫队遮风蔽雨的地方。
从宫门进去,走不多远,又看到了一道宫墙,照样有河护卫着,看来为了皇帝的安全,真是够用心的了。一座斋宫,两道高大的宫墙,两道宽阔的护城河,再加上两千人的护卫兵,可谓壁垒森严,风雨不透,固若金汤,皇帝在里面可以高枕无忧、静心斋戒了。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斋宫正殿。正殿共五间,坐西朝东,红墙绿瓦,汉白玉石基和护栏。大家知道,皇宫里的建筑都是用黄琉璃瓦覆顶的,这里的为什么要用绿瓦铺顶呢?因为皇帝是上天之子,在上天面前,皇帝就成为老二了,他当然不敢妄自尊大,只能对天称臣,所以就降格了。
大殿正面台阶中间为云纹浮雕丹陛,顺台阶而上,是一个宽阔的平台,左右各有一座石亭,右边是“斋戒铜人亭”,左边是“时辰亭”。铜人亭为石制四方柱支撑,四面为砖券拱形,绿琉璃瓦方形攒尖顶,顶上设四方吞脊宝珠。它高有5.5米,方为2米,构造精美,是斋戒时放置斋戒铜人的地方。根据史料记载,皇帝斋戒时,亭内设方几一张,黄罩云缎桌衣,上设一尺五寸高的铜人像一尊,铜人手持斋戒牌,以使皇帝“触目惊心,恪恭罔懈”,就是时刻提醒皇帝不要胡思乱想,要诚心斋戒。皇帝进驻斋戒,太常寺官员要到紫禁城乾清门,在黄案前行一跪三叩礼,恭恭敬敬地把斋戒牌和斋戒铜人请到这个亭子里;等祭祀礼成后,再有太常寺官员恭撤斋戒铜人和斋戒牌敬贮匣内,送缴寺库。“时辰亭”高2米,是一小型殿宇式石龛,下设石座。你别以为时辰亭是像日晷或沙漏一样记时的器物,其实它又叫奏事亭,为大典前由太常寺及钦天监官员将时辰牌进于此处,奏报时辰,皇帝依所奏时辰,起驾出宫,临坛行礼。围着时辰亭转了一圈,发现只有东面有一门洞,可以盛放东西,看来那个时辰奏折应该放在这里面吧。
殿正门上方高悬乾隆御书墨底金字“敬天”匾额,殿顶呈拱券结构,很像陕北的窑洞,看不到栋梁榱桷的痕迹,所以又叫无梁殿。正面悬挂着乾隆亲书的“钦若昊天”巨匾,表达了天子对皇天上帝的虔诚之心。殿内仍按乾隆时期的原貌陈列,有紫檀木制成的皇帝宝座,宝座后面是紫檀瘿木五扇屏风,屏风上面刻有九龙戏珠的图案。宝座两侧摆有宝象、角端、香炉、暖炉等。宝座前还陈列着两个像编钟一样的大型器物叫镈钟,它是古代的一种单体打击乐器。无梁殿经过修缮后,其他四个房间已经改成展览室了,内容主要为祭天斋戒的由来以及斋宫的有关情况介绍,分斋宫建筑展、斋戒仪展、百官斋戒展、皇帝御斋宫展四个部分。
无梁殿在明朝和清代前期,一直是皇帝斋戒时居住的地方。后来,据说由于雍正帝得位不正,他即位后宫廷里的斗争仍然很激烈,雍正帝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于雍正九年(1731)在紫禁城内修建斋宫,将祭祀大典前的斋戒仪式改在宫中进行。再后来,乾隆帝认为还是在天坛处的斋宫进行斋戒虔诚,于是在1742年下令修缮斋宫。这次修缮增加了寝殿、配庑、回廊等许多建筑。以后祭祀大典前,先在紫禁城斋宫内斋戒,祭前一日再到天坛斋宫进行斋戒,宿于寝殿。有了寝殿,这个无梁殿就改成为会见阁僚及百官候驾之所了。看来,乾隆帝比他老爸要高明得多了,这样一来,既舒服又安全,还得到了“敬天”的好名声。
在斋宫东北角,有一座重檐歇山式二层建筑,它就是钟楼。在明初,斋宫内设木架悬铜钟,每于皇帝进出斋宫均鸣钟迎送。到清乾隆八年始建这座钟楼,内悬永乐年所铸大钟一口,名“太和钟”。钟体巨大浑厚,声音圆润洪亮。斋戒前,皇帝出宫即开始鸣钟,皇帝到达祭坛则钟声止。
从斋宫南门出来,往西走不多远,就是“神乐署”。它是明清两朝举行大典前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最高的音乐学府了。进入门口,面前是一个宽敞的院落,远处是一座红色墙面的影壁。北墙上生长着爬山虎,上面嵌有两块白牌子,原来这里镌刻的是北京市首批国耻纪念地标志牌——侵华日军细菌部队遗址。1939年至1945年8月,日军西村部队(1855部队)将司令部设在署内,并进行细菌战的实验与研究。这两块牌子意在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永远也不能忘记日军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并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转过影壁,就是神乐署的署门了。