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电池召回,应该算是谁的锅?|电动车|北汽新能源|锂电池|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孚能科技

召回,在过去是国内比较敏感的一个词汇,但随着消费者的越来越理智,以及厂商们的积极应对,现如今很多人已经对召回见怪不怪。可是这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传统的燃油车系,一旦召回跟新能源汽车这个“敏感”词汇关联在一起,难免就又会让人浮想联翩了,尤其是如果还是因为电池问题召回,想必很多键盘侠手中的键盘就要饥渴难耐了。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其实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基数逐渐增长,召回的事件也在逐渐增多,远的不说,光是今年才过去的这半年时间里,我们所熟知的特斯拉、蔚来、小鹏、北汽、威马等一大批车企,都曾发布过召回计划。
多家车企因电池隐患召回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的汽车召回公告不难发现,从今年1月份开始,就不断有因动力电池缺陷导致的召回,这当中涵盖了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纯电动城市客车等多种车型。
其中,以北汽新能源召回的数量较大,这或许与其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有关。3月份北汽新能源汽车常州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拟召回31963辆电动车,涉及的车型为EX360和EU400纯电动汽车,召回原因是所搭载的电池存在起火隐患,上述两款车型均搭载孚能科技生产的三元电池。
而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因电池隐患召回事件,发生在猎豹品牌上。6月11日,湖南猎豹汽车、安徽猎豹汽车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由于动力电池包存在包内汇流铜排连接松动、部分包内电压和温度传感器采集线连接点或电池加热片线束焊接点焊接不牢固、动力电池电芯自引发内短路等问题,猎豹CS9纯电动汽车将面临热失控的风险,涉及的数量为4117辆。
除了自主品牌以外,豪华品牌也难逃召回命运。极星品牌在今年曾召回了2031辆国产的极星2首发版纯电动汽车。原因是“动力电池能量控制模块(BECM)中的微处理器重设,可能导致行驶中高压电池连接断开,在极端情况下,行驶途中可能失去动力,存在安全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外同样有着因电池隐患而召回的例子。比如在今年2月份,现代汽车就曾宣布召回全球范围内约8.2万辆电动汽车,并为其更换电池系统。这次召回的原因是因为LG动力电池存在起火风险,顺带一提的是,LG化学承担了此次召回约70%的成本。
因电池召回,到底是谁的责任
如果是寻常的燃油汽车因发动机召回,那么大家无疑会将矛头指向车企本身,但新能源电池却有些不同。因为自建电池的尴尬境地,目前使用自建电池的车企反倒是少数,共建电池的低成本和便利性使得市面上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都是“外包”的。简单来说,车企就如同一个装配工一般将电池安装到车上,动力电池本身的技术取决于电池厂商。
相比起普通人来说,车企明显更早洞悉了动力电池采购的风险,因此在采购动力电池时,很多的车企都会提前和电池厂商划分清楚责任。比如上面提到的现代汽车召回事件中,LG就负责了大部分的召回成本。类似的例子在国内也有出现,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北汽新能源。
在今年的北汽新能源召回事件中,根据北汽新能源前期和孚能科技协商的合同约定,孚能科技需要对此次召回负全责。具体来说,就是孚能科技要自费对召回车辆进行检测、维修,并对不满足要求的零件予以更换,还需要升级所有召回车辆的控制策略软件。据悉,此次召回事件中,孚能科技预计花费在3000万元-5000万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有两点:其一,这些召回的车型大都是早年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因此在技术上当然不能和今时今日同日而语;其二,这些召回的车辆,其动力电池的隐患大都和热失控、起火风险等问题相关,这也深刻反映了早期乃至现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起火。
电池安全问题需协同合作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核心,新能源汽车起火绝大部分是由动力电池所引起的。去年接二连三地发生新能源汽车起火自燃事件,不仅引发消费者担忧,也引发行业对动力电池安全性问题的关注。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的原因中,动力电池自燃占比最大,这与电池本身特性不无关系,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锂电池。这也是为什么自比亚迪研发出刀片电池之后,越来越多厂商投入磷酸铁锂电池行列的原因。毕竟相比之下,虽然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没那么突出,但稳定性却要强上不少。
但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凭着目前的电池发展是很不容易的。一方面,由于共建电池的存在,电池厂商之间虽然有竞争,但压力却没想象中那么大。其次,电池问题不但涉及到电池本身的技术,还包括其他元件和技术在内,比如BMS电池管理系统,就和热失控息息相关。因此,动力电池安全问题,需要多方协同合作才能真正解决。
一方,是以车企和电池厂商为代表,加快、加大对电池技术的研发;一方,是以消费者为代表,对车辆情况的及时反馈、投诉和包容;最后一方,则是政府出台完善相应的政策,比如在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就制定了就曾出台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总之就是一句话,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需要全产业链乃至多方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

相关推荐