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鉴定 | 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
古玉是出自古人之手,反映古人心声的玉雕。不是你、我、他想像出来的或理论出来的。现代玉雕和仿古玉雕就不具备这个特征。玉玩的是文化含量,越古越好。
古玉鉴定并不神秘,简单的说就是:用标形器和被鉴定器对比。实际要复杂一些,要经过:立标、观察、涉猎、积淀、总结、反馈、否定、精练、反复、对比。每个阶段都有可能误入歧途。如果说自我否定是进步的关键,那么有几个人有勇气;有能力面对自己的失误,而能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哪。多数人误入歧途并不奇怪。
玩古玉的人中,多数人终生入不了道[百分之九十]。部分人摆脱不了二把刀[百分之十]。不到百分之一的人能成手,也就是鉴定准确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只有难断没有错断的人,这就是现实。但愿能改变之,这不是单方所能为的。
包浆:
古玉包浆说穿了就是氧化膜,其又分为软包浆和硬包浆,软包浆手头有肉涩感(北方话叫肉头儿),硬包浆有明显玻璃光。软硬包浆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手长期盘玩或药液侵泡可做仿包浆。有经验者可区分。自然状态的子料也有包浆,一般硬度较高。
沁蚀: 有内沁和外沁,内沁就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晶体酥松,白色絮状(玉内杂质不是沁而是脏,沁和脏要分清);外沁是外部介质的侵入。内沁由内向外发展,外沁由外向内发展,互相促进,直至钙化。沁蚀状况和玉质密度分布、晶体酥松状况及外部介质性状有关。仿沁浮而真沁沉,沁真也不能断真(如老玉新工)。
玉质:玉石种类繁多,不同玉石需要不同看待!
新疆和田玉:属软玉,是我国文化承载量最大的一种玉,非常漂亮。商代以后的贵族器物多选此玉。同今天的俄罗斯玉(俗称俄料)分子结构一致,仪器无法判别是和田料还是俄罗斯料。俄料多山料、和田多籽料。西汉和田料品种最全、质量最好,常见黄玉、羊脂玉等。
辽宁岫崦玉:红山文化器物多采用此玉。古玉多料精工细。
河南独山玉:主要有两种颜色,白青色和白绿色,白青色多做仿古器,白绿色多做抵挡仿翠件。古器中少见此玉。
阿富汗玉:密度、硬度低,很像玻璃。古器少见此玉,但现在人拿阿富汗玉充当和田玉的不少。
形神:
其实古人的审美跟今人还是有区别的,所以神韵也有很大差别。故现在再好的工匠也仿不出古人玉雕的神韵,没有那时候的大环境和文化熏陶。
腐蚀:
腐蚀不同于沁蚀,某些介质对玉表面有腐蚀作用。土中玉器的腐蚀痕迹多为点状分布,像天上的星星或星星的集中;而非连续片状。汉墓中的铁器腐烂后形成的硫酸铁、亚硫酸铁,对玉的腐蚀作用最大。 再一个我们经常会听说墓中出土的翡翠很多鉴定是B货,其实,这不同于我们现在人为的B货,而是因为地下长期受酸碱等腐蚀的原因,算是有B货特征的天然A货。
文饰:
文饰千变万化,但却是最容易仿造的,不宜作为判断真伪的依据,但有助于断代。
刀痕:
不同时期受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影响,制造玉器的工具方法是不一样的,刀痕研究首先要掌握一点机械常识,如轴、轴套、转速、同轴度、跳动、偏摆,电动陀具、非电动陀机具结构特征、差别,陀具进化过程等。
(2) 刀痕鉴别 机戒性能上的区别,必导致工艺方法的不同,刀痕特征不同。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古玉鉴定的利器。这里也是传统古玉鉴定理论的缺憾,即刀痕研究理论的缺失 。战国以前的陀机具大同小异,一般只能进行粗加工。细部都是手工刀具加工的,那时的手工刀具,一刀只能划出一条白痕,一个局部就要千万、万万刀,可见时间和人力的投入。细如发丝的阴刻线,细看也是多刀完成。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玉器鉴定专家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