从署门进去,迎面看到一座大殿,它就是凝禧殿,是神乐署的正殿,为绿琉璃瓦歇山顶单檐建筑,是用于排演祭祀大典的。它坐西向东,六楹五开间,东西向设穿堂门,现开辟为“中和韶乐”展演区,隐隐约约从里面传来悠扬的古乐演奏声。在宽阔的广场的南北两侧各有一排树木,遮挡着南北廊房。廊房里面就是神乐署的常规展览——古代皇家音乐展,分为“历史沿革展室”“乐律展室”“鼓室”“舞蹈服饰展室”“词曲展室”“笛箫埙笙琴瑟展室”六个部分。看了这些展览,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中华音乐之渊源流长,灿烂辉煌,令人引以为豪。
我俩又转到了神乐署的后殿,它原名玄武殿,明末改为显佑殿,是供奉玄武大帝以及诸乐神的,左右配殿各三间。进入后殿,看到房顶梁上彩绘绚丽,还绘有太极图,原来这里以前是道观,玄武大帝是道教镇守北方天界的威武神,所以绘有太极图彩绘。大殿里面陈列着对音律作出重大贡献的我国古代音乐家的塑像,以及一些宫廷乐器,像磬、编钟等。
来到后院,看到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国槐,旁边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叫“神乐槐”,有500年的树龄,树形端庄持重,像一位深谙中和神乐的老夫子凝立静听。
从神乐署出来,我俩沿着道路向东走,一会儿来到了一条南北通道,向南看去,好远好远,两侧尽是松树林,望不到边,横看、竖看、斜着看都成行。游人往南边去,我俩也随着向南走,边走边欣赏着两侧的景色。这里的松树底下是人工栽植的绿草,修剪得整整齐齐,看上去绿草如茵,不时见到有游人躺在上面休息,我俩也小憩了一会,真是好舒服呀。走了好一会,终于走到了尽头,前面有一个牌子,上面画着导游图,许多游人围着看,我也过去瞧了瞧,应该向东走。走了一阵,来到了天坛的南大门处。只见一条宽阔光滑的石板大道一直向北延伸,北面有一些建筑;大道两侧的大花盆里盛开着各色鲜花,再靠近路边是一溜红色的宫灯,青翠的松树装点两边,庄严肃穆。
往北走,来到了三个石柱门前,它叫棂星门,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门的一种形式,两根立柱上面搭一横梁,称为“额”,形成门框,立柱前后有“戗柱”斜撑。每根立柱上端均横插一块云板,上面雕满祥云,如同华表一样,只是柱头没有蹲着坐兽。细一看,三个石门的大小还不一样,中间一个最大,右边一个稍小,左边一个最小。原来这三个石门是有等级的,最大的一个是皇天上帝所用之门,右边一个是皇帝走的门,而最小的一个则是陪祀人员所走之门。现在只开着左边最小的一个,游人只能从这个门进去,看来游人也就是相当于陪祀人员了。
从这个小门进去,就是圜丘坛,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我放眼四望,原来它有两道并不高的红墙,上覆蓝色带有龙纹的琉璃筒瓦,外墙是方的,内墙是圆的,象征着天圆地方。每道红墙的四面都有相同的三个棂星门,一共是二十四个,称“云门玉立”。内外墙之间地面是大青砖铺地,这应该是原来地面的样子吧。在东面靠近外墙的地方,有一座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的东西;朝东北方向,一溜排着八个镂空的像大缸一样的东西,这是干什么用的?我们走过去,看了看介绍牌才知道,原来这绿色的东西叫燔炉,祀天大典开始时,先置一刳净牛犊于炉上,以松枝、苇把燔烧,以迎天神,叫“燔柴迎帝神”。祀典礼成,皇天上帝神案上所列一应供品及祝版、祝帛全部恭运炉内焚化,皇帝也需在一旁恭立、目视,叫“望燎”。那八个东西叫燎炉,是用铁铸的,也是用来焚化供品的,分别对应着清朝前八代皇帝神案前所陈供品。
