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故事88】医院:从解放前的博爱医院说起
建国初期的晋城县
人民医院
当你走进一座座现代化的门诊大楼,一个个高精密度仪器室、整洁舒适的病房的时候,你可想到过,听到过老城人民医院在建国前至建国初期的艰苦创业史和寒酸史吗?
建国前,晋城的医疗卫生非常落后。抗日战争前仅有一所由基督教徒英国牧师米德和传教士车尔兹创办的实为慈善组织的“博爱医院”。医院设备非常简陋。病床多为土炕。能用听诊器诊断,能用酒精消毒,能做一般的外伤缝合等小手术和新的接生法。但是,就这所如此简陋的医院,抗战时也夭折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联合国二战善后救济总署发放了救济物资到达晋城后,衣物、食品等很快发放了,唯有医疗救济物资因没有医院未发放下去。太岳行署决定将这些物资暂时存到了一区靳沟村。过了一段时间后,太岳行署主任牛佩瑛找到“博爱医院”的李志高医生,动员他重新办起“博爱医院”,以慈善组织名义,把医疗物资领回。但晋城的土改运动开始,解放战争全面打响,又因支前等诸多原因,虽然医院重新建起,但移交医疗物资的事宜被耽误下来。
1946年后半年,县政府和县武委会从广大民兵支前参战的需求出发,和基督教会协商,让博爱医院李志高医生等9人,连同药品和财产全部移交县政府,改称县民兵医院。然后才将那批药品、器械等物资领了回来。
1947年1月,晋城民兵医院又改称晋城公立人民医院。由县民兵指挥部补发开办费13万元(冀全票),同年8月县公立人民医院拿出70万元的药品在城内开设西药房一处,又拿出30万元西药品,12万元器械与大阳原医药合作社合办了医院一分所,次年又创办了二分所。
1950年3月1日,晋城县公立人民医院更名为晋城县卫生院。医院共有房间180间,其中病房30间,床位20张,同年又新增床位60张。医院经费由县政府解决,每月补助薪金,津贴小米1900斤,不足之处由医院自行解决。当时各方面条件很差,医院设备非常简陋,不通水、不通电、吃、用水靠军马到上元社驮运。每当手术完毕,护士们只能到河里把用过的敷料洗干净,然后挂在医院内拉起的铁丝上晾干,准备下次再用。外科医生给病人做手术在汽灯下进行,如果做腹部手术探查,只能用手电筒照看。因医院那时处于城外,医生夜间做完手术后,不时地听到狼的嗷叫声。晚上查看病房,由护士提着马灯照路。冬天没有取暖设备,只能生一个煤火炉,往往不分科别的病人挤到一个病房……
仅管如此,他们不仅克服困难,坚守本职工作,精心治病救人,而且还经常深入农村,利用当时扫盲的民校、识字班等形式,向广大农民讲解预防疾病的常识和讲卫生的必要性。对当时流行的麻疹、天花、伤寒等进行了积极的防控和治疗。
1959年8月,随着全县经济的发展和全县人民的渴望,改善医疗条件的需要,县政府将卫生院更名为晋城县人民医院。并投入资金,对医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节省资金,在新修两排平房和门诊大楼时,医院抽出10人组成远征运输队,到柳口的大山里砍伐木料,到水东装石灰,装河沙,到砖窑上背砖装砖再用马车运回来。在医院上班的医生护士担负着卸车搬运的任务。
1960年,随着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县人民医院的整体条件达到了极大的发展,人员也增至99人,床位120张。1961年10月进行了医院史上首例食管癌切除手术。眼科做了第一例玻璃体移植手术。同时建起了放射科,诊疗技术显著提高。1962年又增设了X光机、电冰箱、万能手术台、太阳灯、紫外线烤箱、心电图、超声波、电光比色计等当时较先进的精密器件……
与此同时,随着全县工矿企业的不断发展,职工人数的不断增多,为减少人民医院的压力,1958年,县政府责成县手工业管理局牵头,组建了晋城县工业职工医院(院址在今泽州医院,当时只有两排小平房),承担着晋城电厂、北岩煤矿、农业机械厂、酒厂、玻璃厂、蛋厂、纺织厂等工矿企业职工的工伤,就医等工作。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飞跃、大变化。目前晋城市区已有3所三甲医院、四所二甲医院、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民超过万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达到了500多名。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庞大的医疗队伍,高素质的技术骨干,确保了人民的就医和健康水平。
然而在那个历史条件下,艰苦创业的精神,我们决不能忘记,没有老一代医务工作者的奠基,就没有后来循序渐进的进步与发展。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晋城的医疗卫生事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