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7月的猪价上涨泡汤的?

猪价全盘皆绿的这个时间段,值得养猪户思考

导读:早在6月底的时候就有专家预测,三季度猪价将会迎来上涨,加上6月底的一波强势上涨,养猪户对7月乃至三季度猪价都充满了信心,可7月基本过半,猪价走势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不仅未能在6月的基础上再次上涨,近期反而走出了下跌的步伐,那是谁让说好的7月猪价上涨泡汤的呢?

7月至今猪价走势分析

7月至今已经过半,猪价整体呈现浅“V”字型走势,7月2日-7月6日窄幅下跌,随后平稳运行至7月9日,7月10日-7月12日迎来两天连涨,7月13日和7月14日遭遇两天连跌。

从猪价反复的涨跌中我们可以推测当下生猪市场供需博弈激烈,猪场低价不想卖,屠宰企业高价不想收,养猪户认为产能并未完全恢复,屠企总会有涨价的那一天,屠宰企业认为生猪养殖总是有上限的,养猪户不可能一直压下去。猪价也就僵持了下来。

7月9日的短时间上涨是因为受到了储备肉收储的影响,储备肉收储短时间增加了市场猪肉需求量,刺激猪价迎来了上涨,但“成也储备肉,败也储备肉”,猪价上涨后刺激到了猪场的出栏积极性,市场生猪供应并没有因为储备肉收储而出现紧张的状态,猪价在窄幅上涨两天后进入到了下跌的模式。

7月14日猪价更是全盘皆绿

东北地区黑辽吉惨跌,分别下跌0.7、0.4和0.5元,猪价也从此前的8元左右下降到了7.5元左右,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大肥养殖困难,猪价迟迟不涨养猪户失去信心,卖猪增加,屠企压价。

华中区鄂豫湘赣分别下跌0.3、0.5、0.2和0.4元,跌幅较大的是河南和江西,虽然这两个地区当下的生猪存栏并不多,大肥存栏也不多,但是华中区猪价偏高的地区,所以跌幅也就相对大一些。

华南区广东、广西下跌0.4元,海南下跌0.6元,两广地区当下的猪瘟并不稳定,当地存在抛售的情况,再加上北方大肥猪南下,进一步冲击猪价。

华东区鲁苏浙沪四个沿海地区分别下跌0.3元、0.65元、0.2元和0.1元,安徽下跌0.5元,相比较而言靠北地区的跌幅比靠南地区的更大。相比较而言山东、安徽是以外调为主,而浙江和上海是以调入为主,外调地区屠企压价也就更猛一些。

西南区云贵川渝分别下跌0.4元、0.3元、0.3元和0.35元,相比其他几个大区,西南地区的猪价跌势依旧明显,考虑到当地猪价基本同东北和西北持平,受北方低价生猪冲击的可能性不大,那剩下的原因就是当地疾病不稳定生猪抛售严重。

说好的三季度猪价会迎来上涨,可养猪户盼来盼去,盼来的不是猪价的上涨,而是再次下跌,而且是在第二轮储备肉收储计划已经公布就差竞价拍卖的时间段,而猪价全盘皆绿的这个时间段,非常值得养猪户思考。

最近两天的连续下跌很有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可以思考一下,第二次储备肉收储的竞价是在什么时候?14号!12号和13号两天的下跌有没有可能是屠企的一个阴谋,屠企趁第二轮收储还没开始,紧急压价,而当压价传导到市场上养猪户反应过来的时候储备肉收储也已经开始了,屠企通过压价制造猪价下跌的恐慌,从而刺激养猪户加快卖猪,这样屠企就可以借机压价,联想到第一次收储竞价对应的毛猪在9元左右,第二轮大概率也在9元上下,屠企想有更多的盈利就只能是压低猪价,正好压价还能刺激养猪户卖猪,对屠企来说这就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屠企压价是让7月猪价下跌的一个原因,但让7月猪价上涨泡汤绝不仅仅只有屠企单方面,还有其他几个因素:

首当其冲的就是我国生猪产能的恢复,目前6月份生猪产能恢复情况还不知道,但是5月产能已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的98%以上,6月大概率产能继续恢复,只是恢复速度会有所下降,在产能恢复的制约下,猪价易跌难涨。

其次就是大肥出栏积极性有所提高,从近期市场反馈情况看,在高温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下,饲养大肥的养猪户也只能认命卖猪了。

然后就是消费的不给力,虽然学生放假后,学校食堂的冻肉消费开始转向家庭鲜肉消费,但是猪肉高价的后遗症依然严重,家庭猪肉消费低迷,谢师宴、升学宴等宴会的提振作用又有限,市场白条肉走货缓慢甚至有剩货的现象,屠企也就没必要提价收猪。

最后就是饲料价格的下降,据机构统计,近期国内饲料原料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2850元/吨下降到了2550元/吨,降幅达到了300元/吨,于此同时小麦、玉米、豆粕等原料的现货市场价格也是整体下降,养殖成本下降后,养猪户对猪价的心理价位也有所下降,卖猪的也就多了。

业内人士:未来猪价仍有上涨空间

虽然当下猪价还没有进入全面上涨趋势,但是未来猪价上涨依然是业内的主流声音,这一方面是因为储备肉二次收储计划的公布说明通过储备肉提高猪价的决心很强,往年储备肉收储提振猪价的结果都比较理想,今年虽然情况比较特殊,但成功的概率依然很大,储备肉收储的目的是将猪粮比重新拉升到7:1,预计回归7:1之前收储应该不会停止。

另一方面,导致5、6月份猪价惨跌的重要原因是大肥压栏和猪肉消费低迷,而这两点在未来的8、9月份都有希望得到改变,尤其是很快就能到来的中元节和中秋节,还有9月初的学生开学,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提振猪肉消费。

最后一方面,最近半年的时间猪价持续低迷,养猪户补栏积极性不高,而且生猪出栏体重也在逐渐下降,综合考虑,今年下半年猪价确实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