看完了下面,该到圜丘上面去瞧瞧了。我俩顺着台阶往上边走边看。圜丘有三层,四面各有一个台阶,每层均有汉白玉石栏,栏板和栏柱上都有精雕细刻的云龙图案,每根栏柱下面都有一个探出来的龙头,龙嘴中间有一圆孔,应该是用来往下排泄雨水的吧。终于来到了第三层的平台,正中心是一圆形大理石板,略微高出,叫作天心石,也称作太极石。从中心向外铺着一圈一圈的扇形石,共九环,每环扇形石的数量都是“九”的倍数,第一环是九块,第二环为十八块……第九环是八十一块,寓意为“九重天”。圜丘台的很多东西都与九有关,如每层四面的台阶都是九级,各层栏板望柱的数量也是如此,以此来象征“天”数。对“九”的反复使用,强调上天至高无上的地位。
介绍牌上说,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听起来声音格外浑厚洪亮。有很多人在那里,我没有试,但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一种声学现象,从天心石发出的声波传到四周栏板后,被迅速反射回来,声波震动增强了;同时又由于圜丘台的半径较小,回声很快,有人测试过,从发出到反射回来只需0.07秒的时间,所以人听起来就特别响亮了。
站在圜丘台上,可以看到在西南侧外墙边立着一根高高的红木杆子,叫望灯杆,举行祭天大典时,要悬挂直径6尺、高8尺的大红灯笼,灯笼内竖立5支点燃的蜡烛。望灯杆原来有三根,1914年,袁世凯为准备登基称帝也举行了一次祭天,拆掉了其中的两根,现在还可以看到那两根下面的底座。袁世凯为什么要拆掉两根呢?不得而知。
“老李,北边有座宫殿,咱们过去看看。”我俩沿着圜丘坛北边台阶走下来,出了棂星门,迎面是三座并列的殿脊式券门,它就是皇穹宇的宫门。在中间宫门处有一个说明牌,介绍着“回音壁”,指的是围绕着天库(皇穹宇所在的圆形院子)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准,声波可沿墙内壁连续反射,向前传播。如果两人分立于东西配殿后回音壁下,面向北轻声对话,双方均能清晰听到,一呼一应,一问一答,妙趣横生。
进得门来,看到正北面一座圆形建筑,它就是皇穹宇,是专门用于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它坐落在高三米青白石砌筑的圆形须弥座上,四周围绕汉白玉石栏,单檐攒尖式鎏金宝顶,上覆蓝色琉璃瓦,正面是红色木雕菱花图案的槛窗和门,彩绘绚丽,显得富丽华贵。在东、南、西有三处台阶可通其上,南边台阶的中间汉白玉石上雕刻着精美的二龙戏珠的图案,一升一降,栩栩如生,由于怕游人踩踏,已用玻璃罩护起来了,此处台阶也封闭了,不能通行。我俩从东面台阶随游人慢慢走上去,看到雕刻着龙云纹饰的栏杆柱头被游人摩挲得非常光滑了。我俩转着往前走,只有一扇窗口和门口处可以看到里面的构造。它由环绕的十六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鎏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中心为大金团龙,周围有360条金龙,象征周天为360度。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的跨度在中国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
皇穹宇院内陆面上铺的大青砖已被踩踏得凹凸不平,两侧是东西配殿,都是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出台阶六级,饰旋子彩画,造型精巧。我们转着看了看,东殿殿内供奉着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
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第三块石板叫“三音石”。据说,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见一声回音;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呢?据了解,这块石板正好位于整个圆形墙的中心,声音经过墙壁的反射,回声就返回到中心位置,而且还特别响亮。到达中心位置后,它还会再向四周传播,再次反射回来,接连三次,因而人们就能听到三次回音了。其实不止是三次,而是连续不断地反射,只是到后来随着反射次数的增多,音波会越来越弱,人们听不到罢了。你说奇妙不奇妙?
我俩往外走,看到在门口处的台阶上坐着几个女老外在休息,其中两个特别肥胖,她们要是把整个天坛转下来,肯定会累得够呛。出了院门,我俩往西走去。刚走不多远,看到在松树下水泥砖铺砌的空场上,几个人正在尽情地舞着彩带,有大人,也有孩子,彩带被舞得飘来飘去,煞是好看。有许多游人在用手机拍照。我俩也观看了一会,又往前走,发现有很多较粗的古松柏树,其中在北边一个月亮门东边铁栏杆里面,有一棵很粗的古柏树,树顶已经干枯,但旁边的树枝却特别茂盛,使劲地往西侧伸展,使得整棵树好像失去了重心,只好用两根钢管来支撑。树枝像伸出的一只巨手在欢迎游人,所以这棵树叫迎客柏;又因其树干根部裸露着一部分向外膨大,像佛肚一样,因此又称作“佛肚柏”。
穿过月亮门,又是一片成行成列的松树林,我俩从成贞门北边转到了南边,发现一棵奇特的松树上挂着一个说明牌,走过去一瞧,这棵松树叫“九龙柏”,已有五百多年的树龄了。只见它粗壮挺拔,树干表面上遍布纵向沟壑,随着树干不断往上升高扭曲缠绕,状如九条蟠龙盘旋腾飞,令人称奇。关于这株九龙柏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清乾隆皇帝有一次到天坛来祭天,当他视察完大典的准备情况,在皇穹宇围墙下休息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一种奇怪的声音。于是乾隆皇帝就四处寻找,发现在围墙下有九条蛇,一下子就钻入了泥土当中。乾隆皇帝就命人来抓蛇,四处寻找不见,突然发现围墙外有一棵树,树干表面布满沟纹,就像九条腾飞的龙,所以就起名叫“九龙柏”。
我俩找了一个树荫坐下休息,无意间,看到一个中年男子走到路边一棵古松树下,放下音响,打开,然后左手握着话筒,用右手理了理额前的头发,还自做多情地朝前咧嘴笑了笑,开始唱了起来,其实前面一个听众也没有。我感到很有意思,真是一个歌唱爱好者。
从这里沿丹陛桥往北就是祈年殿。何谓丹陛桥?就是连接圜丘坛和祈谷坛的一条高出地面4米的大道,因中部下有东西向的券洞通道,故名桥,这可是北京最早的立交桥了。我俩决定先往东去看“七星石”,再转回来看祈年殿。于是我俩就往东走去,这里是一大片马尾松林。顺着林中小道走啊走,走走歇歇,走到东边又折向北走,好一会,来到了一处人多的地方,看到地上放着许多写有字的纸片,瞧了瞧,原来是征婚的,这个地方是相亲的。稍往西走,就来到了“七星石”边。在一个用铁栏围起来的方形草坪里,仿北斗七星摆放着几块大石,上刻云纹图案。当我拍照时,仔细一看,里面却是八块,其中有一块小点的,这是怎么回事?看了说明牌才明白,原来在明朝嘉靖年间,在这里放置了七块巨形镇石,上刻山形纹。满族入主中原后,为表明满族也是华夏一员,乾隆帝即诏令在东北边增设一石,有华夏一家、江山一统之意。嘉靖皇帝为何在这里放置七块巨石呢?据资料记载,嘉靖皇帝十分迷信道教,道士对他说,祈年殿东南方太过空旷,对他不利。他便在此设置了这七块大石,讹传为陨石,实寓意为泰山七峰。
这里有几棵更为粗壮的古柏树,当我俩为一棵古柏所惊叹转来转去观看时,不远处有几个游人正手拉手在丈量着另一棵古柏。
紧挨着的就是一道长廊,它宽5米,长350米,共七十二间,呈曲尺状,分四段,又称“七十二连房”,因原先是前窗后墙,连檐通脊,形如房舍,所以有此称,现在只还有最长的东西向一段有后墙。它是宰牲亭、神厨及神库连接祈谷坛的封闭式通道。祭祀前夕,廊内悬灯,典礼所需所有供品都从这个长廊送上祭坛。我俩走进长廊,只见廊边木凳上坐满了游人,但据说大部分是附近居住的老年人,他们不是打扑克就是下象棋,自得其乐。
沿长廊向西走着,看到北侧有一出口,我俩就走出去瞧,原来是一片古树林,有数十棵高大粗壮、历经沧桑的古柏树,据说树龄都在八百年以上。有的古柏树上面长着许多大瘤子,有的像菜花,有的像罗汉头,显得极为苍老遒劲,它们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依然青翠茂盛。“老李,你看那里有几只蜜蜂呢!”在一棵柏树的缝隙处,有几只蜜蜂在出出进进,里面可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它们在里面生活呢。这里面有一棵与众不同的古柏,叫莲花柏。它的基部很庞大,分为五股,其中有几股朽坏的上部已被锯掉,只留有下面很矮的一截,周围长有许多大瘤子,形似巨大的莲花盛开,因而得名。
我们顺着长廊来到了北神厨的西边,这里有一棵柏抱槐树,在千年古柏的怀中生长着一棵百年槐树,槐树生长在柏树的中心,把古柏撑得四分五裂,柏树只还有一根树枝活着,而槐树却长得很旺盛。
天坛公园内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古柏就有2500多棵,大多植于明清时代,也有少数是元代种植的。在中心建筑周围密植松柏,形成一种庄严、肃穆、宁静、纯洁的氛围,这与祭祀的气氛是相一致的。据说,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游览天坛公园时,看到这么多古树,不无感慨地说:“天坛的所有建筑我们都能仿造,但这些古树是仿造不了的。”这是我们的宝贵的财富,应该好好保护它们。另外,尼克松还高兴地观看了我国政府特意安排的女少先队员欢快地跳橡皮筋的城市休闲运动。那一刻,尼克松的眼神充满温情。但他显然不知道这个游戏里所包含的意思,北京女孩子跳橡皮筋时一边跳一边唱着当时流行的歌谣: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杜鲁门他妈,是个大傻瓜……在那时的中国,游戏里面也包含着很强的政治色彩。
来到长廊的最西端,随着不断升高,我俩经过祈谷坛的东砖门,来到了院内,只见东西各有一座配殿,南面是一道大门,北面高台上一座圆形建筑,那就是祈年殿。南大门是祈年殿院落的正门,叫祈年门,为庑殿顶建筑,殿宇有五楹,中三间为门,祟基石栏,属中国古代最高等级门制。中门供皇天上帝专用,皇帝进出走左(东)门,百官走右(西)门。我俩先到东西两座配殿看了看,都成了展室。东配殿是祈年殿大展,分“祭天建筑的历史演变”“祈年殿建筑艺术”“明清祈谷礼”“相关重大事件”等几部分,有图片,有模型,还有一些实物,比如祈年殿的构件等;西配殿介绍的是中国古代祭祀的历史以及祭祀礼仪的整个过程,展示了中国古代祭祀文化。
参观了两座配殿,我俩就去看祈年殿。祈年殿原名叫“大祈殿”,是矩形结构,用于合祀天、地,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为天坛最早的建筑。到嘉靖二十四年,改为三重檐圆顶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清乾隆十六年,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为“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在光绪十五年时被雷火毁掉,数年后按原样重建。
祈年殿坐落在高六米的底座上,看上去真是宏伟大气,美丽壮观。底座是一个三层的圆台,环绕着汉白玉石雕栏。这个圆台就是祈谷坛。祈谷坛的四面有踏步通向祈年殿,南北踏步中间为汉白玉石浮雕,第一层为卷云纹——“瑞云山海”,第二层为两只凤凰——“双凤山海”,第三层是二龙戏珠——“双龙山海”。这些图案采用的是高浮雕的表现手法,起伏强烈,龙凤似有腾跃之态。踏步两侧为石栏,三层坛面周围也有石护栏,下有排水嘴,护栏望柱和出水口的雕饰也和踏步中间的浮雕相一致。
我俩顺着踏步来到祈年殿门前。祈年殿一层为红格子木门窗,上边刻着金黄色的各种花纹,耀眼夺目。三层重檐采用斗拱方式向上逐层收缩呈伞状,蓝瓦红柱,彩绘重檐,显得金碧辉煌。朝里看,虽为三重,但实际只有一层,一眼就能望到顶。只见内围是四根粗大的以沥粉贴金的方式绘有金色海水宝相花图案的红漆木柱直通到顶,叫龙井柱或通天柱,象征着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它高19.2米,大头直径为1.2米。中围十二根“金柱”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外围十二根“檐柱”象征着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与外层相加为二十四,象征着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为二十八,象征着天上的二十八星宿。这二十八根柱子全部为金丝楠木,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为三十六,象征三十六天罡。殿顶不用大梁和长檩,只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殿顶。殿顶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整个殿内绚丽多彩,富丽堂皇。
殿内按照清朝咸丰的祭祀陈设原貌陈列,正中摆放着皇天上帝的神位,两侧摆放着皇帝列祖列宗的配位。皇天上帝神位设于宽大的白石须弥座正中雕龙宝座之上,宝座后护以楠木雕金龙屏风,神位是圆形木座蓝色神版,青底,满汉合壁金色楷书“皇天上帝”。白须弥座环以朱栏,南向设三出堂,左右各有石坪,较石座低,为配祀神位位置,上面供奉着皇帝列祖列宗的神版。
祈年殿把我国古代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令人啧啧称赞。
祈年殿的北边还有一个院落,我们顺北边台阶走下来,进到院里,里面也有一座大殿,叫皇乾殿,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着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神版均供奉在形状象屋宇的神龛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时派官员扫尘、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礼后,由礼部尚书上香,行三跪九叩礼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员将神牌恭请至龙亭内安放,由銮仪卫的样铒抬至祈年殿内各相应神位安放,受祭,是平时供奉祈谷坛祭祀正位和配位神版的大殿。
看完了皇乾殿里面,我俩往回走,看到在西侧有一小角门,旁边的牌子上写着叫“古稀门”,说的是乾隆四十四年,弘历皇帝时年七十岁,太常寺官员建议辟一小门专供皇帝祭祀行礼出入,以减少步行路程,乾隆欣然采纳。又恐子孙均走此门形成懈怠不恭,便下诏明确:今后子孙寿达七十者方可出入此门。因此称为“古稀门”。实际上,以后清朝皇帝均无高寿者,出入此门的只乾隆一人。
从祈年门出来,我俩顺着小道往北走了一小段,然后又折向西行,又是一眼看不到边的松柏林。走了好一会儿,忽然发现前面有一组古建筑群,我感到很惊喜,这是什么地方?来到近前,只见一个月亮门连接着一道游廊,顺着游廊前面的路往前走,看到了一座非常漂亮的两个重檐圆形衔接套合在一起的亭子,叫“双环万寿亭”。它结构巧妙,造型新颖,亭面装饰着孔雀蓝的琉璃瓦,色彩极为明快,是国内仅有的一座凉亭。双环万寿亭原建于中南海,相传是清乾隆皇帝为祝贺母亲五十大寿,于1741年所建,双亭平面形状寓意两只寿桃,亭前台阶形如两个桃尖,取和合、吉祥、长寿之意。1975年,周总理在病中特别批复:“双环万寿亭可以迁往天坛,让人民看看。”于是广大群众百姓才能得以目睹此亭。
再往前走,又看到了一座夹在游廊中的连体凉亭,不过是方形的,叫“方胜亭”。两座亭子以及游廊的梁枋上都绘有山水、人物、花卉和西湖风景画。
在双环万寿亭的南边有一座不高的假山,上面也有一座凉亭,灰色顶,有苏式彩绘。此亭造型奇特,像扇面形状,因此叫“扇面亭”,也是极少见到的。
这个区域本来是一片古柏森森,现在平空“飞”来这么几座独特的凉亭,着实给天坛公园增色不少,也给游兴将尽的游人提提神,很不错。
据资料讲,天坛公园占地270多万平方米,约合四千亩,也真够大的了。我俩这一天围着偌大的天坛公园转了个圈,欣赏了那古代建筑的精美,苍松翠柏的壮美,虽然有点累,但心里却很舒畅。
2015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